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扶助困难群体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困难群体的形成既有市场因素、制度因素,也有劳动者的素质因素。对困难群体予以关注和关爱,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扶助困难群体,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们应以战略眼光,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扶助困难群体的极端重要性。
●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应从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提高素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多方面着手。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要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群体问题,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现阶段出现的困难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已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劳动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处于较弱的地位,就业困难,收入偏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这部分人就是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困难群体。
困难群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市场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加速期,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特别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部分竞争力差的企业破产倒闭,这样,一些职工下岗失业就不可避免。加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剧了就业岗位的竞争。二是制度因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未能很好落实,表现为一些地方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应保未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缺乏规范并存在打折扣现象等。三是素质因素。比如有的人因患病或残疾而丧失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有的人因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或择业观念陈旧而就业困难等。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出现的困难群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符合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不必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照。这种观点是错误而且有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鼓励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二者不可偏废。对困难群体予以关爱,是兼顾公平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困难群体的增加及其困难程度的加剧,不仅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而且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所以,无论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效率、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都应该对困难群体予以高度关注和特殊关爱。也就是说,关注和扶助困难群体,既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扶助困难群体的极端重要性
扶助困难群体,关系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社会安定的全局。我们应该以战略眼光,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扶助困难群体的极端重要性。
扶助困难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选择。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显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内在地包含了两个前提:一是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能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必须防止两极分化。虽然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有一定收入差距的富裕,但这种差距必须是适度的。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违背党的富民政策。所以,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真正关心困难群体,切实扶助困难群体,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扶助困难群体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而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切实扶助困难群体。江泽民同志指出:“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群体谋好利益,因为他们眼前最困难,最需要帮助。”这一论断,深切地反映了我们党深厚的爱民之心。扶助困难群体,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既是实践党的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扶助困难群体是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关心和扶助困难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立足点。首先,是否关注和扶助困难群体影响着改革的力度。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而要继续深化改革,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如果在改革中对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出现了两极分化,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就会对改革丧失信心。其次,是否关注和扶助困难群体影响着发展的速度。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意味着落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很多事情比如扩大就业等就难以实现。而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前提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困难群体不断扩大,就会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再次,是否关注和扶助困难群体影响着稳定的程度。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发展。如果困难群体的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既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在改革与发展中关注和扶助困难群体
加快发展,为扶助困难群体夯实物质基础。困难群体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物质财富不丰富引起的。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增加了,才能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实惠,从根本上减少困难群体。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农村贫困地区来说,要加快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功夫下在帮助困难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上。对于城市来说,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扩大就业。
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应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逐步纳入失业保险;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增容扩面步伐和进度,使之尽快覆盖全部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尽快建立面向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采取临时救济、廉租住房、粮油帮困、学杂费减免等措施,扶助特困群体。
完善政策,给困难群体提供特殊援助。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向困难群体提供特殊的就业援助。扶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扶助困难群体最现实的途径和最关键的环节。另一方面,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此外,还要对困难群体在就医、法律援助、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
加强培训,为困难群体创造脱困条件。对困难群体,不仅要从政策上照顾,经济上扶助,更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树立新的择业观,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使其自谋生路。首要的是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困难群体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等内容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还应积极开展农民工输出前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率。
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助困难群体。应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事业,鼓励社会捐赠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积极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常性地开展“送温暖”活动,有组织地帮助和扶持困难群众,真正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体中,并在全社会倡导先富帮助后富,形成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社会风气。(执笔:易炼红 覃正爱)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质量就是“生命”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四
高兵生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调查研究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努力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这一要求,对于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各级领导干部既要重视调查研究,又要防止和克服调研质量不高的问题。
调查研究,目的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实实在在而不是马马虎虎地进行调查研究。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调查研究的形式是指人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其内容则是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而确定的题目、开展的活动等。目的决定了质量是其内容诸要素中的核心,内容必须突出质量,形式必须服从质量。一般地讲,只有建立在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各项决策才能科学正确、符合实际,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反之,就可能脱离实际、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导致失误。所以,说质量是调查研究的“生命”,一点也不为过。
当前,质量不高已成为调查研究工作的一大弊病,需要引起警觉。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选题不准。在选择调研课题时,往往唯上是从,敷衍应付,避重就轻,对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兴趣不高、热情不大,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深入不够。在进行调研活动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热衷于听汇报、看材料,很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造成问题难以发现,症结难以找准,矛盾难以化解,发展无从谈起。三是范围狭窄。有的领导干部开展调研活动,总喜欢到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去,而在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往往“难觅踪影”。其实,越是这样的地方,人民群众致富和发展的要求越迫切,到这些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越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越能锻炼领导干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调查研究的价值。四是调用脱节。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促进发展,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调查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一些领导干部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导致调用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
调查研究的质量问题,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作风问题。作风不实是调研质量不高的“罪魁祸首”,形式主义是提高调研质量的“大敌”。所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始终重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确保调查研究的高质量。首先,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调查研究,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注意调用结合,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第三,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要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总结经验,更要深入到条件较为艰苦、问题较多、矛盾集中的地方解决问题,把握好调查研究的每一个环节,自觉把“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第9版(理论)
专栏:
与时俱进的典范
薛引娥 乔德林
江泽民同志“五·三一”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和发展,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光辉典范。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五·三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坚持“三个代表”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力量解决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加强自身建设,使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
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决定了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最根本的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代表”。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赵金山 王彦坤
最近,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角度,从时代发展变化的角度,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从理论创新的角度,从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与会者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成立以来全部历史经验特别是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江泽民同志从解决执政党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问题出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与会者指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世纪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继承和丰富发展的有机结合。它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探索和高度概括。
与会者认为,“与时俱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提出并反复强调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始终伴随时代的脚步前进,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党才能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我们国家才能朝着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方向前进,21世纪的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
研讨会上,与会者还就理论创新的含义、标准、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实现理论创新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
在深化认识中突出重点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思考
乌云其木格
今年以来,江泽民同志两次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进一步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并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努力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局观念,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事关西部大开发顺利推进的全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问题,从而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交换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便利的基础设施。其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对外交流、转变观念的需要。观念的转变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转变观念需要请进来、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在比较中学习,在借鉴中提高,这同样需要便捷的基础设施。第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提供公共物品、搞好服务,而这些职能的高效发挥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况且,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服务。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域辽阔、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内蒙古来说非常重要和紧迫。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力度,在短短两年中办成了过去几十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全区新增公路里程700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8万亩,并投入243.5亿元用于电力建设、农网改造和通讯建设,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但是,目前内蒙古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特别是水利、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仍十分严重。因此,在水利建设上,我们将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这一中心,按照“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涝抗旱并举,把节水放在首位”的总体思路,力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大江大河治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交通建设方面,以公路为重点,高起点建设,适度超前发展,逐步形成连接区内东西、辐射“三北”的干线运输网络,畅通“联疆达海”出区通道和口岸运输国际通道。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西部地区的问题,也是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位于黄河、辽河、嫩江三大水系中上游,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因此,内蒙古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两年共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2700万亩,造林2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万亩,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些年来沙尘暴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将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加大投入进行人工建设,同时普遍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恢复植被,力争到“十五”期末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到201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初见成效,到本世纪中叶形成以大草原、大森林和几大流域为主体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建成横跨“三北”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实现再造祖国北疆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既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和配置的合理程度,也取决于区域间生产力发展的协调程度。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差异上。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仅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线,也是全国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系统的运行效能和质量,推动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看,经济结构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初级产品多而高附加值产品少,普通产品多而名特产品少,一般性加工工业多而高新技术产业少。因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围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目标,加快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特色和名优产品,建设一批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引导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引领农牧业产业化的先导。
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快工业化步伐,有利于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的支柱作用,为第一产业提供反哺,为第三产业创造需求,从而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从内蒙古的实际看,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稀土、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走适当集中、突出重点的路子。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产业集聚为核心,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旗、县所在地城镇,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和“增长极”。运用市场机制调整生产力的区域布局,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逐步实现由点串线、由线到面的城市辐射和区域发展格局。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