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西北崛起农科城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见闻
本报记者 孟西安 蒋建科
杨凌变了。
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幢幢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紧张地开展实验研究;温室大棚里,工人们正在生产各式各样的组培苗、蔬菜和花卉;马路上,装载着各种农业高科技产品的汽车穿梭来往,驶向全国各地;教室里,大学生们正在认真听讲,如饥似渴地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5周年之际,记者到杨凌采访,到处都能看到这样喜人的景象。
杨凌,这座崛起在陕西关中中部的农业科学城,正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再次引起全世界的瞩目。杨凌现已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全国6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是“十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开发区之一。
环境美了——“农科乡”变为“农科城”
仅仅在5年之前,提起杨凌人们就会摇头:马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尘土飞扬、人才大量流失。尽管杨凌曾取得5000多项科技成果,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2700多亿元,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农业科技人才,涌现出一批院士级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但是,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杨凌的发展却滞后了,杨凌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了。昔日的辉煌无法掩盖面临萎缩的困境。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称杨凌为“农科城”,但充其量只是一个“农科乡”,没有公交车,没有垃圾箱,没有排污管道,城市基础设施极其简陋。正是在这种环境中,5000多名科技人员默默无闻,一干就是几十年,为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1997年7月29日,杨凌重获新生。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杨凌示范区题词,李岚清副总理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杨凌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驶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短短5年时间,示范区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完成了22平方公里“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0多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安居工程投入使用,使知识分子的人均住房面积从8.4平方米提高到21平方米,高标准的国际会展中心、创业中心、医疗中心、农业专利信息中心、四星级的国际会展中心酒店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宽带信息网络的开通,使杨凌有了通畅的“信息高速公路”。过去的“就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男青年择偶难”等困扰杨凌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杨凌的开发面积已从过去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昔日的“农科乡”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农科城”。
杨凌地处内陆,如何能以特区般的速度发展?
陕西省副省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陈宗兴深有感触地说,杨凌的发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部共建的新型体制和示范区管委会的不断创新。
200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临杨凌视察,对示范区的发展给予肯定和鼓励。
199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杨凌。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后5次视察杨凌,对杨凌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温家宝、姜春云、黄菊、吴仪以及科技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参加杨凌省部共建的有关部委领导也先后来杨凌考察工作,及时研究和帮助解决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
陕西省委、省政府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陕西省各厅局对示范区工作“红灯不闪、绿灯常亮”,有力地促进了示范区建设和发展。
成果多了——科教体制改革迸发出新活力
秦川八百里,上下五千年。历史选择了杨凌。4000年前尧和舜时中国农耕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和爱国将领杨虎城在杨凌创办了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杨凌逐步建成为一个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农业科学城。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光强说,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原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已初步构建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格局。
新体制和机制引发的活力迅速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新大学现已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42项(次),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过去的杨凌是靠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能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大成果出名的。科教体制改革又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恢复了他们的自信心,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个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单位实质合并的大学;张涌教授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山羊;张改生教授培育的“西杂一号”成为我国黄淮冬麦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窦忠英教授从人体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成为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唯一的此类细胞团等等。在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征程上,杨凌的科技人员又奋力追赶上来,重新站到了农业科学的最前沿。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科教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科教人员摒弃旧观念,大胆地走出校门,积极领办或创办科技型企业,拼搏在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沿。
目前,在示范区已建成的项目中,有46项是来自杨凌的科技成果,有两家企业已形成近亿元的销售额。4年前,杨凌没有一家像样的由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如今,仅在创业中心孵化的就有76家,参办或以技术入股的科技人员就更多,这些都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示范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气旺了——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各种优惠政策引来各方人才。四星级的国际会展中心酒店总经理任冬梅自豪地说:别看我们地理位置较偏远,
但我们酒店的入住率最近一直在80%以上,不仅有来自国内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也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农业高科技的吸引力真不小啊!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光强兴奋地说,5年前,杨凌每年流失的教学、科研骨干90人左右,如今人才流失的势头不仅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已经迎来了国外留学人才开始回归的喜人局面,目前累计有67位国外留学博士前来示范区创业。
5年前,杨凌镇常住人口3.3万人,暂住人口700人,流动人口7000人。5年间新增常住人口2.4万人、暂住人口4万人、流动人口3.1万人。其中在示范区辖区内的8万农民中就有1万多人来示范区从事二、三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每年11月举办的杨凌农高会,不仅成为国家级的四大科技会展之一,也是广大农民朋友寻找致富金钥匙的科技大集,是杨凌人气最旺的时候。每年都有近百万农民涌向杨凌,自购门票参展,又将大量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带回家,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去年的农高会参会人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先后有130万人次参展参会,技术成果及产品交易总额达151亿元,展示各种成果4000多项,其中农业高新技术占40%以上,来自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资金流在这里聚会交融,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难怪国际友人称杨凌农高会是中国农业的“奥林匹克”大会。
农民富了——高新科技富万家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马寨乡司家河村三组村民司正义在写给杨凌示范区领导的信中说,我参加农高会已4年了,在去年的农高会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一小瓶杨凌生产的“富万钾”有机钾肥,把它用在苹果树上,没想到效果特别好!靠着“富万钾”,我已增加收入几千元。有你们这样的农业科研单位,我们农民增收就更有希望了。
如今,正有成千上万个像司正义那样的农民享受到杨凌高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实惠。进行科技示范、带动农民致富正是杨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截至今年6月底,入区企业已达到469家,注册资金30亿元,今年新区技工贸收入可达20亿元,向外示范辐射产生的效益达到100亿元以上,累计效益近400多亿元。
过去,杨凌的科技人员忙于将科技成果推向西北甚至全国,却相对有些忽视农民增收的问题。示范区成立后,在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杨凌的科技人员认真解决杨凌的“灯下黑”问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村共建的实践中,总结出“技术指导型”等四种模式,所包的12个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998元,平均增加566元,最高的梁氏窑村增加1785元。
金坤公司采用“公司+科教人员+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共繁殖胚胎移植羊650只,牛280头,使近千养殖户人均增收2500元,公司也创下了450万元的纯利润,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据统计,依靠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光是杨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从1997年的不到1400元增加到2001年的2120元,年均增加10.7%,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展示出科技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巨大潜力,给广大农民带来新的希望。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但在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史上,杨凌走过的5年却是值得大书一笔的。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地处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杨凌示范区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在省部共建体制的呵护下,顽强地经历了站立、学步等各个过程,现在,她已经开始跑步前进了。
科技部一位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深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杨凌示范区走过了5年,实际上,除去开始的规划、起步等阶段,实际建设时间只有3年多。一般的高新区要等到7—8年才有回报,而杨凌示范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一过程,真是了不起啊!”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努力发挥示范作用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5年的实践证明,示范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农业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加上农业科学技术面对的是复杂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生产区域和千家万户的农民等等,这就决定了杨凌示范区的发展既不同于其他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和推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杨凌示范区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要在八个方面进行示范的要求,肩负着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创新。
5年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示范辐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国带头进行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并,按学科要求重新配置资源,把一批“科研个体户”整合为“科研集团军”,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面,杨凌示范区瞄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研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在大量推广实用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体系,大胆地用农业高科技武装农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古有后稷“教民稼穑”,今有杨凌示范科技。后稷树艺五谷,创造了辉煌的古代农业文明,曾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长时间领先于世界。去年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大会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使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再次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期待着杨凌能继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现先祖昔日的辉煌。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防洪减淤体系,基本解决断流问题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 记者江夏报道:国务院日前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并要求流域内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确保完成《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批复要求,通过治理开发,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重点河段防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基本控制洪水泥沙和游荡性河道河势;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节水初见成效,基本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基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干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支流水质明显改善;水土保持得到加强,基本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批复强调,黄河治理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进行重点治理开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对于加快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部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规划实施中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加强管理,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加大投入力度。《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及投资,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
批复指出,近期要把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作为治理重点。加强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和分滞洪工程建设,同时建设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河段的河防工程,进行黄河滩区和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并完善非工程防洪措施,重点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要把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防治问题放到突出位置。近期要以宁蒙河套平原、汾渭盆地和豫鲁沿黄平原等灌区为重点进行灌区节水改造,并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引黄水价改革步伐,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尽快建立黄河水量调度系统,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对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和断面水质监测,为环保执法提供依据。要切实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行封山育林,封坡禁牧,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要加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近期要抓紧河口村、古贤水利枢纽等骨干工程和黑山峡河段开发的论证工作,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步伐。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特使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车玉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斯里兰卡总理特使卡鲁·贾亚苏里亚。
朱镕基说,中斯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建交以来,中斯友好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一直得到顺利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得到加强,我们对此感到满意。
朱镕基在愉快忆及去年5月访问斯里兰卡的情景后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会忘记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作为斯里兰卡的朋友,我们衷心希望斯里兰卡能实现国内和平、民族和睦、经济繁荣昌盛。中国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向斯里兰卡提供帮助。
贾亚苏里亚说,斯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对斯里兰卡的帮助。贾亚苏里亚通报了斯里兰卡国内局势。他说,斯里兰卡新政府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国内和平进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斯里兰卡能尽早恢复和平,重振经济,翻开历史新页。
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总理办公室主任李伟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古纳蒂拉克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庆祝建军75周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海军上海基地联合组织了一台大型歌会《走到一起来》。图为7月23日在驻沪海军某登陆舰上举行演出的情景。
张海峰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
吴邦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岚清在讲话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职业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加以解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统一认识是当务之急,深化改革是重点,狠抓落实是关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李岚清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要重点推进以下五项改革:一是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从统筹规划、统一政策、规范办学、整合资源等方面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市(地)级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二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训,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普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的培训,积极开发和编写出反映现代科技成就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解决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问题,构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育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五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凡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或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李岚清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科教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国务院将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抓紧制定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职业教育管理。要加强宣传报道,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吴邦国在讲话中指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与经济工作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关于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任务,吴邦国强调,一要大力开展在职职工和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二要切实加强特殊行业和工种的培训,对特殊行业和工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能上岗;三要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四要进一步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五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本领。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置课程,整合培训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企业拥有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是重要的培训资源,要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必要的经费投入,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健康发展。
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上,李岚清、吴邦国还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计划单列市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盟中央、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武警部队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主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宣读了三部委关于表彰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由国务院召开的。昨天下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在会议开幕时分别作了报告。
第1版(要闻)
专栏:
城乡军民鱼水情深
各地深入开展“双拥”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曹智、王东明)“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围绕促进国家和军队改革建设,扎扎实实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军爱民、民拥军,城乡处处军民鱼水一家亲,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全国各地党政领导和各界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慰问人民子弟兵。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浙江等地许多党政领导到部队营区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八一”前夕,素有拥军光荣传统的济南市又把不久前刚开市的“金街”——泉城路定为“双拥街”,设置了10个醒目的以“双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灯箱,并规定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在这里购物、餐饮、美容美发、健身娱乐等消费均享受优惠。江苏省江阴市司法局组织法律工作人员到部队开展法律拥军活动,为官兵进行法制教育和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帮助官兵解决家庭涉法问题60余件。安徽省合肥市近日颁布施行了《合肥市拥军优属条例》,使优待金及地方政府对军人立功奖励标准均有较大提高,并规定军人子女升学要加分照顾。各地还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军烈属活动,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广东省民政厅拨款为革命伤残军人安装、更换假肢。
全军各部队深入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教育,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宁夏军区围绕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总体部署,“八一”前夕,再次组织协调驻宁夏部队团以上单位部分干部赴南部山区的一些行政村,开展“百村千户”扶贫活动。成都军区房地产管理部门近日又将1000多平方米空闲营房,无偿地转让给澜沧江畔的红瓦村作校园。至此,他们已为云南贫困乡村无偿提供7万多平方米的办学场所,使5000多名失学学生有了新校舍。进入汛期以来,各部队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密切关注汛情变化,时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7月25日,因塌方和泥石流而一度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经武警交通部队和当地群众紧急抢修正式恢复通车,被困的近500台过往车辆和273名群众全部脱险。
第1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多方援助 扶持就业
汕头一半下岗职工走上新岗位
本报汕头7月29日电 广东省汕头市采取切实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使全市就业保持相对稳定。全市去年下岗职工4.6万人,已有逾2.3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50.1%。
汕头市是全国劳动力市场“三化”(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试点城市。为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市政府拨出370万元专款,市劳动保障局也自筹400多万元,建成了可供83家用人单位同时设摊招聘、面积达2316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全市共计投入资金1161万元,并配备电脑设备,形成市、区(县)就业服务联网格局。该市还拥有分布比较合理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17家,同时开通职业介绍“网上一条街”。
汕头市多方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援助。今年以来,全市已有800多名下岗职工免费领取了《优惠卡》。有关部门积极为下岗职工提供政策方面的援助,如工商部门共减免进入市场经营的下岗职工管理费16万多元;税务部门对从事社区服务业的200多名下岗职工减免税收4万多元。汕头市还规定,对当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30%或60%的劳动服务企业,给予2年减半征收或3年免征营业税的待遇。(侯伟生 魏建文)
第1版(要闻)
专栏:
七月二十八日,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一十三名中小学生展示了二百六十六项科技创新项目和研究成果。图为一个模拟太阳、地球、月球在宇宙空间运动的“悬空三球仪”吸引孩子们观看。
新华社记者 朱祥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青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上半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19亿元,同比增长36.35%。投资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作用突出,1至6月,完成投资45.97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97%。(马应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安徽植树造林成绩显著
上半年,安徽省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60千公顷,占全省年度造林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18%,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退耕还林共完成110千公顷,占总任务的103%。今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
(蔡小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云南固定资产投资回升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其中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投资完成36.33亿元,增幅达到53.8%。这表明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两年走低后,开始逐渐回升。(张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