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加快
全国绿色食品产品达二千四百多个
本报哈尔滨7月31日电 记者夏珺报道: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生活全面进入小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绿色食品事业正在转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这是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今天在此间闭幕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宣布的。
据了解,截至2001年底,我国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到2400多个;生产实物总量达到2000万吨,比1998年增加了1.4倍;产品销售额增加到500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75.4%;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5800万亩,比1998年增加了71.3%;出口创汇4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近5倍。部分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已占有较大比重,如奶粉产量中,绿色食品占40%。
范小建说,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在五个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一是提出了安全、环保的鲜明概念,创造了我国第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品牌。二是建立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签、储运等各个环节。整体水平达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三是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开发管理模式,取得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运行机制的创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四是建立了一个农业部门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工作系统和一支专业队伍,包括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56家环境监测机构和12家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五是初步奠定了绿色食品产业体系的基础。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意见》要求
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
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
本报北京7月31日讯 记者董洪亮从今天在京举行的高等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科技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意见》的主旨是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
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意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其中包括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
在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意见》规定,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对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允许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将有关学科设置调整的权力下放给高校;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博士资格淘汰制度;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科研人员聘用制度,授予高校在聘用、解聘科研人员方面的自主权,允许高校自主决定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比例;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重视论文质量,论文与专利并重,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
对于大力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及产业化,《意见》指出,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兼职创业。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国法律援助基本框架形成
援助案件60余万件 70余万人次受益
本报北京7月31日讯 记者武侠报道:经过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法律援助事业从无到有,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相继建立,专职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大,法律援助制度日趋完善。我国法律援助的基本框架现在已经形成。
据了解,司法部在八年前正式提出探索建立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到今年6月止,全国已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机构2299个。现有专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8000多名,其中,50%为法律援助专职律师,基本担负起了组织和实施法律援助的职能,我国法律援助的基本框架已形成。几年来,法律援助的范围不断扩大,受援人数日益增多。全国法律援助办案数量持续上升。自1997年来,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解答法律咨询489万余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3万余件,有70余万人次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经过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基本上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实施办法,确立了实施法律援助的“四统一”(统一申请、统一审查批准、统一指派办案、统一监督)原则。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统一法律援助文书格式的工作。14个省(区)相继颁布了法律援助地方法规或地方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法律援助的行政法规,有望于年底前出台,我国法律援助事业正稳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今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行政司法机关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和推动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继续抓好法律援助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地方的法律援助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对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的管理要有机结合,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理顺各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严格禁止法律援助机构对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权威发布
人事部发布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
一个职位平均有2.85个求职者竞争
本报北京7月31日讯 记者盛若蔚报道:人事部今天发布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今年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5(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2.85,下同),总体供需状况继续趋好。
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登记用人需求131.4万个,登记求职374.3万人。名列招聘专业数量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财会、建筑、电子工程、计算机、文秘、机械、管理、通信工程、企业管理;列求职专业数量排前10位的分别是:企业管理、电子工程、财会、机械、计算机、市场营销、文秘、建筑、管理、外语。
从需求情况分析来看,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有如下特点:市场供需总体状况仍处于良性状态。从专业类别来看,市场营销和中介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电子工程、机械、文秘、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态势比较明显;财会、建筑、通信管理等专业供求基本持平。
热点城市人才供求较旺,部分城市的人才供需形势有较大变化。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青岛等城市依然是求职的热点。与一季度相比,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求职人数有较大增长,人才供求比均比上季度有所提高;天津、济南、青岛、太原等城市的用人需求总量上升,人才供求比低于第一季度的统计结果。
西部地区人才市场职位供需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招聘需求比较集中。二季度西部地区人才市场职位供需比达到1∶2.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5。市场营销、计算机、建筑、中介服务、管理、经济等专业是西部地区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陕西 成立中小企业服务协会
本报西安7月31日电记者郑少忠报道:为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协会日前正式宣告成立。
陕西省现有中小型工业企业11.6万户,在解决人员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繁荣城乡生活,促进全省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陕西省还专门成立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联合推出了重点扶持的1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河北 51县中小学试行“一费制”
本报石家庄7月31日电 记者武卫政报道:河北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学起,省内51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全部试行“一费制”。
河北省规定,试行“一费制”的地区,小学收费标准在国家规定每位学生每学年160元的基础上,上浮最高不超过15%,初中收费标准在每位学生每学年260元的基础上,上浮最高不超过20%。收费按学期收,每学期收费标准为年收费标准的50%。通知要求,这51个县除按规定“一费制”标准收费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贵阳大连 每年相互输送5万游客
本报贵阳7月31日电 记者孙海涛报道:贵阳、大连两市旅游部门近日签订两地旅游合作协议,今后每年将互向对方组织输送5万名以上游客。两市将有针对性地促销对方旅游资源和产品,丰富旅游线路,培育客源,共同营造相互吸引的旅游市场。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福州 规范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本报福州7月31日电记者赵鹏报道:福州市政府日前出台规定,规范城市主次干道沿街建筑及街景设计:今后凡是再有新建的大、中型市场必须留足与城市道路退距,并参照其规模须配置休闲广场,以利市民休息;主次干道上的非住宅建筑今后须设置楼体灯光照明,业主有义务对照明系统进行经常性维修;为适应加入WTO及建设旅游城市的要求,市场店牌、标志牌宜设置中英文对照,汉语文字必须规范;为确保行人安全,建筑物上的户外广告不得突出建筑立面和平面轮廓1米、距地面则不低于3至5.5米,等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东部民营企业积极投资
青海签约一百七十四个开发项目
本报西宁7月31日电 记者马应珊、李同欣报道:7月20日至24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来自东部的600多家企业、3200多名客商到青海投资,参与西部大开发。短短的4天时间里,签约金额达80多亿元,到位资金达30亿元,投资涉及青海的矿产、水电、畜产品、盐化、油气资源等174个开发项目。
青海是个资源大省。近年来,为了克服本省投资不足的问题,青海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东部资金,用投资拉动开发。从1999年到2001年,青海每年拿出200多万元资金,以邀请东部企业前来参加投资洽谈会等形式,3年来共引进东部民营企业投资116亿元。东部企业以参股、控股、合资、独资等形式,在青海兴办企业,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去年,青海省资源开发项目的销售收入占全省GDP的70%以上。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荒山绿了 矛盾来了 造林户无奈转让承包权
今年6月,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荒山承包户李刚在万般无奈之际,把他的3000亩林地转让给了县林业局。林子经营得正红火,为何要转让出去?
1984年7月,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李刚辞去公职,与该县三义永乡二地村签订合同,承包荒山3000亩,期限50年。次年春,他和妻子住到山上种树,曾经连年进村的洪水自此再没光顾过村子,李刚因此获得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然而,林子多了,造林户和村民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僵。村民想挣钱,要放牧,造林户要绿化,想封山,几年来,李刚因同村民的这些矛盾不仅曾被赶下了山,还打起了官司。1999年4月,赢了官司的李刚却无法再回到荒山,村民称,李刚如果上山一步,就打断他的腿。林子经营不下去了,李刚只好转让林地,按比例他分得26.5万元,但转让所得不足以还清造林投资的债务及损失。
图①承包权转让后,李刚看着自己经营了近20年的山林,百感交集。图②看着松毛虫吞噬快成材的松林,李刚心如刀绞。图③个人林木所有证也没能保护造林户的利益。
新华社记者 周文广摄影报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