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孤注一掷(1912年10月4日〔17日〕)

字号+作者:列宁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30 10:5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孤注一掷(1912年10月4日〔17日〕)   《新时报》完全暴露了俄国民族党人[100]的计划。只要读一读这份在民族党人以及十月党人中间“很有影响的”报纸,就'...

孤注一掷vpX品论天涯网

(1912年10月4日〔17日〕)vpX品论天涯网



  《新时报》完全暴露了俄国民族党人[100]的计划。只要读一读这份在民族党人以及十月党人中间“很有影响的”报纸,就能清楚地看到他们执意推行的掠夺土耳其的计划。
  为了推行这种沙文主义和侵占别国领土的政策,照例首先要唆使公众攻击奥地利。《新时报》写道:“巴尔干各国人民已经武装起来进行神圣的争取独立的斗争。奥地利外交官正在窥伺时机,以求对巴尔干各国人民进行掠夺。”
  奥地利割走了一块(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意大利也割走了一块(的黎波里),现在该轮到我们捞一把了,——这就是《新时报》的政策。“神圣的争取独立的斗争”,不过是为了欺骗头脑简单的人的空话,因为在我们俄国,谁都没有象民族党人和十月党人那样践踏一切民族的真正独立的真正民主原则。
  为什么民族党人认为现在是推行掠夺政策的良机呢?这一点从《新时报》上能看得很清楚。它说:意大利不会打;奥地利有千百万和巴尔干斯拉夫人同一血统的居民,对巴尔干斯拉夫人开战有些冒险;德国也不会为了土耳其的溃败而去打一场欧洲战争。
  民族党人的打算真是露骨和无耻透顶。他们冠冕堂皇地谈论各国人民的“神圣的争取独立的斗争”,自己却冷酷无比地拿千百万人的生命当儿戏,唆使各国人民去为一小撮商人和工业家的利润进行一场大厮杀。
  三国同盟(德国、奥地利、意大利)[101]目前削弱了,因为意大利在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花掉了8亿法郎,而意大利和奥地利在巴尔干的“利益”又不一致。意大利还想再捞一把——侵占阿尔巴尼亚,这是奥地利所不能容许的。我国的民族党人估计到这种情况,又满以为有三国协约[102]的两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实力和财富作后盾,以为“欧洲”不会由于海峡问题或者由于我们用土耳其亚洲部分来“补足”“我国的”领土而愿意发动全面战争,于是,他们就不惜孤注一掷了。
  在雇佣奴隶制的社会中,每个商人,每个老板都在下赌注——“不是我破产,就是我发财,叫别人破产”。每年都有几百个资本家破产,有几百万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下同样的赌注,以千百万人的鲜血下赌注,把他们今天派到这里明天派到那里,去为侵占别国领土和掠夺弱小邻国而大厮杀。


载于1912年10月4日《真理报》第134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22卷第115—116页



  注释:

 [100]民族党人是指全俄民族联盟的成员。全俄民族联盟是俄国地主、官僚的反革命君主主义政党。该党前身是1908年初从第三届国家杜马右派总联盟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派别,共20人,主要由西南各省的杜马代表组成。1909年10月25日,该派同当年4月19日组成的温和右派党的党团合并成为“俄国民族党人”共同党团(100人左右)。1910年1月31日组成为统一的党——全俄民族联盟,党和党团主席是彼·尼·巴拉绍夫,领导人有n.H.克鲁平斯基、弗·阿·鲍勃凌斯基、米·奥·缅施科夫和瓦·维·舒利金。该党以维护贵族特权和地主所有制、向群众灌输好战的民族主义思想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该党的纲领可以归结为极端沙文主义、反犹太主义和要求各民族边疆区俄罗斯化。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该党即不复存在。——[127]。
  [101]三国同盟是指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帝国主义联盟。德国是三国同盟的发起者,它在1879年首先同奥匈帝国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此后又乘法意两国因突尼斯问题发生冲突之机把意大利拉入该同盟。1882年5月20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缔结了矛头主要指向法国和俄国的秘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至此最终形成。意大利由于在财政上依赖英国,所以它参加三国同盟时提出如下附带条件:只有同盟的敌人不包括英国时,意大利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宣布中立,1915年退出了三国同盟而转到了协约国一边。三国同盟从此不复存在。——[128]。
  [102]三国协约是指与德、奥、意三国同盟相对立的英、法、俄三国的帝国主义联盟。这个联盟的建立,始于1891—1893年缔结法俄同盟,中经1904年签订英法协定,而由1907年签订英俄协定最终完成。在第一次大战期间先后有美、日、意等20多个国家加入协约国。——[128]。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