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朝韩重开部长级会谈
首轮会议未达成任何协议
据新华社汉城8月12日电 (记者张利)韩国和朝鲜12日晚在汉城新罗饭店举行了第七次部长级会谈第一轮全体会议,双方代表分别阐述了对各项议题的立场。会谈虽未就任何议题达成协议,但“气氛不错”。
会议结束后,韩方发言人、韩国统一部统一政策室室长李凤朝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因为是第一轮会谈,所以气氛不错。”朝鲜代表团团长、内阁责任参事金灵成也对记者说:“你们可以对会谈持积极态度。”
韩朝双方计划举行三轮会议,双方将在第二天的会谈中讨论实施各种合作项目的具体日程。
李凤朝介绍说,韩方在当天的会议中提议南北双方应举行军事当局会谈,讨论连接韩朝铁路、搞活金刚山旅游等问题;举行红十字会谈,讨论设立离散家属见面场所和交换书信等问题;韩方还提议讨论有关在朝鲜开城建设工业园区、临津江防汛以及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等问题。朝方也就经济合作、红十字会会谈和金刚山当局会谈等事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凤朝同时表示,韩方还提议双方进行合作,以确保朝鲜参加釜山亚运会和韩朝足球比赛顺利进行。此外,韩方提议韩朝加强合作,以确保双方在汉城联合举办的“8·15”光复日纪念活动顺利圆满。
李凤朝说,朝方代表在发言中强调恢复朝韩关系并履行双方于2000年签署的《北南共同宣言》。而韩方在会谈中则再次向朝方表明了韩方对6月29日韩朝海军黄海上交火事件的立场,并提议尽快举行军事当局会谈以建立军事信赖和缓解紧张局面。
韩朝第七次部长级会谈将于14日结束。上次部长级会谈于去年11月举行。
本报汉城8月12日电 记者王林昌报道:参加朝韩第七次部长级会谈的朝鲜代表团12日在抵达汉城后表示,朝韩双方应该在《北南共同宣言》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就这次会谈的各项议题达成协议,并表示朝鲜代表团将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争取使会谈取得成功。(附图片)
8月12日,由内阁责任参事金灵成(左)率领的朝鲜代表团抵达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受到了韩方代表的欢迎。 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合国一会议上呼吁
国际社会应彻底铲除种族主义
据新华社日内瓦8月12日电 (记者梁业倩)中国人权专家陈士球教授12日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会议上说,种族主义、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平等与尊严的蔑视与践踏,是对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然挑战。他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落实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去年通过的《德班宣言》和《行动计划》,最终铲除种族主义。
陈士球说,国际社会消除种族歧视的目标远未实现。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剧了贫富分化,发达国家获得巨额利润,许多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被“边际化”。
他指出,“9·11”事件后,在某些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针对具有特定民族、宗教和国家背景的人的歧视现象有了新的发展。
陈士球说,目前旧的种族主义余毒仍广泛存在,许多国家仍然面临贫困和战乱。在一些发达国家,各种形式的法西斯主义、新纳粹主义、排外和歧视移民工人等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为了彻底清除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存在的土壤,陈士球在讲话中呼吁国际社会应积极倡导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容忍与尊重。各民族人民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弘扬人类文明的精华。
正在举行的联合国人权会第五十四届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是7月29日开幕的。会议将于8月16日结束。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萨达姆扬言反击 以色列未雨绸缪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平
据以色列《国土报》10日报道,特拉维夫已经正式通知美国,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而伊拉克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的话,即使不对以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以色列也不会像在海湾战争时那样保持克制、不进行反击,相反将作出强烈的反应。
萨达姆政权针对华盛顿要“倒萨”的威胁,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再次遭到美国的军事打击,它将尽一切可能进行反击。以色列认为,这种反击就包括巴格达可能对以色列进行导弹袭击。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曾向以色列发射了40多枚“飞毛腿”导弹,美国严格要求以色列不得还手,因为美国政府相信,只要以色列不还手,不介入战争,美国和阿拉伯国家间的军事联盟就不会瓦解。
不过现在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正处于准备阶段,而且迄今不仅没有得到欧洲盟国和阿拉伯国家公开的支持,相反绝大多数国家还表示了反对或不支持的意见。以色列沙龙政府之所以早早把这一问题提出来,显然是怕美国在争取欧洲盟国和阿拉伯等国的支持时,再次将其放在被动挨打的地位。
据称,以色列在军事上也已开始了准备工作。据报道,以色列正在特拉维夫周边地区部署防空导弹系统,以防备可能来自伊拉克的空袭。据以色列官员透露,特拉维夫部署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引进了美国的技术,并进行了改进,其反导弹的飞行速度是音速的9倍,能在距地面50公里以外拦截来袭导弹。
据报道,鉴于伊拉克可能拥有带生化武器的弹头,以色列还在准备对付非常规武器攻击的工作,包括储藏一些防生化武器的病毒疫苗、制定有关防治措施、还向美国和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紧急援助的请求等。此外,以色列居民也已经可以到政府有关部门领取防毒面具,还被要求购置对住宅进行空气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等。
针对以色列的警告和担心,布什政府已经打了保票,允诺在对伊动武前60小时会先和以色列打招呼。
(本报开罗8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巴基斯坦
网上“反恐”新战场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在打击现实生活中的恐怖主义的同时,巴基斯坦目前正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反恐”,打击互联网上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传播。
“9·11”事件以后,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慑于外部压力,转入“地下”宣传恐怖主义,主张暴力活动。网络传播由于其快捷、便于隐匿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很快成为许多恐怖分子首选的交流和传播工具。他们不但利用互联网相互联系,进行信息交流,还赤裸裸地宣传恐怖与暴力,为恐怖主义造势。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珀尔今年年初在巴基斯坦遇害后,恐怖分子就借助互联网,把珀尔被害的图片传遍世界,影响恶劣。今年7月,支持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两个网站虽然已经关停,但目前还有为数不少“恐怖”网站还在以英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进行运作,这其中包括支持塔利班和本·拉登的网站等。
针对这一局面,巴基斯坦决定开展网上“反恐”。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国内的网络传播进行规范,禁止任何人利用互联网宣扬、传播恐怖主义,删除一些宣传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内容,堵住网上恐怖主义的来源;其二,对网上宣扬恐怖主义的信息进行追踪,力求从“虚拟世界”入手,抓到隐藏在现实社会里的恐怖分子。
由于很多恐怖分子居无定所,流动性强,所以对各类网吧的规范管理首当其冲。巴基斯坦内政部已经会同巴基斯坦电信局,准备出台措施,管理网吧,不让网吧成为宣传恐怖主义的场所。根据有关规定,网吧主人要对提供的网络经营活动负起责任,至少不能放任顾客利用网络传播恐怖主义。
根据即将出台的部分规定,网吧经营者可以对顾客进行登记,建立顾客档案,随时供有关部门查询。据悉,巴电信局也在考虑请警察帮忙,监督网吧对这些规定的执行情况。电信局有关人士表示,这些规定至少可以加强网吧经营者的“反恐意识”,最大限度地杜绝恐怖分子或其支持者利用网吧进行恐怖主义宣传。而那些拒不执行新规定的网吧,则可能面临罚款和关停的命运。
众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也是网络“反恐”所要依靠的对象。有关部门希望,各个网络服务供应商能主动配合,发现、追踪那些可疑的网络服务“消费者”,并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对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网络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
不过,也有人对网络“反恐”规定存有异议。一些网吧的经营者认为,如果要对顾客身份进行详细登记,很可能会招致顾客的反对。许多人会认为自己的隐私权遭到侵犯而不来网吧。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探查上网者的网上活动,则更是剥夺了人们自由接触媒介的权利,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巴反恐部门却积极支持对互联网严格监管的规定。情报部门认为,很多恐怖分子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再使用普通电话而积极上网,如果网络服务部门不提供有效配合,捉拿恐怖分子就像大海捞针。而加强网络管理,虽然可能收效不大,但可以对恐怖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如果网络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反恐意识,还可以协助在网上追踪恐怖分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人士认为,一些措施和规定针对的是网上恐怖宣传活动,不会对广大网络使用者的权利造成侵害。
(本报伊斯兰堡8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东亚发展部长级会议举行
我代表强调东亚区域发展合作重要性
本报东京8月12日电 记者孙东民、管克江报道: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内的“东亚发展倡议”双部长会议今天在东京举行。东亚13个国家主管外交和经济事务的部长或部长代表与会,围绕促进发展、深化合作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由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任团长、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任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王毅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发展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以及积极致力于东亚合作的立场。王毅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要发展,就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就应广泛开展国际和地区合作。
王毅介绍了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他表示,20多年来,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不断加大改革和开放力度,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发展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对华经济合作。
在谈到中国对东亚发展发挥的作用时,王毅说,中国重视发展问题,积极参与10+3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身就是对东亚以及世界的重要贡献。中国的发展不仅为东亚提供了巨大市场,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合作与融合,增进了地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关于东亚发展前景,王毅表示,东亚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在于坚持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使大多数人分享发展成果,在遵循市场导向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东亚国家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坚持开放,推进合作,继续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区多样性特点的共同发展之路。中国对东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金立群在发言中分析了东亚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强调加强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加强10+3发展合作,要做好七项工作,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域内发展环境,促进域内市场发育,促进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保证域内各国平等地获得贸易和投资的好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对话和协调,共同创造有利于域内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次,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的持续、有序流入,鼓励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及智力资源向域内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三,向域内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第四,在域内同时推进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第五,积极开展区域发展合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第六,多边开发机构应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大支持与推动区域合作的力度。第七,域内国家应团结一致,共同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又讯 在东亚发展部长级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当问及中方对日本政府削减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有何看法时,王毅表示,我们理解日本削减政府开发援助是出于国内的财政困难。王毅说,中方一贯积极评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对中国经济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援助也促进了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最终对日本也是有利的。日本对亚洲包括对中国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实际上体现了日本政府重视亚洲,愿同亚洲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的政策意向,我们愿意看到这种互利合作继续发展下去。
第3版(国际)
专栏:
海外华人华侨继续发表讲话
痛斥陈水扁“台独”言论
本报巴西利亚8月11日电 记者张卫中报道: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常务副会长李锦辉呼吁:两岸同胞携手痛击陈水扁“台独”祸台的逆行。
李锦辉先生指出,陈水扁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这是他搞“渐进式台独”的必然发展,可谓利令智昏。同时,陈水扁的表演也是极为危险的,表明他已从“暗独”走向了“明独”,对两岸关系造成了极大破坏。陈水扁鼓吹的“一边一国”和“公投法”,是在向13亿中国人民公然挑衅。谁想把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谁就是民族败类,必遭到13亿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共同讨伐!
本报莫斯科8月12日电 记者吕岩松、马剑报道:旅居俄罗斯的华人华侨代表30余人今天在我驻俄使馆举行座谈会,强烈谴责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以及“公投”谬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旅俄华人华侨坚决拥护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绝不允许陈水扁破坏祖国的统一。
刚从北京归来的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代表表示,代表团在国内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通过与国内有关部门领导的会见,对陈水扁“台独”本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决定发表声明《两岸统一:潮流不可逆,民意不可违》,号召全体旅俄华侨华人为祖国统一大业团结奋斗。
第3版(国际)
专栏:
乌下令从刚果(金)全部撤军
据新华社坎帕拉8月12日电 据此间媒体12日报道,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日前下令从邻国刚果(金)立即撤走全部乌干达军队。
报道说,这次撤军命令是穆塞韦尼同国防部长姆巴巴齐及军方领导人研究后作出的。乌干达人民国防军代司令卡齐尼已经根据穆塞韦尼的命令,下令驻扎在南部姆巴拉拉地区的第二师师长基武马具体执行这次撤军任务。
乌干达军队是在1998年刚果(金)发生内战时进入这个国家的。当时,乌干达和卢旺达支持反政府武装,而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则支持刚果(金)政府。在刚果(金)冲突各方于1999年签署卢萨卡停火协议后,乌干达于2000年撤走大部分军队。
乌方宣布,目前乌干达还有第19营和第53营两个营和第35营的部分兵力在刚果(金)。乌第53营将在撤军后负责乌干达与刚果(金)边境的安全,以防止刚果(金)东北部地区的部族冲突影响乌干达边境地区的安全。
第3版(国际)
专栏:
沙特:不许美从其领土攻伊
英多数民众不赞成对伊动武
据新华社利雅得8月11日电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沙特·费萨尔11日说,沙特不会允许美国军队从其领土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
沙特·费萨尔亲王当天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说:在目前的情形下,在没有证据证明伊拉克构成直接危险的情况下,“我认为沙特不会参加(美国对伊军事行动)”。
沙特·费萨尔否认美国由于沙特反对对伊攻击而正在其它海湾国家聚集军队的传言。他表示驻沙特的美军只有一个目的:维持伊拉克南部禁飞区,这一目的不会轻易被改变。
沙特·费萨尔表示,目前在解决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努力已经取得成效,“我们认为在发动战争前给外交解决方案一个机会是公正的,也是惟一正确的办法”。他提醒说,沙特是“受伊拉克威胁最大的国家……可能仅仅次于科威特”,但沙特仍然反对对伊发动军事打击。
新华社伦敦8月12日电 英国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表明,多数民众反对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大约有2/3的英国民众相信,针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是不正当的,这一举动不仅有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还会伤及无辜。
这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英国民众中,只有28%的人认为本国政府应该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而支持英国出兵协助美国军事行动的人仅为19%;有90%的受访者认为对伊拉克动武可能导致“伊斯兰极端分子”对西方国家发起攻击;还有82%的人表示,攻打伊拉克可能导致无数平民伤亡。
第3版(国际)
专栏:
哥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卡塔赫纳市再度发生爆炸事件
据新华社圣菲波哥大8月12日电 (记者刘连祥)哥伦比亚内政部长隆多尼奥12日凌晨宣布,自即日起哥全国进入为期90天的紧急状态,以遏制不断加剧的国内战乱和反政府武装组织的恐怖暴力活动。
隆多尼奥指出,乌里韦总统11日晚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如何控制目前不断升级的国内武装冲突和暴力活动,并最终决定实行全国紧急状态。
哥国防部长拉米雷斯同时宣布,鉴于目前国内局势恶化并根据国家宪法规定,政府将征收总额为2万亿比索(约合7.8亿美元)的特别战争税,用于扩大政府军兵力和购买军事装备,打击反政府游击队和右翼准军事组织。
自新总统乌里韦7日就职以来,哥国内反政府武装组织不断制造冲突和暴力活动。据官方统计,在此期间,哥全国至少115人在冲突和暴力中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
据新华社圣菲波哥大8月11日电 (记者刘连祥)哥伦比亚北部海滨城市卡塔赫纳市11日发生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据报道,两名“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反政府游击队员当天用一辆偷盗来的出租汽车从卡塔赫纳郊区向市中心运送炸弹,途中一枚炸弹发生意外爆炸,一名游击队员当场丧生,他的同伴负重伤,另外路边一位行人受伤。警方人员随后将两名伤者送往医院,随后又在该出租汽车中搜出了另外一枚未爆炸的炸弹。目前警方正在对这起爆炸事件展开调查。今年以来卡塔赫纳市已经发生了5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7人死亡、40多人受伤。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朗向沙特移交16名“基地”组织成员
据《华盛顿邮报》11日报道,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日前在接受该报采访时透露,伊朗在几个月前拘留了16名从阿富汗逃出的沙特籍“基地”组织成员,并已将他们移交沙特政府处理。费萨尔亲王说,沙特情报官员获准于5月份到德黑兰对这些被伊朗拘留的“基地”组织成员进行了询问。6月份,伊朗应利雅得的请求将这些人转交给沙特。费萨尔亲王说,在阿富汗战争中,伊朗不仅与沙特进行了合作,而且也多方面地与美国进行了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联酋出资重建杰宁难民营
阿联酋红新月会11日晚宣布向联合国难民署汇款300万美元,作为重建巴勒斯坦杰宁难民营的第一笔资金。根据阿联酋总统扎耶德7月20日与联合国难民署签订的协议,阿联酋总共将捐赠2700万美元,用以在杰宁建造800间民居。据悉,阿联酋是迄今为止唯一出资重建杰宁难民营的国家。
第3版(国际)
专栏:
乌反政府武装释放国际救援人员
联合国机构官员11日在坎帕拉宣布,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已经释放了被他们绑架的5名联合国救援机构人员。国际救援委员会驻乌干达代表蒂莫西说,5日在乌干达北部一座难民营被绑架的5名国际救援委员会的工作人员10日晚间已被全部释放。这5名联合国救援机构人员是5日早晨当“圣灵抵抗军”武装分子袭击乌干达北部帕德尔区的一座难民营时遭绑架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希被捕恐怖分子承认枪杀英武官
希腊“11月17日”恐怖组织成员萨瓦斯·希洛斯11日承认,在2000年6月8日恐怖袭击中死亡的英国驻希腊武官斯蒂芬·桑德斯是他亲手枪杀的。据报道,希洛斯当天在雅典一家医院接受检察官盘问时供认,参与在雅典北城基菲西亚大街枪杀桑德斯的除他之外,还有季米特利斯·库夫蒂纳斯和亚历山得罗·伊托普洛斯。他说,本来枪杀桑德斯的任务由库夫蒂纳斯来完成,但他的枪支突然卡壳无法射击,于是由他开枪将桑德斯打死。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尼人协年会通过新的选举法
为期10天的印度尼西亚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人协)年会11日在此间闭幕。会议对1945年制定的宪法作了重要修改,其中包括将总统选举改为全国直选。新修改的宪法还作出了军队和警察职业化的规定,要求军、警人员远离政治舞台,而且将不参加国会和人协。军、警人员如果有意参政,则必须脱离军职和警职。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纪念库艇失事两周年
新华社莫斯科8月12日电 (记者周良)俄罗斯12日举行活动纪念“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两周年。死难官兵的家属、俄罗斯北方舰队及摩尔曼斯克州的有关领导参加了纪念活动。
当天,在摩尔曼斯克市附近的维佳耶沃镇海军基地举行了潜艇死难官兵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俄罗斯总统顾问谢尔盖耶夫在揭幕仪式上说,必须认真总结“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的教训,调整军队的规章制度,以防悲剧重演。
在库尔斯克市,死难官兵的家属和亲友则举行了祈祷仪式。当地政府还修建了一个花坛,花坛中栽种了118棵白桦树,以此永远纪念“库尔斯克”号死难官兵。
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军事演习时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第3版(国际)
专栏:
8月11日,伊拉克少年在巴格达一所暑期军训营地挎着AK—47步枪列队跑步前进。暑假期间,数百名伊拉克少年参加了军训营的活动。
新华社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