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他与大山同在
——记浙西南山区农经员汪根林
本报记者 鲍洪俊
在浙西南钱塘江源头的逶迤青山中,流传着开化县星口乡农经员汪根林的故事。为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去年6月24日,他生命的年轮定格在了36岁。
1997年8月,汪根林转业成为家乡开化县星口乡一名农经员。汪根林一上任,就买来一摞会计书籍,学记账,练珠算,拜良师,很快成为精通业务的能手,不到两年,他取得了农经员职称。他做的年终报表准确率居全县各乡之首。
在走村入户过程中,汪根林发现一些村子人心散,发展慢,财务较混乱,便向乡党委、政府建议“整顿后进村财务秩序”。白渡村财务账目混乱,群众反映强烈。因涉及在位的村干部,汪根林最初查账时受阻。但汪根林知难而进,与乡纪委工作组配合,多方调查对账,查出这个村财务制度、会计核算、票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几名违纪村干部受到处理。之后,他又一头扎进负债60多万元的毛家村,用20多天时间将村里15年来的账目清查公布,还整理出财务会计档案33卷,帮村里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
汪根林知道,资金、技术和信息缺乏是山区贫困的根源。毛家村村民叶金华有文化、脑子灵,汪根林认准他是发展山区效益农业的好手,就坚决地扶持他。叶金华创办养猪场、粮食加工厂,缺资金,汪根林二话不说,拿出仅有的2000元存款给他。后来,汪根林又主动帮助叶金华从外县承揽了蝴蝶结、手链等来料加工项目,把叶金华扶持成一名山区经纪人。一张由农户组成的来料加工网,在叶金华身边逐步编织起来。2000年初,来吉村村民卢勤富接到一批来料加工订单,苦于没有资金,眼看到手的业务要吹。汪根林立即帮他到信用社贷款1万元,解决了资金困难。卢勤富的来料加工业务迅速发展,这一年村民们光加工费就挣了10万元。
2001年6月24日早晨,木制品厂着火,大火熔断了高空十几米高的高压线。汪根林为抢救职工被浓烟呛倒,身体碰到了落在地上的高压线。乡亲们把汪根林救出火海,送进卫生院,但汪根林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事后,人们发现,汪根林留给家人的仅是两张木床和一些日用品。乡亲们深情地说,汪根林虽然走了,但是他永远活在大伙的心中,他与大山同在。
第4版(要闻)
专栏:
陈水扁的嘴
——从台湾“陆委会”的《说帖》说起
章念驰
10年前,我看过一幅漫画,至今记忆犹新,此画画了李登辉脸上长了很多嘴,取题“李登辉的嘴”。作者说李登辉有很多嘴,一旦说话说漏了嘴,吐露了“台独”真言,马上有很多嘴为他去辩解,这些嘴是他的御用文人和心腹官僚……他们七嘴八舌千方百计去把李登辉说歪了的话设法再说圆了。就是这些嘴,帮李登辉混了12年,欺骗了多少善良的两岸同胞。人的脸上是只长一张嘴的,长了七八张嘴的脸是多么令人憎恶。
1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历史在台湾竟重演了。最近陈水扁在讲了“一边一国”论后,遭到海内外人士的强烈谴责,于是台湾的御用文人和官僚机构又纷纷忙着为他辩白,一张张嘴为陈水扁粉饰解读,“陆委会”竟抛出《说帖》一份,闭了眼睛为他说谎,这一切让我重又想起了“李登辉的嘴”这幅漫画,把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说得如此清楚明了,让人一眼看穿了这把戏。
李登辉这个人是“想了就说、说了就错、错了就赖”,他以摩西自居,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可”,公然对抗一个中国原则,顽固走“台独”道路。他对人善变多变,翻脸如翻书……这些性格在陈水扁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搞“台独”的本性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祖国大陆对陈水扁采取“听其言、观其行”政策是高明的,冷眼看他两年,他终于忍不住自卸伪装,站到“麻烦制造者”位子上。他的“8·3”讲话不仅大陆反对,邻国反感,美国厌恶,台湾民众也强烈不满。他欲以一党之私强加给多数台湾民众,将台湾引向冲突不安,造成经济停滞民生困苦,台湾民众终将抛弃他,就如两年前民众围住李登辉一周之久逼他下台一样!
“陆委会”《说帖》列举陈水扁上台以来,讲了多少好听话,做了多少善事,指责大陆丝毫不理会陈水扁的善心,实在“鸭霸”极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想,这连反驳的必要也没有,这如同当年李登辉说他讲了130多次反“台独”,而大陆丝毫不理会他的肺腑之言,大有屈死之慨。事实上这130多次的讲反“台独”,统统是骗人的鬼话。今天“陈水扁的嘴”,不过是故伎重演。
《说帖》把陈水扁要“走自己的路”、“走台湾的路”,解释成走“台湾的民主之路、自由之路、人权之路、和平之路”,企图把自己扮演成“自由世界”的斗士,依附在美国阵营之下。这些陈词滥调令美国人民作呕,美国政府发言人直呼陈水扁其名,对他的伎俩嗤之以鼻。对台湾民主的进程,世人自有公论。我们同样重视民主、自由、人权,但台湾的民主早已被台湾政客扭曲为民粹,整个台湾社会充斥了统独、族群、省籍的对立,不管做什么事,首先指着你的鼻子问“你爱不爱台湾”,把一切事情简单归纳为“爱台”与“反台”,“帽子”、“棍子”满天飞,这是所谓的民主吗?陈水扁鼓吹的“走台湾自己的路”,不就是要走“台独”之路,不就是要急于改变台湾现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侈谈什么“民主自由”,这简直是对“民主”之亵渎。
《说帖》说陈水扁“一边一国”论是对“现状的描述”,“公民投票”是台湾人民民主的权利,这是多么虚伪的借口。昨日“四不一没有”犹在耳边,今天竟变成“一边一国”论和“公民投票有理”论,出尔反尔,欲盖弥彰,越描越黑了。谁都知道陈水扁公开变脸的真正原因。近两年来两岸以经贸为主轴的民间交流不断扩大,祖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美合作关系的加深,江泽民主席今秋的再次访美,使台湾当局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陈水扁对此感到恐慌。他不是走与祖国大陆合作发展的双赢大道,而是处处以“安全与尊严”为由,阻碍“三通”。他在大担岛的讲话,作出顺应“三通”姿态,事实上是骗取选票而将球踢向大陆。而大陆的积极回应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的务实做法,深得广大台湾同胞欢迎。陈水扁的假“三通”,换来了真“三通”的压力。面对日益繁荣强大稳定的祖国大陆,凡来过祖国大陆的民进党人也无不感到搞“台独”的渺茫。
陈水扁口说“拼经济”,实际上是在“拼政治”,落实“经发会”共识只是一纸空文。他最最关心的连任选票,恐怕还有可能被极独的“台联”吸纳,因此他必须跳出来对“三通热”降温,必须主控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为防止骨牌效应出现,故不惜代价和不计后果地提出“一边一国”论,并以“公民投票”论相威胁。
诚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月5日评论所言,陈水扁发表这一大胆言论,是出于对中国最近对台战略正在发挥作用的隐忧。的确,胆怯与虚弱,促使陈水扁疯狂挑战一个中国,这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和少数顽固“台独”分子的利益,而丝毫没有为台湾民众安全着想,这就是陈水扁“8·3”讲话的真相。他与李登辉一样,“一讲就错,一错就赖”,还让其他的嘴来辩解,甚至把责任推给对方,这种老把戏可以休矣!无助、无奈、无聊的《说帖》可以休矣!“陈水扁的嘴”可以休矣,不要再助虐害人害己。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发挥中介作用 加强针对性培训
重庆7万下岗人员再就业
本报重庆8月12日电 在筹集12.78亿元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重庆市从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中介作用、加强针对性培训等8个方面着手,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已有7.18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到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占74.92%,比去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
今年初,重庆市按照财政、企业加社会的“三三制”原则筹集再就业资金,市级财政2002年度安排的社会保障资金已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1.5%,其中再就业基金比上年增加30%。
在再就业工作中,重庆市积极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今年以来,全市区、县劳动力市场已联网26家,半年来全市职业介绍机构办理用工登记11.85万人次,求职登记12.87万人次,介绍成功6.34万人。
重庆各级培训机构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积极调整培训对策。半年来,培训结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09万人,其中再就业1.14万人,再就业率为54.4%。培训结业集体企业下岗职工4600人,其中再就业2800人,再就业率59.4%。
重庆市总工会、再就业办等8个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向下岗、失业人员送观念、送技能、送服务、送岗位的“四送”活动。到6月底,全市40个区县和北部新区、开发区为下岗、失业人员送观念8.8万人次,送技能3.7万人次,送服务7.5万人次,送岗位2.9万个。
(范伟国 熊开达)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部反邪教电影赠送西部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向西部地区赠送我国首部反邪教电影《花街》仪式今天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仪式并讲话。
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北京孙明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电影《花街》,是我国第一部用生动的故事揭露邪教本质及其危害的影片。该片根据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大运河系列小说改编,故事以20世纪初为背景,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时代有影响的莲花教,是怎样以祛病救世为名,逐步从精神上控制、残害教民,从经济上剥夺教民的历史,生动地剖析了邪教的本来面目。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和影片的可视性,《花街》从开拍之初就备受关注。影片制成后,先后在部分专家、“法轮功”劳教人员和外国观众中进行试映,反响强烈。
为了更加深入广泛地对广大群众进行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的宣传教育,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电影公司做好宣传发行和放映工作,电影《花街》将于近日在全国各地推广发行。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反邪教协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影片赠送仪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第十二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
今年评选办公室共收到144家中央新闻单位和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推荐的参评作品427件。经有关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新闻教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地方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方面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充分酝酿和认真评选,评出消息、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对外报道、通讯、广播、电视等七类一、二、三等奖作品161件,获奖数比去年有所增加。
第4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会见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李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今天在这里会见了美国纽约警察局前副局长莫虎。
双方就城市安全保障、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警察队伍的整体建设、人员培训及技术装备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探讨。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共友好代表团出访三国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应智利社会党、秘鲁“可行的秘鲁”党和哥伦比亚自由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王家瑞率中共友好代表团今日离京赴上述三国进行友好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际鸟类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钟嘉、赵永新报道:第二十三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今天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的近1000位学者参加会议。据悉,这是国际鸟类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创办于1884年的国际鸟类学大会是最高级别的世界鸟类学学术会议,每四年一届。100多年来,历届国际鸟类学大会都由欧美国家承办,直到第二十二届才开始走出欧美在南非召开。我国能够成功申请举办国际鸟类学大会,既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也是我国鸟类学研究水平日益进步和国际交流日益广泛的体现。
本次大会将举行10个学术报告大会和40个学术报告分会,以及国际鹤类学术研讨会等3个卫星会议。提交大会的800多篇报告和论文展示了国际鸟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忠和博士代表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鸟类学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其报告主题是“中生代鸟类起源的研究”。今晚,还举行了冠名“中国日”的学术报告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构筑社区就业服务网络
上半年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万个,安置下岗人员近5万人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北京市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发展社区就业作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着力构筑社区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全市已形成14大类200余个社区服务项目,260多个街道(镇)成立了社会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区(县)、街道(镇)三级社区就业服务网络。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05万个,安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4.99万人。
针对不同就业能力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北京市从4个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发展社区就业的优惠政策。一是针对就业能力较强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从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资金扶持以及小额贷款担保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他们在社区自谋职业或合伙创办各种中小企业和就业实体。去年,全市共发展各类社区就业型企业和实体1.53万个,吸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5.96万人。
二是针对就业能力一般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在资金和税收政策等方面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社区,发展以招用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企业。这些企业可根据招用人数享受一定的工资性补贴;招用人数达到规定比例的可认定为劳动服务企业,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目前,全市已有此类企业300多家,平均每家吸纳下岗职工近百名。
三是针对就业能力较弱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鼓励他们以灵活的弹性就业形式从事家政服务、便民服务、社区公益性服务等。去年全市共有6万名失业人员采取弹性就业形式在社区实现了就业。
四是针对就业特别困难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通过发展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采取政府和社会共同筹集资金的办法,帮助他们在社区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再就业。目前全市已有120多个街道建立了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帮助4000多名就业特困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鸟类摄影展”8月12日在北京揭幕。展出的近百幅鸟类图片选自张连军拍摄的两万多幅作品。图为张连军(左)在向参观者介绍。
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下岗工人杨子平,凭着自己干过竹艺品生产的经验,办起家庭竹艺品厂,生产的笔筒、茶叶盒、竹风铃等一百多个品种和型号的竹艺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年创外汇十多万美元,并吸纳了一百多个下岗工人来厂里工作。图为杨子平(右)在检查竹风铃的质量。 蒋运洪 谢继文 陈凯军摄影报道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专家学者指出
陈水扁分裂言论危害严重
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朱华颖、陈斌华)北京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近日纷纷指出,陈水扁的分裂言论对祖国大陆坚持的、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严重挑衅,大幅压缩了两岸关系的回旋空间,极大损害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势头。这不仅危及台湾的安定和发展,也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陈水扁的分裂图谋是不可能得逞的。
全国台湾研究会日前举行研讨会,邀请北京涉台研究机构、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就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进行研讨。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姜殿铭表示,“一边一国”论的抛出,使陈水扁的“台独”真面目大白于天下。连日来,大陆各界、岛内舆论和海外华侨华人对陈水扁同声谴责,西方主流媒体也都不同程度地对陈水扁提出质疑。在各方的强大压力下,陈水扁和台湾当局不断辩解,但却欲盖弥彰。
北京大学教授李义虎说,每当两岸关系出现良性发展势头时,“台独”分子总会制造事端,给两岸关系“踩刹车”甚至“开倒车”。1999年,李登辉在汪道涵先生赴台前夕抛出“两国论”,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现在两岸“三通”呼声高涨,陈水扁又抛出“一边一国”的分裂言论,蓄意挑衅,目的就是要干扰、破坏两岸日趋热络的经贸交流和民间往来。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郭平坦指出,“一边一国”论是基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因此其目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实际上,从这两天的形势发展来看,这一次陈水扁已经“赌输了”。他如果再不悬崖勒马,下场还会更加可悲。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显龙说,在“一边一国”论冲撞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后,陈水扁发现处境不妙,又提出所谓“主权对等论”来进行掩饰。但他的这一解释并未对全中国人民作出交代,他还在顽固坚持“台独”路线。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民表示,陈水扁如果一意孤行,受害的将是台湾2300万民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周志怀指出,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压缩了两岸关系的改善空间,压缩了两岸和平统一的空间。他认为,两岸同胞都希望台湾问题能够和平解决,陈水扁的挑衅行为必将为两岸同胞所唾弃,也不可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与会学者认为,“台独”没有出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会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陈水扁的分裂言论也不可能得到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因此“一边一国”论的下场只能是失败。陈水扁现在要做的就是停止一切分裂活动。只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能根本改善,两岸的和平与共同繁荣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