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7-2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校园成泽国 师生苦难言(图片) '...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校园成泽国 师生苦难言  
  河南省滑县第二高级中学位于该县城关镇五街村和七街村。长期以来,因这两个村的街上没有下水道,加之学校地势低,群众的生活污水常从大街上流入该校操场上的两大坑内。每到夏天,雨水增多,该校10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及其家属的学习、工作、生活、出行便会受到极大影响。就此问题,该校虽多次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日前的一场大雨,使该校操场及学生宿舍楼、教师住房等大半个东校区变成了泽国,广大师生望“洋”兴叹。
  上图:一场大雨过后,操场一片汪洋,体育课只好等水退后再上了。
  下图:学校门前的路上污水成渠,师生出行十分困难。
王子瑞摄影报道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宜都为贫困母亲构筑“幸福家园”
  本报讯 记者罗盘报道:在湖北省宜都市,“幸福工程”已为三百三十名贫困母亲筑造起“幸福家园”。她们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摘掉了“贫困帽子”,二位母亲被评为“全国百佳脱贫母亲”。
  一九九七年,宜都市被纳入全国“幸福工程”第三批试点县市后,依托全市一百七十多个计划生育协会,先后选定了三百三十个贫困母亲,进行“一对一”帮扶。为了让贫困母亲脱贫,宜都市想方设法带领她们科技致富,请来专家下田,就大棚蔬菜种植、无性系茶叶栽培、波尔山羊养殖等做了三十五场技术讲座,让贫困母亲每人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重庆主城区山水园林规划向市民展出
  本报讯 一个以追求主城区山水园林化功能为主旨的规划方案,二十四日在重庆市规划局大厅向市民展出。此前,重庆市规划局还举办了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渝中半岛城市形象策划、市内综合交通发展前景及“半小时主城区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等四个专题讲座。重庆市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方案突出了人文关怀与生态环保的理念。按此规划,未来重庆主城区将显现出公园多、绿地多、重点保护地段多的“三多”局面。到二○○五年,“三多”规划完全实施,主城区将实现无荒山、无裸地、无侵绿,使重庆市真正成为城市园林化、城郊农苑化、山体森林化、绿地网络化的山水园林城市。(范伟国 韩平藻)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北方之夏”银企合作论坛召开
  本报讯 记者郅振璞报道:由中国银行与呼和浩特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北方之夏”银企合作论坛,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七十三家金融企业、跨国公司与内蒙古支柱产业与龙头企业的代表出席论坛。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西安“仿古迎宾入城式”将定时举行
  本报讯 记者孟西安报道:西安“仿古迎宾入城式”将作为西安市固定的夜间旅游观光项目,于八月份起每周六晚在西安南城门广场举行。西安“仿古迎宾入城式”创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利用西安特有的古城墙创意筹划的一个旅游项目。它的主要内容有:主人(市长或市政府官员)向贵宾赠象征开启城门的“金钥匙”,在唐乐声中,身着古装的仪仗军士、掌灯仕女及文武大臣出迎,宫女在迎宾曲中作献花、时装表演之后,海内外宾客在主人和掌灯仕女陪同引导下,踱吊桥,入城门,进月城,穿灯廊和瓮城,再登古城墙,在城上观看古城夜景,参观民间工艺品制作及参与购物娱乐活动等。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愿把荒山铺满“金”
余清楚 江海涛
  随着周子兴的一声吆喝,600多只半成鸡齐刷刷地涌来,有的不时仰头长鸣,有的咯咯低唱,有的则舒展着翅膀……似乎也在分享主人丰收的快乐。
  现年50岁的周子兴是江西波阳县副食品公司下岗职工,1987年下岗以后回到老家游城乡板桥村委会茗冲村,种过田,经过商。1989年与一猪贩子合伙做猪生意,不料受了骗,近两万元化为乌有,欠了债。1990年正月初六,他和妻子含泪撇下女儿赶往福建打工。
  5年后,他们还清了所欠债务,回到久别的家。他看到福建等地的山上满是优质水果,而自己所在村庄有上千亩低坡荒地几乎全是薪炭林等,经济价值不大,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承租村里一片40多亩的荒山坡和一座30多亩的水库,并义务担当管水员。他还举债1.7万元在山上建了一幢小房子,修了一条1公里长的通山路,牵来了电线,在山上种桃树400多棵、李树200多棵、其他果树100多棵,果林里套种西瓜,水库里养鱼,还每年养上1000多只肉鸡。如今,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三层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周子兴并未满足,他决定今年下半年将已过盛产期的果树淘汰掉,换栽3000多棵湿地松,通过卖松油,平均每棵可增收1.5到1.8元,仅此一项一年可创收5000多元,并可连续生产8年。
  周子兴还主动把自己学到的种养技术无偿传授给乡邻,已与县内十几家种养专业户建立了联系,动员大家都来开发荒山荒坡荒水。他说:“让荒山都铺满‘金果果’,才是我真正的梦想。”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村财为何交乡管?
本报记者 贺广华
  澄迈是海南的农业大县,也是目前全省唯一试行“村财乡管”的县市。所谓“村财乡管”,就是将各村组的财务账册及凭证交乡镇的专门会计机构管理,每月在规定的时间里,由各村组上报财务收支凭证,经审核后入账并公示。
  当地农民为何要将村级财务委托给乡镇管理?它会使村级组织失去对自身资金的审批权和使用权吗?它会损害村民自治及其民主理财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日前赴澄迈县金江、美亭、山口3个试点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与采访。
  财务管理问题是容易引发干群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从农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
  澄迈县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的工作力度并不比其它地方弱,但这些年来,村级财务问题始终是农民上访告状的“老大难”,县乡干部要花去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和处理这类事件。
  澄迈县委书记王勇向记者透露,今年初,全县对部分乡镇182个村的财务进行了一次调查清理,发现有1/3以上村组财务有问题,涉及金额达21万多元。其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务开支个别干部说了算;“明白墙”让人不明白,财务混乱疑点多;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现象突出。
  村集体大都钱不多,却是农民的血汗钱,村民看得紧。美亭乡黄竹村五组村民王向兰,曾为村里财务的事跑过乡里好几回。7月17日,记者又在乡里见到了他,可这回他不是来告状,而是来看账。王向兰说话很直:“过去村组长说花了多少就多少,谁不怀疑呀,现在交给乡里管,我们放心多了,不明白的地方就来看账。”对此,美亭乡党委书记李永和感慨道:“从前,我没事可不敢在办公室坐着,三天两头都有农民为村级财务的事情来告状。”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从农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王勇与县委一班人去年底在各乡村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下决心从改进村级财务制度管理入手,让广大农民既明白,又放心,更满意。
  清理公布账目,是做好“村财乡管”的前提;依照法律程序,履行委托手续,是尊重农民意愿的体现;制定规范财务制度,是确保这一做法得到农民拥护的关键
  “村财乡管”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以“清产核资”和“清查村组两级债权债务”为主要内容,全面清理村组财务账目。
  山口乡党委书记王淞回忆年初清账时的情形时说,有的农民对个别村组干部有意见,老怀疑账目有问题,你要是不能拿出让他们信服的结论来就摆不平。今年3月,各村组清查账目的结果张榜公布后,山口村民小组群众对账目还有异议,他们反映村委会1994年借村小组1500元现金迄今没有归还,为何没有公布?清账组得知这一情况后,再次前往复核,确认事实后又将结果公布,村民这才满意了。
  村民对村组财产享有支配权和管理权,实行“村财乡管”,依法必须有2/3以上群众同意将村组的财产委托给乡镇会计服务站管理,才符合法律规定。为此,金江等3个试点乡镇利用农闲时间,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表决,并在获得多数票通过后签订授权委托书。到目前为止,这3个乡镇除黄龙等3个村因遗留经济问题暂时没有表决外,共签订委托管理财务书179份。
  “村财乡管”的核心,是按照新的会计法和新的财务制度,建立新账,然后对村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记者在美亭乡服务站翻看了“三账一簿”,有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固定资产登记簿;查看了“四章五有”,即单位公章、经办人章、审批人章、村财乡管专用章,在使用的现金和转账支票上有日期、名称、数量、金额、用途。与过去比,既规范又清楚,农民一看便明白。
  “村财乡管”,既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了村干部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又提高了村财的使用效益;既解决了农民呼声最为强烈的突出问题,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金江镇大拉村是澄迈县有名的文明生态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乾发是当地出了名的大能人,每年都要张罗着为村民办几件实事。就是这样,过去也还是有个别群众有意见,怀疑他占了公家便宜。记者与他聊起“村财乡管”的事,他说,现在可轻松了,多少开支我可以批,多少开支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决定,多少开支提请村民会议表决,都规定得很清楚;不符合规定的,或手续不全的,违反财务制度的,入不了账。村民对我哪还有什么意见呢?
  美亭乡黄竹村支书王泰智告诉记者,村级财务过去都是事后监督,现在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财务的透明度高了,有效克服了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等现象。
  过去,村级理财缺乏约束机制,不少干部在经营集体财产中凭关系办事,群众有意见。金江镇钟寨村在城里有个小宾馆,原来月租才2000元,现在按规定公开招标承包,月租达6000元。过去,村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现在有了更合理的制度,村民纷纷竞争要求加入理财小组;过去,村务迟迟不予公开,现在每月按时张榜。这些变化,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村财乡管”的好处。
  “村财乡管”不能演变为“村财乡用”。澄迈县在实践中坚持村级集体资金及财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受益权“四权”不变,同时制定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以保障“村财乡管”持久健康运行。
  澄迈县县长吴九丰向记者介绍“村财乡管”时特别提到,他们十分注意搜集全国各地推行这一做法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有的地方政府在“村财乡管”中限制村级组织支配自己收入,把村级公积金、公益金收归乡政府在全乡范围内统一使用,以及借用村级资金,或滥用职权,把不合理的开支转嫁到村级等做法,他们采取了多项防范措施。
  在试点之初,不少村干部有种种疑虑和担心,县里主要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阐明“村财乡管”只是代村组规范管理财务,村集体的资金及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受益权不变;存入账户的资金,没有经过村组经济法人签名盖章谁也取不了,不会存在乡镇政府强行借用或挪用的问题。同时,及时出台了财务收支和结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村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财会凭证、账簿、报表及财务档案规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由村组干部及财会人员反复酝酿修改,并经县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监察部门审核,村民讨论后颁发。具体负责“村财乡管”工作的澄迈县委副书记庄光炎说:“我们在各村,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了。村组的所有开支,只要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由各村组自行安排,使用自由。”
  现在,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对运行了近3个月的“村财乡管”,都由衷叫好。大拉村原会计人员吴坤业高兴地说:“没有隶属关系的乡服务站会计,可以充分履行会计的职责。群众放心,村干部舒心,县乡领导也省了心。”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编后

村财管理的可喜探索
思舟
  “村财乡管”这一做法,就全国各地的试点情况看,褒贬不一。其中的要害问题是能否真正合理合法地为农民当好家。如果不是依法办事,或越权大包大揽,剥夺了村干部的正当权力;或演变为“村财乡用”,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或违背农民意愿,不经全体村民表决同意强行推广,肯定就不受农民欢迎。
  有鉴于此,澄迈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时时处处为农民的利益着想,每个步骤都讲求规范,并把当家理财的权力实实在在地交给了农民。这样的服务,自然受到农民欢迎。
  现在,澄迈试点乡镇农民因村组财务上访告状的极少了,村组干部重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这至少说明“村财乡管”是改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也为村务公开和干群关系带来了新的面貌。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来信

贵阳出租车主:“凭啥卡我的车”
本报记者 孙海涛
  贵阳光彩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立富近日一肚子抱怨:“公司成立一年了,股东们要带车入股,市控办就是卡着不给盖章,不知他们依据的是什么。”公司因此成了个空架子,20来个股东又驾着自己的车,各跑各的生意去了。
  让全市2000多辆出租车进入公司化经营,是贵阳市政府鼓励的方向。此举可以改变目前贵阳市出租车行业小、散、乱、差的状况,提高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此,出租车主也求之不得,认为不仅省心省事,还能省掉一笔开支,车辆年审,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驾驶员的招聘、培训、管理都交给公司,统一缴纳各种费用能享受不少优惠,统一调度车辆还会增添效益。去年7月,市个体者协会牵头成立第一家客运股份制公司光彩客运公司时,市里很鼓励,出租车主也很欢迎。
  公司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车主带车入股的车辆转户手续遇到了麻烦。车辆管理所说,私车转户到集团(公司),要由市财政局控制集团购买力办公室盖章同意,才能办理转户手续。
  可车主们想,控办历来管的只是公有资产,我们自己的车,入自己的股份公司,应该没问题。但市控办的答复是:私车转户集团没有先例,也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不予盖章。
  车主们找到省控办询问政策。省控办答复:按规定,非公企业购车也须控办批准,并且代扣5%的教育费附加。但是,这些车辆当初购买时就已交纳了教育费附加。省控办建议市控办尽快办理手续。
  然而,车主们跑了一年还是没办下来。为此,市个体者协会特地邀请交警、控办、工商、车辆交易管理等部门开了两次协调会。协调的结果是,车管所说:只要控办表个态,我们马上办;市控办说:这事应由市个协向行业主管部门客运处申请,由客运处给市政府打报告,市政府同意后,我们才能办;而客运处说:车辆转户,不归我们管。
  现在,贵阳市的2000多辆出租车虽然已有部分分属几家公司,但是,由于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些出租车并没有真正进入公司化营运。贵阳市个协运输分会副会长张轶说:“这些公司都看着我们。由我们个协牵头的公司都这么难办,别的公司就更心冷了。我们本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壮大公司,参与今年底贵阳新区公交线路的竞标,可惜现在赶不上了。”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市控办负责人。负责人说:“私车转户我们不会卡,也不收费。但是控办好像没有接到过这方面的申请。”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札记

农村科技,关键在于普及
本报记者 王方杰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两件事,真切感到:很多时候,农村科技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关键在于把最常规、最实用的科技普及推广给老百姓。
  其一,甘肃省静宁县八里乡靳坪村是个干旱缺水、海拔1750米的山村,果树长两把粗至少需要10年。而该村67岁的靳全仁却忍痛把这样粗的苹果树砍了。记者为此深感惋惜,但靳老汉却无奈地说:“我也不想砍。可人家栽树收的是果子,我只能看花。”原来,靳老汉不知道如何剪枝,苹果树光开花不结果,长在那里,只能影响庄稼生长。他也找人“诊断”了,但村里人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想到外边请技术员,也没认识的。最后,只得硬起心肠,挥斧砍树。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有关专家说,果树光开花不结果,是非常简单的技术问题,来个职业高中生就能解决,靳老汉砍树砍亏了。
  其二,甘肃省陇西县三台镇火焰村是个西瓜专业村,多年来一直被一件事困扰:西瓜出苗参差不齐,年年都得补种几次。今年,甘肃农大的陈年来教授来此讲课,给瓜农出了个点子:西瓜与向日葵混种,借向日葵种子破土力强的特点助瓜苗出土。照此办法,火焰村今年的西瓜苗惊人地整齐。瓜农为此大为感慨:“多年的头疼事,教授几句话就解决了。”
  为什么连最常规的技术也推广不到农村去呢?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告诉记者,作为科技的消费者,农民不了解科研单位有什么技术,生产当中遇到难题,不知道该向谁咨询。即便知道该向谁咨询,一家一户几亩地,专门买技术、请专家,投入产出太不成比例,光差旅费都难以承受。其次,政府部门的科技推广体系,因经费短缺,近年来出现了线断、网破、人员流失的局面,农民找起来不好找,或者收费太高,作用有限。同时,科研单位缺乏向农村推广技术的机制和经费。甘肃省农大的一位科研人员说,在学校里搞科研,大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借此评职称、晋级别。至于是否能够得到推广,倒不是十分关心。即使是想去推广,也没有经费,没有单位和机构支持。
  一方面,农民群众急需各种各样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科研单位面对这个巨大市场却“望洋兴叹”。有关人士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亟须按市场化规则,催生和建立大量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让他们充当科研单位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渠道。这样的中介组织,可以通过为科研单位、农民服务,通过规模经营,收取合理的报酬和适当地盈利。而在前期,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资金或者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民营企业充当这样的中介组织。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桐柏 农技人员免费上广告
  本报郑州7月27日电 “农民朋友们,我叫刘家坤,是县畜牧局的畜牧师。如果你们在畜牧饲养方面遇到什么难题,可随时拨打服务热线……”如今在河南省桐柏县,像刘家坤这样上电视做广告的农业科技人员已有200多名,与他们“攀亲结缘”的农民已达2万多人。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农民想靠科技提高收入,却因找不到科技引路人而犯愁。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因找不到服务对象而“闲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如何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桐柏县的做法之一是:让广播、电视当“红娘”,免费让农业科技人员上广告,向广大农民介绍他们的专业特长、服务项目和服务热线等,以此在科技人员和农民之间“牵线搭桥”。
  科技人员的贴心服务,在桐柏山区引发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牛新斌同该县黄岗乡3位花生种植大户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后,把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花生栽培,花生亩产由200公斤增加到了400多公斤,3位农民因此年增收3万多元。通过科技示范,黄岗乡今年地膜花生迅速发展到3万多亩,大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12项。(戴鹏 杜福建)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阆中 农民创办家庭科技园  
本报成都7月27日电 四川省阆中市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创办起家庭型“科技小庄园”。目前,全市家庭“科技小庄园”已达7640个。
  近年来,阆中市农村中一部分有知识、懂技术、肯钻研、会管理的科技示范户,大胆承包荒山、荒坡,或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开发立体农业。他们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行药、菇、果、桑、菜间作套种,按科学配方施肥、下种,有的还兼养家畜家禽,走经营立体化、生态化的路子。双龙镇科技示范户叶淑芳在房子四周栽种葡萄、脐橙树750多株,还在葡萄、脐橙架下和旁边的池塘圈养鸡、鸭、鹅等家禽650多只,年经济收入2万余元。
  目前,这种初具规模的家庭科技园已显露蓬勃生机,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农户经营的收入。在这些“科技小庄园”的辐射和带动下,阆中市农村出现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刘裕国 邢学大) 1jt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锦州:建批发大市场 促职工再就业
本报记者 郑有义 张毅
  “我现在每月纯收入3000多元,是原先的10倍呢!”在辽宁省锦州光彩批发市场,业主田英爽快地告诉记者。田英是锦州纺织厂的下岗工人,以前在单位上班,每月只拿300元生活费,如今在这里摆了两个摊位,专营太阳镜、皮带批发业务,生意很红火。
  在这个市场里,像田英那样愉快地料理着自家营生的有1800多户。在3万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里,食品、服装、百货、家具、家电等商品琳琅满目,柜台布置得井然有序。
  锦州市劳动局的同志介绍说,锦州目前有5万多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压力非常大,这个市场可帮了大忙。为建这个市场,锦州市方方面面没少费心思。通过市政协牵线搭桥,中国光彩促进会对锦州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从商业发展看,辽西地区缺乏一个综合性的一级批发市场,而锦州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港口交通便利,建设大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的想法与锦州市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2000年5月,一个22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动工了,2001年10月,其中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开门营业。由于市场招商重点面向下岗职工,锦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营业2年,5年免收工商管理费,前店后厂享受更优惠政策等。各地客户纷至沓来,1800多个摊位销售一空,一下子解决了本地36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近期,又有3万平方米的营业厅即将开张。据估算,这个大市场全部投入运营后,可直接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让下岗职工适应新的工作,市场管委会办起了免费培训班,请做生意的大户介绍经验。市场还专门组织业主到义乌、台州、绍兴、西安、武汉等地,教他们到哪儿进货、怎样讨价还价,回来后教他们销货的技巧。果树农场下岗职工刘锦民跟着跑了两趟,跟对方建立了联系,现在打一个电话,货就发过来了。如今,业主中工作能力较强的,已经做了厂家的区域销售代理。
  锦州市政协副主席刘怀信说,业主们原来大都是下岗的,本小利薄,许多人刚开始也就挣个盒饭钱。不过,半年下来,一般每个月都有千儿八百的进项。有政策优惠,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有稳定的收入,业主们创业的心气儿更高了。 1jt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