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我驻美使馆驳斥“中国威胁论”
本报华盛顿7月22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谢锋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来美国内一些人再次鼓吹“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挑起中美对抗,破坏中美关系。恰恰是这些人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谢锋说,中国正在集中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希望有一个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人民崇尚和平,致力于睦邻友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绝不会动摇。
他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从不参与军备竞赛,从不威胁、侵略他国,在国外也不驻一兵一卒,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单方面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军费只有美国的1/19,日本的1/2。
谢锋说,“中国威胁论”不是什么新货色。每当中美关系取得进展时,美国内一小撮人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故伎重演。其根源是阴暗的冷战思维和霸权心态,其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挑起中美对抗,破坏中美关系。但他们在美国和国际上没有多少市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美国、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不是中国,而恰恰是那些捏造“中国威胁论”的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阻挠中美关系发展是徒劳的,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
在谈到“法轮功”时,谢锋指出,“法轮功”宣扬歪理邪说,实施精神控制,在中国已造成1700多人死亡,650多人精神失常,犯罪事实确凿。最近,“法轮功”竟然使用非法电视信号,攻击我鑫诺卫星,蓄意破坏无线电通信秩序,公然践踏国际公法和行为准则,是其仇视文明、丧失理性、践踏法律的邪教本质的再次大暴露,也是它穷途末路、垂死挣扎的表现。美方应对“法轮功”这样一个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组织有清醒的认识。姑息纵容,只会养痈遗患,到头来也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谢锋呼吁,国际社会应共同谴责和制止“法轮功”邪教,共同铲除这一人类公害。
第3版(国际)
专栏:
刚果(金)和卢旺达达成和平协议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7月22日电 (记者王群)刚果(金)和卢旺达经过5天会谈,22日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达成和平协议,从而为实现两国间的和平和恢复大湖地区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这次和平谈判由南非副总统祖马主持,谈判的主要问题是卢旺达从刚果(金)撤军和将卢旺达前政府军解除武装并将他们遣返卢旺达。双方本着既要维护刚果(金)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又要确保卢旺达边界安全的精神,进行了长时间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刚果(金)代表团团长、总统事务部长姆万凯·卡通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卢旺达首席谈判代表帕特里克·马津哈卡说:“如果双方能认真执行这份协议,两国间的战争就能早日结束。”
自从1994年卢旺达新政府成立以来,卢旺达前政府军一直流窜在刚果(金)东部地区,不断对卢旺达进行骚扰。1998年,卢旺达以打击卢前政府军为借口,派兵进入刚果(金)。
第3版(国际)
专栏:
近日,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洪森来到中南部的磅湛省棉末县参加七号国道一个四十五公里路段的修复开工仪式。该工程由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参与修建。图为洪森首相(前左)为路段修复工程揭幕。
新华社记者 李碧超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强烈谴责以滥杀无辜
据新华社加沙7月23日电 (记者王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3日在约旦河西岸巴自治区城镇拉姆安拉发表讲话,强烈谴责以色列轰炸加沙城居民区的军事行动,并称之为“残忍的灾难性罪行”。
以色列F—16战斗机22日午夜时分轰炸了加沙城东部老城区的一栋民宅,造成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军事组织“卡桑旅”领导人萨利赫·谢哈德在内的总共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儿童和1名两个月大的婴儿,另有140人左右受伤。
阿拉法特说:“这种残害平民的屠杀行径是任何一个有些头脑或是良心的人都无法想象的。”他表示,以色列总理沙龙“不想要和平,因为他仍然在继续其一贯的屠杀平民的政策。”
在这次轰炸中死亡的谢哈德是哈马斯军事组织的最重要领导人之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23日表示哈马斯将以“实际行动”来回应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伊斯兰圣战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下属军事派别、阿克萨烈士旅等纷纷发表声明,强调要为死者报仇。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俄罗斯外交新风格
吕岩松 马剑
俄罗斯有句谚语说,“解决不了问题时,学会带着它生活”。如果用它来描述俄罗斯外交风格的变化,可以说更多的是对忍耐与智慧的肯定。
日前,10个东欧国家通过《里加宣言》,重申加入北约的愿望并承诺进行军事改革。随着北约11月首脑会议的临近,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候选国翘首以待,为加入北约做最后准备。北约正按既定的战略部署,在东扩道路上稳步推进。
近10年来,北约同俄罗斯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不过,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话说,北约这一军事联盟存在的“部分目的”仍是“保护欧洲免受俄罗斯侵略”。莫斯科对此可谓心知肚明。俄联邦杜马国际关系委员会副主席乌特金在接受《莫斯科共青团报》采访时坦言,俄有跟踪卫星,可以看到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后都将军事基地的武器“扭过头来”对准了俄罗斯。
尽管如此,俄罗斯对北约第二轮东扩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只是原则性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承认无力阻止这一进程。人们注意到,俄罗斯这种平和应对的姿态并非始于今日。早在去年底美国退出反导条约时,莫斯科也只是说华盛顿的决定是一个错误,不会影响俄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俄权威人士认为,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外交悄然变换了风格,“躁动不安的旋律”已经让位给“和缓的乐章”。
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丹尼尔·特雷斯曼将前总统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外交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偶尔的反西方言论、夸张的姿态、低烈度地制造麻烦加上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讨价还价。这种表述或许显得有些傲慢,不过倒也抓住了当时俄外交行为模式的几条主线。
俄官方和学术界也就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认为,莫斯科发表强硬措辞后仍然做出让步,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克里姆林宫发出的威胁。该委员会建议俄领导人正视国家实力已较前衰弱的事实,适当确定外交重点,将重视经济利益的“务实主义原则”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另外,即便是为了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而采取抵制行动,在语言上也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建设性”。俄罗斯新闻媒体进一步指出,外交必须从争强好胜转向量力而行,要将国家的战略利益与现实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来,俄罗斯以“务实与灵活”为特点的新外交政策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俄外长伊万诺夫日前在《权力》周刊撰文阐述俄罗斯对外政策重点,其中有两段话引人注意:第一,俄美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是个“妥协性文件”,不过它是目前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对于俄罗斯来说,主要收获是保留了就战略稳定问题继续谈判的机制。第二,根据《罗马条约》成立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无法阻止北约东扩,但它却开辟了通向双方“崭新关系”的道路,并在客观上促使北约朝着符合全欧安全利益的方向转变。可以说,“务实与灵活”的外交方针不仅成就了5、6月间俄罗斯同西方之间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对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俄罗斯外交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建议召开阿盟非常会议
讨论美威胁对伊军事打击
新华社巴格达7月22日电 (记者顾正龙)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22日致函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建议召开阿盟非常会议讨论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动武威胁。
哈马迪在信中强调,美国对伊拉克的威胁,不仅是对阿拉伯民族安全的威胁,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严重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
据报道,哈马迪同时也致函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和亚非拉以及欧洲议会联盟各国议会领导人,信的内容包括伊国民议会在最近举行的特别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声明。这项声明谴责美国采取对伊动武的侵略政策,并表示支持萨达姆总统的领导,支持伊拉克政府为捍卫国家安全、独立和伊拉克政权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据新华社巴格达7月22日电 伊拉克贸易部长萨利赫22日在此间宣布,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对伊拉克采取的敌视立场,伊拉克政府决定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小麦减少一半。
萨利赫当天向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伊拉克政府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澳大利亚总理及其政府某些成员采取支持美国对伊动武的立场。如果澳大利亚政府不改变其错误立场,伊拉克方面将作出更为强烈的反应,并中止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
第3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美国欲对伊拉克动武
本报国际部编辑 刘正学 本报驻外记者 任毓骏 吴文斌 吴云
编辑:自布什政府将反恐战争的下一个目标锁定为伊拉克以来,美国媒体不断披露五角大楼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和时间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人们非常关注美国会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向伊拉克动武?其目的究竟何在?
本报驻美国记者任毓骏: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暂告一段落后,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并开始向伊拉克外围增派部队。《华盛顿时报》17日称,对伊拉克用兵可能出动25万大军,其中英军3万,其余为美军。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将采取双管齐下策略,担当主力的美军从土耳其攻击伊拉克北部,英军则由科威特对伊拉克南部发动攻势。英国已经从巴尔干半岛和阿富汗召回部队,为攻击伊拉克展开训练。英国准备投入的兵力包括一个步兵师及数个装甲旅,另外还将出动战机、驱逐舰和航空母舰战斗群。
关于美国何时动武的猜测很多。有消息说,英国与美国均已派遣特种部队进入伊拉克,准备煽动伊拉克反对势力作乱,为英美大举入侵伊拉克铺路,并可望在今年秋天发动攻击。另有人认为,目前伊拉克周边国家大都反对美国动武,而美国调兵遣将耗时费力,在明年初发起军事进攻可能性较大。
布什政府决心推翻萨达姆政权,借口是中东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最大源头,而伊拉克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国际恐怖主义之嫌。因此布什将伊拉克冠为非铲除不可的“邪恶轴心”之首。11年前老布什虽在海湾战争中打败了伊拉克,但还是让萨达姆政权存在,美国朝野对老布什此举一直毁誉参半。克林顿执政8年,虽然也曾几度试图“倒萨”,但终未得手。因此,布什若能在任内完成“倒萨”大举,既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超过了民主党的“强势总统”克林顿,这对自己赢得下一届总统连任可说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此外,布什政府有意渲染“倒萨”,也是为了转移美国公众对布什政府信任危机的注意力。副总统切尼等一大批高级官员被指责卷入金融丑闻,布什本人也被怀疑10年前“利用内部信息炒股”,加上最近接连爆出大企业假账丑闻和倒闭事件,这不但严重削弱了美国公众对布什政府及其共和党治理经济能力的信任,而且还引发了人们对布什本人诚信的怀疑。在国内问题堆积如山之时,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外战争,可说是美国政界的惯招。
还有媒体报道说,布什对伊拉克动武,也有回报在大选中极力支持共和党的军火商集团之意。据美国报纸预计,对伊拉克再次开战将继续刺激军火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复苏,并可以测试新型武器和检验最新作战理论。
编辑:美国要对伊拉克大规模动武,没有海湾国家的支持不行。尽管美国高官四处游说,但伊拉克的邻国相继表态反对美对伊动武,而伊拉克则面对美国的威胁严阵以待。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是的。最近约旦新闻大臣、外交大臣、首相和国王先后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其他阿拉伯兄弟国家的内部事务,反对武力攻打伊拉克,并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使用其领土作为入侵伊拉克的跳板。约旦外交大臣还召见伊驻约大使,正式通报约的上述立场。15日,阿卜杜拉二世国王也再次否认约旦在进攻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国达成某种默契,否认有美军驻扎在约旦。约旦国王强调,对伊军事打击后果难料,中东国家不能容忍对伊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同美国签有共同防务协议的科威特日前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美军把科当作攻打伊拉克前沿阵地。但科威特副首相兼国防大臣穆巴拉克22日表示,如果国际社会一致同意对伊实施军事打击,科威特将支持美对伊采取军事行动。
阿曼新闻大臣日前宣布,海湾合作委员会所有国家都反对打击伊拉克,反对践踏伊主权和人民的行为。他还否认阿曼有美军进攻伊的军事基地。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上周再次到土耳其游说,但仍未得到土方的支持,相反,土总理埃杰维特21日对美欲打击伊提出警告。他说,美对伊采取军事行动不会有好的结果,将面临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伊拉克北方库尔德自治政府既反对美对伊动武,更不同意与美同流合污。在欧洲的伊拉克反对派一方面支持美国推翻萨政权的计划,同时,要求任何军事行动必须局限于推翻萨达姆的范围内,拒绝美发动类似1991年海湾战争那样的军事打击。
针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正在进行应战准备。据报道,上个月萨达姆与其高级助手制定了一个全面应战的计划。首先,在政治和外交上,开展积极主动的多元外交攻势,争取阿拉伯兄弟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打破美试图建立新的反伊同盟的计划;其次,在军事上,加强重点城市和重要战略目标的空防部署;第三,待美国打出第一拳时后发制人,将使用一切武器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向美国发动反击,打持久战。萨达姆在7月17日革命节发表的演讲中,号召伊全体人民起来抵御美国侵略,全民皆兵,打人民战争。
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普遍反对美国动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今日海湾形势已与上个世纪90年代迥然不同,伊拉克没有侵略和威胁任何国家,同时,几年来伊与包括两次战争的宿敌伊朗和科威特在内的所有海湾国家在政治、外交和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关系都有所改善和发展;二是美国欲借反恐战争推翻萨达姆,但美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三是饱经12年制裁的伊拉克人民正在苦难中争扎,人们不愿看到他们再遭不幸;四是当前伊拉克与联合国在武器核查人员返伊和解除对伊制裁问题上的分歧,完全应该通过政治对话途径解决,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大动干戈。
编辑:在对伊动武问题上,欧盟各国的立场显然与美有差异,这是为什么?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吴云:尽管欧盟国家对伊拉克现政权并无好感,但在如何处理萨达姆政权上,欧盟各国和美国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对美国领导人多次宣称的通过战争改变伊拉克政权的政策态度消极。就连与美国关系非同一般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说,处理伊拉克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他们问道,美国通过战争改变伊拉克现政府是否违反国际法?伊拉克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又是联合国成员国,美国以武力推翻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政府是否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他们还忧虑,在没有用尽一切手段和缺乏确凿证据的前提下,美国贸然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可能会破坏国际反恐联盟的团结,恶化解决阿以冲突所需要的外交环境,而且还可能导致英国和欧盟其它国家之间发生龃龉。一位法国外交官曾说,现在重要的是,在中东建立一个和平联盟,而不是一个对伊拉克进行战争的联盟。另外,欧盟各国也担心,即使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美国是否计划长期提供帮助,从而建立一个比较稳定、和平和民主的新伊拉克?因为美国不打算长期负担重建伊拉克的工作,而想把责任交给联合国和欧洲各国。
也许,真正让欧洲感到担心的是日益甚嚣尘上的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倾向。英国一位议员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公开宣称,“布什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让世界感到担忧,日益被视为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不是别人,而是布什”。
第3版(国际)
专栏:
尼总统严令取缔校园邪教
据新华社拉各斯7月22日电 (记者李文飞)据此间媒体22日报道,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20日重申政府严厉取缔校园邪教的立场,要求政府和学校有关教育部门以铲除邪教为己任,确保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3版(国际)
专栏:
阮文安连任越南国会主席
越南第十届国会主席阮文安在23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一届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当选,连任越南第十一届国会主席。
第3版(国际)
专栏:
德梅洛任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
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22日宣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已决定任命塞尔吉奥·德梅洛接替玛丽·罗宾逊担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现年53岁的德梅洛是巴西人。
第3版(国际)
专栏:
卡尔扎伊用美特种兵当保镖
阿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22日决定使用45至50名美国特种部队军人来保护总统府的安全。据认为,卡尔扎伊作出这项决定可能与副总统卡迪尔遇刺事件的调查有关。卡尔扎伊原来的阿富汗保镖将接受由国际安全部队提供的为期6个月的训练。
第3版(国际)
专栏:
欧洲煤钢共同体结束使命
欧盟委员会23日在布鲁塞尔总部大厦前举行仪式,降下象征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蓝黑星旗,升起欧盟旗帜,从而标志着50年前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据新华社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