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8月8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8-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主持人的话 '...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主持人的话
本报记者 夏长勇
去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决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再次向全党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要求。为加大作风建设的力度,中央还将今年定为“转变作风年”。
十五届六中全会闭幕至今已有10个月,今年的时间也已过半,各级党委、政府在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新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在转变作风的实践中,各地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引发了什么思考?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将转变作风工作引向深入,并将转变作风中采取的措施制度化,巩固已有成果?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国内政治部近日邀请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国家行政学院的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及来自福建、四川、河南、黑龙江四省的同志,就党委、政府转变作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以热点对话的形式,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 Zqq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年中回眸“转变作风年”
——关于党委政府转变作风的话题
  主持人:“转变作风年”时间已过半,在新的形势下,党委政府转变作风的意义何在?
  嘉宾主要观点:●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宗旨决定作风、作风体现宗旨。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风建设又与政风建设紧密相连。党风建设决定政风建设、促进政风建设;政风建设也体现党风建设、巩固党风建设。
  戴俭明:作风问题多因一果。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关系到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力度等方面的问题。
  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这就是说,宗旨决定作风、作风体现宗旨。我们列举作风上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腐败分子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背离党的根本宗旨,作风恶劣、腐朽,自不待说。现在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上软,经济上贪,工作上浮,生活上奢,纪律上散,管理上松,服务上差”,这些人往往以权化钱,以权行乐,以权代法,以权称霸,完全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展到最后,不仅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作风。
马晶:去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全会强调:“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中央对各级组织部门的工作提出的严格要求。为此,组织部门按照全会决定的要求,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重点在贯彻“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许耀桐:今年是“转变作风年”,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克服不良作风、发扬优良作风,凸现了作风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它顺应了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顺应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党要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必须卓有成效地进行党的作风建设。由于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因此,党风建设又与政风建设紧密相连。党风建设决定政风建设、促进政风建设;政风建设也体现党风建设、巩固党风建设。加强党和政府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民心的向背,是党兴旺发达、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万旭:江泽民同志“5·31”讲话对加强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从实现党和国家新世纪奋斗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央国家机关更应在作风问题上做表率。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重要的是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主持人:在切实转变作风过程中,各地取得了哪些成绩?嘉宾主要观点:●理顺了人心,缓解了矛盾,稳定了社会,干群关系再现鱼水深情。●以转变作风为切入口,行业管理水平有新提高,群众拍手称快。●抓作风建设,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我们用十项制度来巩固作风建设带来的成果。
张兴福:我们以“十万富民行动”为载体,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行动来转变作风,干群关系再现鱼水深情。
在“十万富民行动”中,市委常委以身作则,带头结穷亲戚,交穷朋友。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帮助困难群众,专门编发了《“十万富民行动”致富手册》。帮扶单位、帮扶人为贫困群众提供物资、医疗服务、药品及各种免费培训,累计折合人民币387万元。
“十万富民行动”帮助贫困群众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今年上半年全市有2.6万多名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得到培训,培训后1.7万多人实现了就业。
“十万富民行动”立足于发展社区经济,走强市富民之路。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办经济实体1060多个,极大地改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理顺了人心,缓解了矛盾,稳定了社会。今年春节期间,鹤岗市区内没有发生一起刑事和治安案件,呈现了一派安定、团结、祥和的良好氛围。
“十万富民行动”使社区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全部达到了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通讯工具、有党员活动园地、有居民活动园地的“五有”标准,78%的社区居委会配备了电脑,65%的社区居委会配备了电视机和VCD。全市135个社区居委会主任都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吴希悦:政府机关转变作风,必须从为群众办实事做起。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一站式办公”的要求,积极筹办了公开办事大厅。我们聘请了近3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及医药行业人士作为义务廉政监督员,促使我们改进工作。我局推行了“首问负责制”,实行“限期办结制”,坚决杜绝“四难”现象和“吃拿卡要”行为,并通过媒体公开承诺。我们还设立了打假举报电话和举报箱以及纠风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方便群众对药品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督,并要求对群众署名的举报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反馈。我们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认真执行企业检查审批制度,凡按照规定需要检查的,一律要经过局长办公会批准。我们还对执法人员“约法五章”,执法人员凡由于违法办案形成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的,经办人一律下岗学习。凡不遵守规定受到投诉并经查属实的,第一次批评教育,写出检查;第二次下岗学习;屡教不改的,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开除。
翁玉耀:我厅以转变作风为切入口,加大改革力度,行业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4万人次,抽查各类工程项目3334个,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039起。全省有23个县(市)设立了有形建筑市场,应招标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招标率达到100%。我厅已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引导建设类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我厅在省级政府部门中率先成立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免费提供办事指南,设立咨询电话,公开审批条件、程序、结果,承诺办结时限,需补件的一次性告知,群众拍手叫好。
2000年,我厅设置了触摸式电脑、电子公示屏。2001年3月,我厅开通了福建建设信息网站。目前,通过网络、《城乡建设报》等媒体,除了上行文和一些密级文件外,其他有关文件都对外公开。我们还实行行政处罚公开听证,举行了22场行政处罚听证会。
张大常:转变作风不能搞一阵风,我们建立健全了十项制度:
一是调查研究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全年深入基层不少于3个月,并亲自撰写调研报告;二是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每位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村、一户困难职工、一户农村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三是联系重点企业责任制。对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均落实1名处级领导干部和区级部门定点联系;四是重大决策调研保障制度。凡事关发展大局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由分管领导和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深入调研;五是领导值班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六是“首问责任制”和“民情日记”制度;七是“禁酒令”制度。开会、下基层一律不准饮酒,机关干部在城区活动一律不准公款用餐,部门之间一律不准相互吃请,到基层一律在乡镇伙食团就餐;八是明察暗访制度。人大、政协和新闻单位经常到基层进行明察暗访,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九是督查督办制度;十是思想教育制度。坚持每周一次升国旗制度,一月一次党日活动,一季度组织一次形势报告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主持人:各地在转变作风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有哪些新的举措?嘉宾主要观点:●全国组织系统以“迎十六大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鹤岗市通过“十万富民行动”使干部转作风,群众变富裕●从摆正位置入手,转变政府部门职能,踏踏实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
马晶:去年10月初,中组部部务会在研究学习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时决定,从当年11月起到2002年底,在中组部机关开展“迎十六大争先创优”活动。这项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是:“使部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有新的提高,业务能力有新的增强,机关作风有新的变化,各项工作呈现新的面貌”。在中组部的倡导下,地方各级组织部门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争创活动,在全国组织系统掀起了全面争创、全体争创的热潮。
一些地方组织部门反映,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后,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组织部门“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树立。贵州省组织系统开展争创活动后,组织部门的同志深入基层,深入乡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山东省组织系统开展争创活动后,各级组织部门形成了大兴学习之风、创新之风、调研之风、自律之风的好风气。
张兴福:我们鹤岗市属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城市,尚有27000户、近10万贫困人口。带领人民群众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社区为重点,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全市大力实施了“十万富民行动”,动员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和富起来的有识之士共计10万人,对贫困人口进行一对一帮扶,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目标。
“十万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加快了建设边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的进程。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有节余,结束了靠借钱发工资的历史。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被国家建设部树为先进典型;对外开放和对俄合作全面发展,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奖励。今日鹤岗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翁玉耀:在“转变作风年”,我们福建省建设厅党组提出了“吃透上情,摸清行情,科学决策,督查落实”的十六字方针,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
为此,我厅提出: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同原有的一些经营性实体、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脱钩;不再组织工程评优评奖,把这项工作交由行业协会自行组织;要求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不担任政府投资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摆正“裁判员”的位子,不当“教练员”,更不当“运动员”;减少审批事项,分两次取消了36项行政审批事项,占总量71项的51%。对1980年至1999年制定的43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150件,修订32件,保留248件,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吴希悦:十五届六中全会后,我们局党组在机关开展了“四个转变”、“五个加强”的教育,要求干部职工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
我局专门组织编印了《药品管理法规文件汇编》,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强化法制观念,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药品管理法》宣传活动。在我省宣传该部法律的电视大赛中,我局执法队荣获第一名,生产、经营、使用队荣获全省第三名,市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我们对证照办理、消费者投诉、案件查办等实行限期办结制;严格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标准、程序,明确了纪律,并承诺:若发生“四乱”和“吃拿卡要”行为的,除行政处理外,将由责任人双倍价钱退还当事人;执法不到位、执法不文明、收费不规范的,要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严重的将限期调离。
张大常:今年,我们提出了“四减少、两深入、三碰硬”的要求。“四减少”:一是减少文件。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制发文件同比减少26.9%;二是减少会议。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10次,同比减少52.3%,节省经费约24万元;三是减少检查。凡已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的工作,区级部门不单独进行专项检查评比。对镇乡和区级部门一年只进行一次综合目标检查。行政执法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进行检查,必须经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四是减少应酬。
坚持“两深入”,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听民声、办民事、察民忧、解民难。敢于“三碰硬”:一是在解决干部群众的生活问题上碰硬。坚持收支分流,统一调度,确保了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1.9万余人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二是在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上碰硬,如全面清理了乡镇债务等问题。三是在反腐倡廉和执行纪律上碰硬,全区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礼金3万余元,拒收礼金5万余元。
  主持人:在转变作风的实践中还有哪些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嘉宾主要观点:●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有好的载体,要与实际工作结合,领导机关要作表率。●下基层不能搞“一窝蜂”,做好转变作风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
戴俭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尽管形势发展了,任务变化了,但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就要抛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浮躁心态,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重视研究广大群众的劳动、工作、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把这些作为第一信号,作为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的最重要依据。
许耀桐: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和政府的作风建设,必须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着眼于制度创新。要推出重大改革步骤,以新的活力、新的机制,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民主不足、集中过多、议事较少、个人专断的问题,发扬党内民主,拓宽民主渠道。要认真解决手续繁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单位和各级领导机关的服务质量。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力度。当前,要着重研究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的特殊效用。
马晶:在当前转变作风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把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有好的载体,组织系统的“争优创先”活动就是一个好的载体。
第二,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拿中组部机关来说,办公厅开展了“岗位承诺”活动,组织局开展了“为开创党的组织工作的新局面建言献策活动”及“结对子”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几个干部局结合完成省级党委班子换届考查等重点工作开展争先创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领导机关要作表率。组织系统开展的“迎十六大争先创优”活动,首先是从上级领导机关开始的,收到一定效果后,才在全国组织系统推开。在争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要求上,也一直强调,要求下面做到的、做好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万旭:从政府角度讲,转变作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要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另外,深入基层调研也要有好的作风,既要到发达地区调查研究,又要到贫困、落后地区调查研究。同时,搞调研不能“一窝蜂”下去,不做表面文章。
张大常:我有两点感受特别强烈:一是省级以上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这样一来,基层的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跑批条、报文件,什么都要批,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时间和精力下基层,作风又怎么能够转变?二是抓转变作风工作也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一说要转变作风,就“一窝蜂”涌到基层来,基层实在接待不过来,必须要以新的作风来做好转变作风工作。
本期特邀嘉宾
戴俭明 中央纪委宣教室主任
马晶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副主任
万旭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许耀桐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张兴福 黑龙江省鹤岗市市委书记
翁玉耀 福建省建设厅副厅长
吴希悦 河南省郑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大常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区委书记
(附图片)
图为本报国内政治部举办的“党委政府转变作风研讨会”会场一角。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Zq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