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7-2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是繁荣而不是“崩溃” '...

第3版(国际)
专栏:

是繁荣而不是“崩溃”
古平
  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国家极少数文人墨客著书立说,质疑中国的经济繁荣。某些西方主流媒体也跟着炒作,说中国的统计数字有水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虚高,中国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中国的投资环境并非想象的那么好。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必将引发体制崩溃……
  面对这些无视中国发展与进步的荒谬言论,不仅中国人无法接受,连很多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外国人也难以保持沉默。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的经济繁荣是真是假,中国的老百姓感触最深;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好是坏,几十万境外投资者最有发言权;至于中国要走向何处,中国人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超出许多外国经济学家的预想。到200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民币89404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增加了4倍。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随着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中国的有效供给能力也大大提高,煤、钢、水泥、化肥、家用电器和程控交换机以及粮棉油肉蛋等重要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走向了繁荣。
  改革开放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中国的普通百姓。据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绝对贫困人数从2.5亿减少至3400万。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开始享受物质的繁荣。20年前,超级市场在中国刚刚出现,现在,它已经遍布中国的大中城市;昔日的中国,商品极度匮乏,许多消费品需凭票限量供应,现在,温饱问题早已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中国人谈论更多的是生活的质量。到中国来访问过的许多外国人,无不盛赞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中国人用了20年的时间取得了不少国家需要花费两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正如世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中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市场,中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巨额投资与年俱增。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世界投资报告》披露,2000年,中国吸收外资达410亿美元,已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且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加,2001年达到470亿美元。目前,在中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80个,其中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美国一家咨询机构的研究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投资者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首选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孕育着许多新的商机,兼之丰富、低廉的人力资源,对众多的外资公司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落户中国的外资企业都会获得成功。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明白的道理。在中国,自然有经营不成功的外来投资者,但绝大多数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财富》周刊的调查表明,在华外资公司盈利的为亏损的4倍,外资企业高级行政人员中,94.6%的人认为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公司很重要;英国德勤会计师行与一家杂志最近对已在华投资和计划在华投资的680家公司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90%的亚太地区公司、70%以上的美国公司和80%的欧洲公司计划扩大在华业务和投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它不可能被忽略”。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只是建设国家“新长征”的第一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经历过漫长的过程,美国追赶英国用了100年的时间,日本追赶美国至今已用了130多年的时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赶上……“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马拉松赛”。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泡沫、呆账坏账、信用问题等并不是一国的“特产”。上个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危机频发、衰退时有,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如今也是财会丑闻不断,信用岌岌可危。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位居世界下游,发展的起点很低。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进行改革开放,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并不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也欢迎任何善意的批评和中肯的建议,但不会接受极少数人恶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指出的是,历时15年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举动,它表明了中国进一步走向开放、融入世界的强烈愿望。世贸组织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它不是“铺满鲜花的陷阱”,更不是中国经济崩溃的催化剂。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国情调整政策,和国际接轨,展现了更低的关税、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的魅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18%以上,经济增幅7.8%。对华投资出现新浪潮,恰恰说明外商看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拉迪撰文认为,中国已经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竞争,中国不可能发生危机。
  从历史上来看,每当中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总有个别人会发出耸人听闻的预言。新中国诞生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预言,中国人口太多,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人民政府也不例外,结果怎样呢?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依靠自己力量使人民丰衣足食的奇迹。上个世纪90年代初,原苏联解体,又有人预言,中国定会步其后尘。事实证明,中国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现在,又有人预言中国即将崩溃,相信历史老人对他们的评判不会比前几次更美妙。
  应当看到,占世界人口约1/5的中国的繁荣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但是,当今世界上,总有极少数敌视中国的人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吹毛求疵,混淆视听,试图破坏中国的形象和信誉,打击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达到搞跨中国经济、最终搞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这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风雨如磐五十年
——访埃及驻华大使希夫尼
本报记者 张静宇 黄培昭
  50年前的7月23日,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为首的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因不堪忍受法鲁克王朝的昏聩统治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盘剥压榨,率众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腐败的法鲁克王朝。
  这场兵不血刃的革命,连同其后的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标志着尼罗河畔这个古老国家的新生,也吹响了亚非大陆风起云涌的反帝反殖、民族独立运动的号角,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在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之际,埃及驻华大使阿里·胡萨姆丁·希夫尼先生(见图)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这是一场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重意义上的革命,它奠定了国家复兴的基石,使埃及从此走上了民主发展的道路。”希夫尼大使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兴奋。“7·23革命的影响远非仅仅限于那个时代。摆脱了封建王朝和殖民桎梏的埃及,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发展成为今天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埃及三代领导人和埃及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
  希夫尼在介绍埃及独立50年来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时说,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津,地缘和战略地位凸显,加之这里又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各种文化的火花竞相在此碰撞、交融和闪烁,这决定了埃及在地区乃至国际事务中独特而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埃及致力于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在阿拉伯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非洲统一组织(现为非洲联盟)、77国集团等机构和组织中表现活跃,发挥了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应有的作用。
  希夫尼深有感触地回顾说:“埃及半个世纪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在某种意义上是7·23革命的继续和延伸,具体地说,是纳赛尔总统发动了革命,萨达特总统发扬了革命,穆巴拉克总统发展和创新了革命。”
  希夫尼说,非常有趣的是,中国和埃及的发展历程有着颇多引人注目的相似之处。中国在1949年赢得革命的胜利,埃及比中国晚三年取得革命的成功,在时间上相差不远。中国有三代领导人,埃及也是一样。而且,两国的三代领导人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创新。就中国而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实施经济改革,而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则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不但在经济上率领12亿多中国人民共奔小康,而且在理论上对革命的内涵进行卓有成效的丰富和深化。
  “近20年来,埃中两国领导人都从战略高度出发,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发展经济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又是一个相同点。”希夫尼的一席话让我们连连点头,深有同感,并暗暗佩服他分析得深刻入微。
  的确,中国和埃及虽远隔千山万水,却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类文明古国。1956年中埃建交,埃及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非洲国家。半个世纪以来,中埃两国在风云动荡变幻的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同情和支持,结下了深厚和牢固的友谊。两国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发展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层互访不断,尤其是在江泽民主席和穆巴拉克总统的亲自关怀下,两国于1999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两国关系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得到长足的发展,贸易额保持逐年攀升的良好势头,合作前景越来越广阔。实践证明,中埃关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坚,称得上国家关系的典范。人们有理由相信,双方众多的相似和共同点,将使中埃两国的友谊之花绽放得愈加鲜艳和灿烂。
  当谈到中东问题时,希夫尼说,埃及不但20多年前就与以色列化干戈为玉帛,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而且长期不懈地为调解巴以冲突、阿以冲突、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而努力。埃及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敦促巴以早日息暴复谈、地区早日实现和平而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附图片)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资料

瑙鲁共和国
  瑙鲁共和国是位于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约41公里处的一个岛国,岛长6公里,宽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海拔最高70米。属热带雨林气候。
  瑙鲁既是国名,又是民族名、岛名,全国人口1.2万(2000年统计)。其中瑙鲁人占58%,他们世代居住岛上。16世纪末,最早登上该岛的西方人见岛民悠然自得,便命名该岛为“快乐岛”。后几经变换其名,最终还是使用了“瑙鲁”这一国名。国语为瑙鲁语,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仰天主教。
  瑙鲁先后被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统治过170年之久。1798年英国船首抵该岛。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3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英、澳、新共管。1968年1月31日独立。
  瑙鲁几乎是“无土之邦”,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藏量近1亿吨,是瑙鲁的经济命脉。由于磷酸盐矿即将枯竭,瑙鲁政府也采取了其他措施发展经济。
  瑙鲁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南太平洋论坛和南太平洋委员会成员国。瑙鲁于1986年7月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1999年9月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
(升平)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右侧坐者)与瑙鲁共和国总统勒内·哈里斯(左侧坐者)在香港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中、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上签字,决定两国自2002年7月2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新华社记者 武斌摄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旅美华人批驳“中国威胁论”
  本报纽约7月20日电 记者何洪泽报道:美国著名华人组织“百人会”和美东地区主要华人社团近日分别发表声明和举行记者会,对美国国会和国防部的两个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报告进行批驳,指出这不利于海峡两岸局势的稳定,也干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
  “百人会”在7月18日发表声明说,国会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又一次以最坏的假设得出了谬论”,让我们想起1999年的考克斯报告。声明说,宣称台湾正受到中国为统一不惜使用武力的“威胁”,这个结论并无事实根据。报告低估了台湾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往来的深远影响。
  声明说,凭空判断是不公正的,臭名昭著的李文和案件就是一例。美国媒体把中国炒作成无所不在的敌人。我们担心报告会导致种族歧视,滥用民权,司法不公,从而伤害美国华裔。不对中国和亚裔研究人员采取歧视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我们希望委员会将来的报告应把结论建立在冷静和理性的分析之上。
  7月20日,美东主要华人社团领导人和著名学者举行记者会,严厉抨击美国右翼发表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报告。
  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花俊雄说,美国鹰派人士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干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旅美华人学者方焰指出,由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评估报告》带头掀起的“中国威胁论”,反映了美国鹰派人士固有的偏见和冷战思维。
  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陈清泉认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强大只会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他说,“中国威胁论”的重新炒作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作为海外华人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紧张和倒退,希望美国有识之士珍视中美关系,维护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大费城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管必红说,美国一些人重新炒作“中国威胁论”的目的是要误导舆论,破坏中国的国际环境,阻碍中国的发展。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一次务实的访问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马剑
  结束了对俄罗斯不过二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访问后,法国总统希拉克于20日返回巴黎。至少从形式上看,此次访问颇为轻松。俄法总统相聚黑海疗养胜地索契,更多的是在餐桌上交换对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的看法;两位领导人既未签署条约,也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对新闻界发表的三言两语式的谈话也没有超出“友好合作”范畴。
  有关此次访问的“工作性质”,希拉克总统解释说,他与普京总统的接触是“务实与互信”的,双方都在致力于富有实效的合作。不过,法国一些媒体指出,此次看似轻松的访问意在突出法俄之间的融洽气氛,表明两国关系终于走出曾因车臣问题陷入的僵局。
  就访问内容而言,希拉克俄罗斯之行还是相当务实,相当有分量的。舆论注意到,这是他连任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在回答为什么将俄罗斯选为首访国时,希拉克强调,新世界大厦是建设在“强大的欧洲”与“强大的俄罗斯”基础上的。他指出,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在欧洲乃至世界上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没有莫斯科的参与,欧洲无法实现稳定的“力量平衡”。
  目前,俄正在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巴黎视其为“强大、稳定”的合作伙伴。俄法领导人在索契不仅讨论了双边政治、安全与经济合作以及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还就中东及阿富汗局势等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在经济合作问题上,双方着重探讨了扩大在高技术领域以及能源领域合作的可能性。俄航空公司前不久已决定购买18架“空客”飞机,欧洲宇航局也准备利用俄罗斯库鲁宇航基地。
  会晤期间,俄法总统对前不久成立的双边安全问题合作小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国外交和国防部长有必要在这一框架内增加接触。双方并未回避车臣等敏感问题。希拉克指出,车臣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法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车臣危机。会谈还涉及了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居民从波兰、立陶宛过境问题。由于波、立两国即将加入欧盟,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俄罗斯和欧盟关系的焦点。希拉克表示,欧盟不会“损害俄罗斯的尊严”,将本着务实态度与俄达成协议。上述言论引起俄罗斯媒体的广泛关注。
  人们注意到,希拉克此次访问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全面升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5月28日俄罗斯和北约确立了“20国”机制,第二天欧盟宣布承认俄为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系列进展为莫斯科与欧盟扩大合作领域开拓了空间。正如希拉克所言,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法国在推动俄罗斯重返欧洲问题上一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加之俄法在建立多极世界、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实行单边主义等问题上有诸多相近的看法,应该说两国领导人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均有战略上的考虑。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普京对与希拉克在索契的接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坦诚和积极的会晤”。
(本报莫斯科7月21日电)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马总统会见我副外长
  据新华社塔那那利佛7月20日电 (记者季晓峰)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罗马纳纳20日在这里会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时表示,马达加斯加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愿意发展和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拉瓦罗马纳纳说,马达加斯加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历史悠久,两国友好合作发展顺利,马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表示赞赏和敬佩。他感谢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的支持和帮助,表示马达加斯加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农业、贸易、卫生和文化领域的合作。
  杨文昌说,中、马建交3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卫生和文化领域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我们对马达加斯加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表示赞赏和感谢。中国政府对马达加斯加在拉瓦罗马纳纳总统领导下,为推进民族和解、维护和平和稳定、恢复国家正常秩序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示高兴。
  杨文昌是在出席非盟首届首脑会议并对南非、莫桑比克、莱索托和安哥拉进行访问后来到马达加斯加进行工作访问的。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大量阿难民从巴回国
 阿一公共汽车触雷十三人丧生
  据新华社喀布尔7月21日电 (记者喻菲、温新年)联合国高级难民署21日在此间公布,从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的难民人数已经达到120万,超过预计数字的两倍。
  联合国高级难民署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在其资助下,10万阿富汗难民从伊朗,另外1万难民从中亚国家返回阿富汗。此外,联合国高级难民署还帮助20万在国内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返回了家园。
  联合国高级难民署原预计今年将有40万难民从巴基斯坦和伊朗返回阿富汗。但现在根据该机构的重新估算,今年返回阿富汗的难民总数将超过200万。
  大批阿富汗难民返回家园使联合国高级难民署今年用于阿富汗的2.7亿美元经费预算明显不足。在预算短缺的情况下,联合国高级难民署不得不缩减计划。目前,该机构对难民的援助只能集中在安全、交通、帐篷和用水等方面,而原定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提供的援助只能由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实施。
  据新华社喀布尔7月21日电 阿富汗中部巴米扬省20日发生一起公共汽车触地雷爆炸事件,造成13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
  据联合国驻喀布尔发言人辛格介绍,这辆公共汽车上载有22名阿富汗人。他们当时乘车前往风景秀丽的班迪阿米尔河畔进行野餐。途中乘客曾要求司机绕开可能埋有地雷的主要公路,但司机不以为然,结果汽车遇到地雷爆炸,13人当场丧生。有关部门迅速出动,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同时清理了公路上的残余地雷。
  阿富汗是目前世界上受地雷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长达20多年的战乱给这个山地国家遗留下近千万颗地雷。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停止对以进行自杀性袭击
 巴民族权力机构与极端组织谈判
  以巴重开部长级会议
  据新华社加沙7月20日电 (记者王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20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巴民族权力机构目前正在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就停止向以色列目标发动自杀性爆炸袭击活动进行谈判,“对话的气氛是积极的”。
  沙阿斯说,巴自治政府几天来一直在和这两个极端组织进行接触,试图说服它们改变抵抗以色列占领的斗争策略,为下一阶段巴各派力量达成一个统一的立场做准备。他指出,如果以色列顽固奉行占领巴领土并拒不撤军的政策,那么巴方所有的努力都将是“白费功夫,不会有任何积极效果的”。
  据哈马斯高层人士向此间媒体表示,双方在对话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就任何问题达成协议。这位人士表示,只要以色列从占领的巴自治领土撤军,它们就考虑停止发动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1日电 (记者刘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0日晚在耶路撒冷举行了部长级会议,这是上周接连发生袭击以色列居民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巴之间的首次正式接触。
  据报道,在长达3个小时的会谈中,巴勒斯坦地方政府部长兼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介绍了巴控区的严峻经济形势。他表示,巴民族权力机构正努力采取措施恢复行使其政权职能。
  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表示,以将采取措施改善巴控区的经济状况。但他同时指出,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影响了以色列同巴民族权力机构之间关系的改善。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在未来几天中,双方还将就具体问题进行多轮、多级别的商谈。
  这次以巴重开部长级会谈,被广泛认为是以巴双方打破僵局、结束长达22个月冲突的一次新的努力。在这一年半的血腥冲突中,双方已有近2000人丧生。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1日电(记者聂晓阳、明大军)以色列一列双层旅客列车21日清晨在以中部城市雷霍沃特附近遭到炸弹袭击。列车司机在袭击中受伤。 yTv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关于佩雷希尔岛问题
 西摩两国达成协议
  据新华社马德里7月20日电 (记者刘瑞常)据埃菲社20日援引西班牙首相府官员的话报道,西班牙和摩洛哥政府在经过两天的间接谈判后,已于20日下午就解决佩雷希尔岛(雷拉岛)危机达成了协议。
  首相府官员说,西班牙外交大臣帕拉西奥与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穆罕默德·本·伊萨将于下周一继续就有关细节进行磋商。
  7月11日,摩洛哥士兵登上有争议的佩雷希尔岛。17日凌晨,西班牙军队将占领该岛的6名摩洛哥士兵驱逐出岛,并在岛上插上了西班牙国旗。随后,西班牙提出愿意与摩洛哥政府进行谈判,并表示,在摩洛哥许诺不再占领该岛的前提下,西班牙将撤走军队,恢复该岛以前无人占领的原状。摩洛哥也表示,只要西班牙撤走军队,就愿意与西班牙进行谈判。
  近两天来,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斡旋下,西班牙与摩洛哥政府进行了间接谈判。
  据新华社拉巴特7月20日电(记者康新文)摩洛哥外交与合作部20日晚上发表公报宣布,根据摩洛哥和西班牙达成的协议,西班牙军队已经撤出了“非法占领的属于摩洛哥的”雷拉岛(佩雷希尔岛)。 yT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