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列宁全集第九卷——进一步,退两步——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1904年9月)

字号+作者:列宁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30 10:4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进一步,退两步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20](1904年9月)   罗莎·卢森堡同志在《新时代》[21]第42期和第43期上发表的文章,是对我用俄文写的论述我'...

进一步,退两步Mb4品论天涯网

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20]Mb4品论天涯网

(1904年9月)Mb4品论天涯网



  罗莎·卢森堡同志在《新时代》[21]第42期和第43期上发表的文章,是对我用俄文写的论述我们党内危机一书[注: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8卷第197—425页。——编者注]的评论。德国同志这样关心我们党的著作,并且试图向德国社会民主党加以介绍,对此我不能不表示感谢,但我必须指出,罗莎·卢森堡在《新时代》上发表的文章,向读者介绍的不是我这本书,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这从下面一些例子可以看出。例如卢森堡同志说,我这本书透彻而又详尽地表达了一种“不顾一切的集中制”观点。因此,卢森堡同志认为,我是在维护一种组织制度,而反对另外一种组织制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在这一整本书中,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都在捍卫任何一种可能存在的党的组织的任何一种制度的基本原则。我这本书所探讨的不是各种组织制度之间的区别问题,而是如何在不违反党的原则的情况下坚持、批判和改正任何一种制度的问题。罗莎·卢森堡接着又说,“根据他〈列宁〉的意见,中央委员会有权组织党的各个地方委员会”。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由我提出的党组织的章程草案来确凿地证明。这个草案根本没有提到组织地方委员会的权利。是党代表大会选出的党章起草委员会把这个权利列入草案的,而党代表大会批准了委员会的草案。除了我和另一个多数派外,还选出三个党代表大会少数派的代表参加这个委员会,这就是说,在这个授权中央委员会组织地方委员会的委员会中,正是我的对手占了上风。罗莎·卢森堡同志把两个不同的事实混为一谈了。第一,她把我的组织草案一方面同委员会的修正草案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又同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组织章程混为一谈;第二,她把坚持党章的某一条文的某项要求(说我不顾一切地坚持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我在全体会议上并没有反对起草委员会提出的修正),同坚持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党章在下届代表大会对它进行修改之前应该一直有效这一论点(这不是道地的“极端集中制”的论点吗?)混为一谈。这个论点(纯粹布朗基主义[22]的论点,这是读者很容易看出来的),我在这本书中确实是“不顾一切地”坚持的。卢森堡同志说,在我看来,“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唯一积极的核心”。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从来没有坚持过这种意见。相反,我的论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少数派)在自己的大作中还责备我,说我维护中央委员会的独立性、自主性还很不够,让中央委员会过多地服从于设在国外的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和党总委员会。我在这本书中回答了这个指责,指出党内多数派在党总委员会占优势的时候,从来没有试图限制中央委员会的独立性;但当党总委员会成了少数派手中的斗争工具以后,立刻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罗莎·卢森堡同志说,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对建立统一的党的必要性并不存在任何怀疑,整个争论的中心是集中程度大小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卢森堡同志肯花点力气读读组成多数派的许多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决议,她就会很容易地了解到(从我这本书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争论主要还是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应不应该坚持党代表大会多数派的方针的问题上。关于这种“极端集中制的”“纯粹布朗基主义的”要求,这位敬爱的同志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她却更喜欢在那里慷慨激昂地反对什么部分机械地服从整体,什么奴隶般的顺从,什么盲目服从等等可怕的东西。我非常感谢卢森堡同志向我们说明了奴隶般的顺从对党的严重危害性这样一个深奥的思想,不过我倒想知道一下,这位同志是否认为党代表大会的少数派在自称为党的机关的中央机关里占了上风是正常的,她是否能容许这种现象,她在其他任何政党中,是否看到过这样的现象?罗·卢森堡同志硬说我认为,俄国已经具备组织一个庞大的极端集中的工人政党的一切先决条件。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我在这本书里,根本没有提出这种看法,更谈不上坚持这种看法了。我提出的论点所表述的一直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我强调的是,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得到公认的一切先决条件已经具备,可以用个别小组来代替党的委员会的时期早已过去。我举出了一些证据,说明我们党内有些学者表现了自己的不彻底性和不坚定性,他们没有任何权利把自己的无纪律行为加之于俄国的无产者。俄国工人已经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止一次地表示要遵守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卢森堡同志说这种意见是“乐观主义的”(倒不如说是“悲观主义的”),并且对我的论点的实际根据只字不提,简直可笑。卢森堡同志说我赞扬工厂的教育作用。这不是事实。不是我,而是我的对手硬说我把党看成了工厂。我狠狠地嘲笑了他,用他自己的话证明他把工厂纪律的两个不同方面混为一谈,可惜罗·卢森堡同志竟也这样做了。[注:见俄文小册子《我们之间的争论》,《罗莎·卢森堡反对卡尔·马克思》一文。]
  卢森堡同志说,我把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说成是同有阶级觉悟的工人的组织有联系的雅各宾派分子,这样,我就比我的任何一个对手都更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也不是事实。最先谈到雅各宾派的不是我,而是帕·阿克雪里罗得。阿克雪里罗得最先把我们党内各派比作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各派。我只是指出,对这种比较只能理解成这样:目前的社会民主党划分为革命派和机会主义派,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山岳派和吉伦特派[23]的划分。党代表大会所承认的旧《火星报》[24]过去经常作这种比较。旧《火星报》正是由于承认这种划分,才同我们党的机会主义派即《工人事业》派进行了斗争。罗莎·卢森堡在这里把18世纪和20世纪的两个革命派别之间的可比性和这两个派别之间的同一性混为一谈了。比如,我说,小沙伊德格山跟少女峰[25]相比同二层楼跟四层楼相比是一样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我把四层楼和少女峰看成同一个东西。卢森堡同志完全忽视了对我们党内各派的实际分析。而我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恰恰是根据我们党代表大会的记录进行这种分析的,我在序言中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罗莎·卢森堡想要谈论我们党的现状,但同时却完全无视奠定我们党的真正基础的党代表大会。应当说,这是冒险的做法!尤其冒险的是,正象我在这本书中曾数百次指出的,我的对手们无视我们的党代表大会,因此,他们的一切论断都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而罗莎·卢森堡同志正是犯了这个根本性的错误。她只是重复一些空洞的词句,而不去努力弄清这些词句的具体含义。她用各种各样的骇人之谈来进行恫吓,而不去研究争论的真正根源。她硬说,我写的是一些泛泛的言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则和论点,一些绝对真理,而对那些完全有肯定的事实根据的和只有我才运用的相对真理,却竭力避而不谈。她还指责我们死抠公式,并且为此把马克思的辩证法搬出来。然而,恰恰是这位尊敬的同志的文章,满篇都是臆造的死板公式,恰恰是她的文章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相违背。这个基本原理就是: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总是具体的。罗莎·卢森堡同志傲然地无视我们党内斗争的具体事实,大谈特谈那些无法认真讨论的问题。我再从卢森堡同志的第二篇文章中举出最后一个例子。她引了我的话:组织章程条文的这种或那种写法,可能成为反对机会主义的或多或少锐利的手段[注:参看《列宁全集》第2版第8卷第268页。——编者注]。可是,我在这本书中以及我们大家在党代表大会上谈的是哪些起草方案,罗莎·卢森堡却只字未提。党代表大会上进行了什么样的论战,我提出的论点是反对谁的,关于这些,这位同志全都没有提到,而是给我作了一个关于议会制国家的机会主义……的演讲!!但是,机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我这本书谈到的我们俄国的各种色彩的机会主义,她的文章却一个字也没有谈到。从这一切聪明透顶的论述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党章本身绝不应当〈??谁能懂〉成为什么反击机会主义的武器,而只应当成为实现实际上存在的党内革命无产阶级多数派的领导作用的强有力的外在手段。”完全正确。但我们党内实际上存在的多数派是怎样形成的,罗·卢森堡却避而不谈,而我这本书谈的却正是这一点。我和普列汉诺夫利用这种强有力的外在手段维护过什么样的作用,她也避而不谈。我只能补充一句,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说过这种荒唐的话,什么党章“本身”是一种武器。
  对这种解释我的观点的手法所作的最正确的回答,就是叙述我们党内斗争的具体事实。这样,每个人就会清楚地看到,具体事实与卢森堡同志的泛泛之谈和公式化的抽象概念之间有多么大的矛盾。
  我们党是1898年春在俄国召开的几个俄国组织的代表大会[26]上成立的。党的名称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工人报》[27]成了中央机关报;“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28]成了党的国外代表机关。代表大会闭幕不久,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即被逮捕。《工人报》出版了两号就停刊了。整个党成了各地方党组织(即所谓委员会)的无定形的堆积体。这些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思想上的联系,纯精神上的联系。一个分歧、动摇、分裂的时期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同西欧各党相比,知识分子在我们党内占的比重要大得多,他们迷恋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时髦。但是,这种迷恋很快就消失了,接着,又一面盲目崇拜资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批评,一面盲目崇拜纯粹的职工运动(罢工主义——“经济主义”)。知识分子机会主义派和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分歧,引起了国外“联合会”的分裂。《工人思想报》和国外的《工人事业》[29]杂志成了“经济主义”的代言人(后者程度差些),它们贬低政治斗争的意义,否认俄国有资产阶级民主派存在。“合法的”马克思的批评家司徒卢威、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布尔加柯夫、别尔嘉耶夫等先生们已经彻底向右转。欧洲没有一个地方象我们俄国这样,伯恩施坦主义竟如此迅速地达到了自己的逻辑终点,组成了自由派。我们的司徒卢威先生开头为维护伯恩施坦主义[30]而进行“批评”,最后创办了一个自由主义(指欧洲的自由主义)杂志《解放》[31]。普列汉诺夫及其朋友退出国外“联合会”以后,得到了《火星报》和《曙光》[32]杂志的创办人的支持。这两种刊物(罗莎·卢森堡同志也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为反对党内机会主义派进行了“三年辉煌战役”,这是社会民主党的“山岳派”反对社会民主党的“吉伦特派”的战役(这是旧《火星报》的说法),是反对《工人事业》派(即克里切夫斯基、阿基莫夫、马尔丁诺夫等同志),反对犹太崩得[33],反对受到该派鼓舞的俄国组织(首先反对彼得堡的所谓“工人组织”[34]和沃罗涅日委员会[35])的战役。
  事情愈来愈明显,各委员会之间只有纯思想上的联系是不够的。形势愈来愈迫切地要求成立一个真正统一的党,即要求完成1898年只是初步规划了的任务。最后,在1902年底,成立了以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36]为己任的组织委员会。一个犹太崩得代表也加入了这个主要由俄国《火星报》组织组成的组织委员会。1903年秋,终于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这次大会,一方面,党在形式上统一了,另一方面,党又分裂为“多数派”和“少数派”。这种划分在党代表大会以前是没有的。只有详细地分析一下党代表大会上展开的斗争,才能说明这种划分。遗憾的是,少数派的拥护者(包括卢森堡同志在内)却小心翼翼地避开这种分析。
  我在这本由卢森堡同志以独特的方式介绍给德国读者的书中,用了100多页的篇幅,详细研究了代表大会的记录(编成一卷,约400页)。为了进行这种分析,我把代表,或者不如说是把选票(我们的代表有的有一票,有的有两票表决权)分成四大类:(1)火星派多数派(拥护旧《火星报》方针的)——24票,(2)火星派少数派——9票,(3)中派(也谑称为“泥潭派”)——10票,以及(4)反火星派——8票,共51票。我分析了这四类人参加党代表大会所举行的一切表决的情形,并且证明在一切问题(纲领、策略和组织)上,党代表大会都是火星派同反火星派斗争的舞台,而“泥潭派”在这里表现了各种各样的动摇。凡是对我们党的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清楚地知道,情况只能是这样。可是,一切少数派的拥护者(包括罗·卢森堡在内)却谨慎地闭眼不看这个斗争。为什么呢?因为正是这个斗争使少数派的当前政治立场的全部虚伪性暴露出来了。在党代表大会进行这一斗争的整个过程中,火星派在数十个问题上,在数十次表决中,都是反对反火星派和“泥潭派”的;而讨论的问题愈是具体,对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基本内容愈是肯定,要求实现旧《火星报》的不可动摇的计划愈是迫切,“泥潭派”就愈是坚决地站到反火星派方面去。反火星派(特别是阿基莫夫同志和一直附和他的彼得堡“工人组织”代表布鲁凯尔同志,还有几乎一直都附和他的马尔丁诺夫同志和五个犹太崩得代表)反对承认旧《火星报》的方针。他们维护旧的个别组织,投票反对这些组织服从党,反对它们同党合并(如组委会事件[37],解散“南方工人”社这个“泥潭派”的最重要的集团等等)。他们反对按集中制原则制定的组织章程(代表大会第14次会议),并指责一切火星派分子,说他们想要造成“有组织的不信任”,制定“非常法”等等可怕的东西。当时,一切火星派分子全都嘲笑这种指责。值得注意的是,罗莎·卢森堡同志现在却把所有这些凭空捏造的东西都当成了真事。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都是火星派取得了胜利;他们在代表大会上占优势,这从上面提到的数字可以明显看出来。可是,在代表大会的后半期的会议上,在解决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时,反火星派却取得了胜利,因为某些火星派分子投票支持他们。例如,在讨论我们党纲中的平等使用一切语言的问题时,情况就是这样。在这个问题上,反火星派几乎推倒纲领委员会并通过自己的条文。在党章第1条的问题上,情况也是这样:反火星派同“泥潭派”一起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按这个条文,算作党员的不仅有党组织的成员(我和普列汉诺夫都拥护这样的提法),而且还有一切在党组织的监督下工作的人。[注:考茨基同志赞同马尔托夫的条文,他是从当时是否适宜的观点出发的。第一,我们党代表大会对这个条文的讨论不是从当时是否适宜的观点出发,而是从原则的观点出发的。阿克雪里罗得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第二,如果考茨基同志认为,在俄国警察制度下,加入党组织同只在党组织的监督下进行工作这两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区别,他就错了。第三,如果把目前俄国的状况和实行反社会党人非常法[38]的德国的情况相比,就大错特错了。]
  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的问题上,情况也是这样。24个火星派分子组成了团结一致的多数派,他们实现了考虑已久的改组编辑部的计划:6个旧编辑中有3个当选;组成少数派的有9个火星派分子、10个中派分子和1个反火星派分子(其余7个反火星派分子即犹太崩得和“工人事业”的代表在此以前已经退出了代表大会)。这个少数派对这次选举极为不满,决定不再参加其余的选举。考茨基同志认为,改组编辑部是引起后来的斗争的主要原因,这种看法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他认为是我(原文如此!)把3个同志“开除”出编辑部,这只能说明他根本不了解我们代表大会的情况。因为第一,落选和开除完全不是一回事,况且我当然没有权力在代表大会上开除谁;第二,看来考茨基同志并没有料到,反火星派、中派和一小部分《火星报》的信徒的联合这一事实也有政治意义,对选举结果不会不发生影响。谁要是不愿意闭眼不看我们代表大会上发生的事情,谁就一定会了解,我们目前分成少数派和多数派,不过是我们党以前分成无产阶级革命派和知识分子机会主义派的翻版。这是事实,任何解释、任何嘲笑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
  遗憾的是,代表大会闭幕以后,这种分裂的原则意义被增补问题上的无谓争吵给弄模糊了。就是说,要是3个旧编辑不被重新增补进去,少数派就不想在中央机关的监督下工作。这个斗争继续了两个月。斗争的手段是进行抵制和瓦解党。有12个委员会(对这个问题表态的委员会是14个)严厉地斥责了这种斗争手段。少数派甚至拒绝接受我们(我和普列汉诺夫)的建议,不肯在《火星报》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国外同盟代表大会上,情况竟发展到对中央机关的成员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什么专制君主、官僚、宪兵、扯谎者等等)。指责他们压制个人的主动精神,想要人们绝对服从、盲目服从,等等。普列汉诺夫企图把少数派的这种斗争手段评定为无政府主义手段,但这种企图未能达到目的。这次代表大会以后,普列汉诺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专门攻击我的文章《不该这么办》(《火星报》第52号)。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不一定是反对修正主义者的斗争;谁都可以看出,他这里指的是我们的少数派。接着他写道,有时没有必要反对俄国革命者身上根深蒂固的无政府个人主义;有时作出某些让步也是制服这种个人主义和防止分裂的最有效的办法。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而退出了编辑部。这样,少数派编辑就被增补进去了。接着,又在增补中央委员的问题上进行了斗争。我曾建议和解,条件是把中央机关报留给少数派,而把中央委员会交给多数派,但我的建议被否决了。斗争继续进行,继续“在原则上”反对官僚主义、极端集中制、形式主义、雅各宾主义、施韦泽主义(把我称为俄国的施韦泽)等等可怕的东西。我在这本书中嘲笑了所有这些指责,并指出,这或者只是为增补问题而进行的争吵,或者(假定可以认为这是“原则”的话)不外是机会主义的、吉伦特派的辞藻。目前的少数派只不过是在那里重复阿基莫夫同志和其他公认的机会主义者在我们代表大会上反对旧《火星报》的一切拥护者所维护的集中制时曾经说过的话。
  俄国各委员会对中央机关报变成个别小组的刊物,变成为增补问题进行争吵和在党内进行造谣的刊物,极为不满。通过了许多决议,进行极严厉的谴责。只有我们上面已经提到的所谓彼得堡“工人组织”和沃罗涅日委员会(两者都是阿基莫夫同志的方针的拥护者)从原则上对新《火星报》的方针表示满意。要求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愈来愈多了。
  读者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我们党内斗争的第一手材料,就会很容易认识到,罗莎·卢森堡同志所说的什么“极端集中制”,必须逐步实行集中制等等,具体地说,从实际上说,是对我们代表大会的嘲笑,抽象地说,从理论上说(如果这里可以谈到理论的话),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是对马克思的真正辩证法的歪曲,等等。
  我们党内斗争的最后阶段的标志,是一部分多数派中央委员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一部分已经不起作用,有名无实(这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变动[39]等等造成的)。党总委员会(在增补旧编辑后,该委员会也落到了少数派手里)和目前的中央委员会指责一切为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而进行的鼓动,并开始同某些少数派党员订立私人协定和进行谈判。有些组织,例如中央代办员(全权)小组,就因鼓动召开代表大会这一罪行而被解散[40]。党总委员会和新的中央委员会反对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斗争已经全面展开。多数派为了回击这种行动,提出了一个口号:“打倒波拿巴主义!”(代表多数派讲话的加廖尔卡同志写的小册子用的就是这个标题)。愈来愈多的决议把反对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机关称为反党的波拿巴主义的机关。我和另一位同志新创办的多数派出版社(这里出版了加廖尔卡同志的上述小册子和其他一些刊物),被宣布为非党出版社,这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少数派的一切反对极端集中制和主张自治的言论,是何等的虚伪。多数派只能通过新出版社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为《火星报》几乎完全拒绝刊登他们的文章。尽管这样,或更确切地说,正因为这样,党总委员会才以我们的出版社不代表任何一个党组织这个纯粹形式上的理由,作出了上述决定。
  不用说,目前,正常工作已经无人过问,社会民主党的威信一落千丈,全党的士气极端涣散,这是因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一切决议和一切选举已经作废,同时也还由于对党负责的党的机关正在为反对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而进行斗争。


载于1930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15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9卷第38—64页



  注释:

 [20]《进一步,退两步(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是针对卢森堡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而写的。卢森堡应《火星报》之约而写的这篇文章,于1904年7月13日先刊登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上,同年7月23日发表于《火星报》第69号。
  列宁把答复寄给卡·考茨基,请他在《新时代》上发表,但是考茨基拒绝刊登,把原稿退给了列宁。在1905年2月8日列宁给奥·倍倍尔的信的底稿中,有一段已被删去的话提到了这件事:“考茨基企图在《火星报》上贬低形式组织的价值。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周刊在‘组织——这只是过程,仅仅是一种倾向’这个机智而‘辩证’的借口下,颂扬了瓦解组织与背信弃义的行为(罗莎·卢森堡在《新时代》上)。这在我们队伍中引起了极大愤慨。列兵同志,多数派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成员,坚持认为考茨基会刊登我的答复。我同他打赌说,情况将恰恰相反。我的‘辩护词’写得简短扼要,而且仅限于纠正一些重要的失实之处,并用事实的陈述同对我们党的嘲笑相对照。考茨基拒登我的文章,用了一个出色的借口,说什么《新时代》刊登对我们的攻击并非因为它们是针对我们的。但尽管确系针对我们的,它还是刊登了!这简直是一种嘲笑!总之,《新时代》(而且不只是它)只愿把少数派的观点介绍给德国社会民主党。这在我们队伍中引起的愤慨大极了。”(见《列宁文集》俄文版第5卷第172—175页)
  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手稿原件没有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是一份德文抄写稿,抄写人不详。列宁在这份德文稿上作了一些小的修改。《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9卷以德俄文对照的形式收载了这个得到作者赞同的德文稿和它的俄译文。——35。
  [21]《新时代》杂志(《Die Neue Zeit》)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1883—1923年在斯图加特出版。1890年10月前为月刊,后改为周刊。1917年10月以前编辑为卡·考茨基,以后为亨·库诺。1885—1895年间,杂志发表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文章。恩格斯经常关心编辑部的工作,并不时帮助它纠正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为杂志撰过稿的还有威·李卜克内西、保·拉法格、格·瓦·普列汉诺夫、罗·卢森堡、弗·梅林等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新时代》杂志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俄国1905—1907年革命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随着考茨基转到机会主义立场,1910年以后,《新时代》杂志成了中派分子的刊物。——35。
  [22]布朗基主义是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中的革命冒险主义的思潮,以路·奥·布朗基为代表。布朗基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忽视同群众的联系,主张用密谋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少数人的专政。——36。
  [23]山岳派和吉伦特派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两个政治派别。山岳派也称雅各宾派,是法国国民公会中的左翼民主主义集团,以其席位在会场的最高处而得名。该派主张铲除专制制度和封建主义,是当时的革命阶级——资产阶级的最坚决的代表。其领袖是马·罗伯斯比尔、让·保·马拉、若·雅·丹东、路·安·圣茹斯特等。吉伦特派代表共和派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业资产阶级,主要是外省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许多领导人是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中的吉伦特省代表,所以后世历史学家给它起了这个名称。吉伦特派的领袖是雅·皮·布里索、皮·维·韦尼奥、罗兰夫妇、让·安·孔多塞等。吉伦特派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走同王党勾结的道路,最终变成了反革命力量。列宁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为山岳派,即无产阶级的雅各宾派,而把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称为社会民主党的吉伦特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后,列宁经常强调指出,孟什维克就是工人运动中的吉伦特派。——38。
  [24]《火星报》(《Искра》)是第一个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由列宁创办。创刊号于1900年12月在莱比锡出版,以后各号的出版地点是慕尼黑、伦敦(1902年7月起)和日内瓦(1903年春起)。参加《火星报》编辑部的有:列宁、格·瓦·普列汉诺夫、尔·马尔托夫、亚·尼·波特列索夫、帕·波·阿克雪里罗得和维·伊·查苏利奇。编辑部的秘书起初是因·格·斯米多维奇-列曼,1901年4月起由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担任。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阐述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问题,并评论国际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火星报》在国外出版后,秘密运往俄国翻印和传播。《火星报》成了团结党的力量、聚集和培养党的干部的中心。在俄国许多城市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列宁火星派的小组和委员会。1902年1月在萨马拉举行了火星派代表大会,建立了《火星报》俄国组织常设局。
  《火星报》在建立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列宁的倡议和亲自参加下,《火星报》编辑部制定了党纲草案、筹备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宣布《火星报》为党的中央机关报。
  根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火星报》编辑部改由列宁、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三人组成。但是马尔托夫坚持保留原来的六人编辑部,拒绝参加新的编辑部,因此《火星报》第46—51号是由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二人编辑的。后来普列汉诺夫转到了孟什维主义的立场上,要求把原来的编辑都吸收进编辑部。列宁不同意这样做,于1903年10月19日(11月1日)退出了编辑部。因此,从第52号起,《火星报》变成了孟什维克的机关报,人们称它为新《火星报》。——38。
  [25]小沙伊德格山和少女峰是瑞士境内的两座山,分别高2061米和4158米。——38。
  [26]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898年3月1—3日(13—15日)在明斯克秘密举行。倡议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是列宁领导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早在1895年12月列宁就在狱中草拟了党纲草案,并提出了召开代表大会的主张。由于彼得堡等地的组织遭到警察破坏,这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主要由基辅的社会民主党组织担任。出席代表大会的有6个组织的9名代表: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和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代表各1名,基辅《工人报》小组的代表2名,崩得的代表3名。大会通过了把各地斗争协会和崩得合并为统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决议。在民族问题上,大会承认每个民族有自决权。大会选出了由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代表斯·伊·拉德琴柯、基辅《工人报》代表波·李·埃杰尔曼和崩得代表亚·约·克列梅尔三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工人报》被承认为党的正式机关报。中央委员会在会后以大会名义发表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把争取政治自由列为首要任务,并把它和将来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联系起来。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被宣布为党的国外代表机关。这次大会没有制定出党纲和党章,也没有形成中央的统一领导,而且大会闭幕后不久大多数代表和中央委员遭逮捕,所以统一的党实际上没有建立起来。——40。
  [27]《工人报》(《Рабочая Газета》)是基辅社会民主党人小组的秘密报纸,波·李·埃杰尔曼、巴·卢·图恰普斯基、尼·阿·维格多尔契克等任编辑,在基辅出版。共出过两号:第1号于1897年8月出版;第2号于同年12月出版(报纸上印的日期是11月)。图恰普斯基曾受编辑部委派出国同劳动解放社建立联系,得到了格·瓦·普列汉诺夫等给报纸撰稿的许诺。《工人报》和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也有联系。《工人报》参与了1898年3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被这次代表大会承认为党的正式机关报。代表大会以后不久,《工人报》的印刷所被警察破获和捣毁,已编好待发排的第3号没能出版。1899年该报试图复刊,没有成功。——40。
  [28]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是根据劳动解放社的倡议,在全体会员承认劳动解放社纲领的条件下,于1894年在日内瓦成立的。联合会为俄国国内出版书刊,它的出版物全部由劳动解放社负责编辑。1896—1899年联合会出版了不定期刊物《工作者》文集和《〈工作者〉小报》。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承认联合会是党的国外代表机关。1898年底,机会主义分子(经济派)在联合会里占了优势。1898年11月,在苏黎世召开的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劳动解放社声明,除《工作者》文集以及列宁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和《新工厂法》两个小册子外,拒绝为联合会编辑出版物。联合会从1899年4月起出版《工人事业》杂志,由经济派分子担任编辑。1900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劳动解放社的成员以及与其观点一致的人正式退出联合会,成立了独立的革命组织“社会民主党人”。此后联合会和《工人事业》杂志就成了经济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代表。1903年,根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联合会宣布解散。——40。
  [29]《工人思想报》(《Рабочая Мысль》)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的机关报,1897年10月—1902年12月先后在彼得堡、柏林、华沙和日内瓦出版,共出了16号。参加该报编辑部的有尼·尼·洛霍夫-奥尔欣、康·米·塔赫塔廖夫、弗·巴·伊万申、阿·亚·雅库波娃等人。该报号召工人阶级为争取狭隘经济利益而斗争。它把经济斗争同政治斗争对立起来,认为政治斗争不在无产阶级任务之内,反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主张成立工联主义的合法组织。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卷第209—238页)和《怎么办?》(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第1—183页)等著作中批判了《工人思想报》的观点。
  《工人事业》杂志(《рабочее Дело》)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的不定期杂志,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于1899年4月—1902年2月在日内瓦出版,共出了12期(9册)。它的编辑部设在巴黎,担任编辑的有波·尼·克里切夫斯基、帕·费·捷普洛夫、弗·巴·伊万申和亚·马尔丁诺夫。该杂志支持所谓“批评自由”这一伯恩施坦主义口号,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策略和组织问题上持机会主义立场。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批判了《工人事业》杂志的观点。——40。
  [30]伯恩施坦主义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爱·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9年)一书是对伯恩施坦主义的全面阐述。伯恩施坦主义在哲学上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和诡辩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上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竭力掩盖帝国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政治上鼓吹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传播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伯恩施坦主义得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和第二国际其他一些政党的支持。在俄国,追随伯恩施坦主义的有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经济派等。——40。
  [31]《解放》杂志(《Освобождение》)是俄国自由主义资产阶级反对派的机关刊物(双周刊),1902年6月18日(7月1日)—1905年10月5日(18日)先后在斯图加特和巴黎出版,共出了79期。编辑是彼·伯·司徒卢威。该杂志执行反对革命、反对无产阶级的方针,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地方自治人士中影响很大。1903年到1904年1月,该杂志筹备成立了俄国自由主义君主派的秘密组织解放社。解放派和立宪派地方自治人士一起构成了1905年10月成立的立宪民主党的核心。——40。
  [32]《曙光》杂志(《Заря》)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刊物,由《火星报》编辑部编辑,1901—1902年在斯图加特出版,共出了4期(第2、3期为合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机会主义错误思潮。杂志刊登了列宁的下列文章:《时评》、《地方自治机关的迫害者和自由主义的汉尼拔》、《土地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前4章、《内政评论》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41。
  [33]崩得即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犹太工人总联盟,1897年9月在维尔诺成立。参加这个组织的主要是俄国西部各省的犹太手工业者。崩得在成立初期曾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后来在争取废除反犹太人特别法律的斗争过程中滑到了民族主义立场上。在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崩得作为只在专门涉及犹太无产阶级的问题上独立的“自治组织”,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崩得分子要求承认崩得是犹太无产阶级的唯一代表。在代表大会否决了这个要求之后,崩得退出了党。在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后崩得重新加入了党。从1901年起,崩得是俄国工人运动中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代表。它在党内一贯支持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孟什维克和取消派),反对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得分子采取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崩得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8—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崩得的领导人同反革命势力勾结在一起,而一般的崩得分子则开始转变,主张同苏维埃政权合作。1921年3月崩得自行解散,部分成员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41。
  [34]彼得堡“工人组织”是经济派的组织,于1900年夏建立,1900年秋同被承认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彼得堡委员会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合并。火星派在彼得堡党组织中取得胜利后,受经济派影响的一部分彼得堡社会民主党人于1902年秋从彼得堡委员会分离出去,重新建立了独立的“工人组织”。“工人组织”委员会对列宁的《火星报》及其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计划持反对态度,鼓吹工人阶级的主动性是开展工人运动和取得斗争成功的最重要条件。1904年初,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彼得堡“工人组织”加入全党的组织,不复独立存在。——41。
  [35]沃罗涅日委员会是一个受以弗·彼·阿基莫夫和莉·彼·马赫诺韦茨为首的经济派的影响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组织。该委员会对1902年11月在普斯科夫会议上成立的组织委员会持敌对立场,不承认它有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权力。该委员会散发诽谤性信件,辱骂组织委员会,并把在建立组织委员会中起了主要作用的《火星报》称为“社会民主党的鹰犬”,指责它实行分裂政策。由于这些原因,组织委员会认为不宜邀请该委员会参加代表大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了组织委员会的决定,指出:“鉴于沃罗涅日委员会不承认组织委员会以及召开代表大会的章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认为组织委员会无疑有权不邀请该委员会参加代表大会。”——41。
  [36]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03年7月17日(30日)—8月10日(23日)召开。7月24日(8月6日)前,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开了13次会议。后因比利时警察将一些代表驱逐出境,代表大会移至伦敦,继续开了24次会议。
  代表大会是《火星报》筹备的。列宁为代表大会起草了一系列文件,并详细拟订了代表大会的议程和议事规程。出席代表大会的有43名有表决权的代表,他们代表着26个组织(劳动解放社、《火星报》组织、崩得国外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以及俄国社会民主党的20个地方委员会和联合会),共有51票表决权(有些代表有两票表决权)。出席代表大会的有发言权的代表共14名。代表大会的成分不一,其中有《火星报》的拥护者,也有《火星报》的反对者以及不坚定的动摇分子。
  列宁被选入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了多次会议,几乎就所有问题发了言。他还是纲领委员会、章程委员会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委员。
  代表大会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批准党纲、党章以及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列宁和他的拥护者在大会上同机会主义者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代表大会否决了机会主义分子要按照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的精神来修改《火星报》编辑部制定的纲领草案的一切企图。大会先逐条讨论和通过党纲草案,然后由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整个纲领(有1票弃权)。在讨论党章时,会上就建党的组织原则问题展开了尖锐的斗争。由于得到反火星派和“泥潭派”(中派)的支持,尔·马尔托夫提出的为不坚定分子入党大开方便之门的党章第1条条文,以微弱的多数票为大会所通过。但是代表大会还是基本上批准了列宁制定的党章。
  大会票数的划分起初是:火星派33票,“泥潭派”(中派)10票,反火星派8票(3名工人事业派分子和5名崩得分子)。在彻底的火星派(列宁派)和“温和的”火星派(马尔托夫派)之间发生分裂后,彻底的火星派暂时处于少数地位。但是,8月5日(18日),7名反火星派分子(2名工人事业派分子和5名崩得分子)因不同意代表大会的决议而退出了大会。在选举中央机关时,得到反火星派分子和“泥潭派”的支持的马尔托夫派(共7人)成为少数派,共有20票(马尔托夫派9票,“泥潭派”10票,反火星派1票),而团结在列宁周围的20名彻底的火星派分子成为多数派,共有24票。列宁及其拥护者在选举中得到了胜利。代表大会选举列宁、马尔托夫和格·瓦·普列汉诺夫为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成员,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弗·威·林格尼克和弗·亚·诺斯科夫为中央委员会委员,普列汉诺夫为党总委员会委员。从此,列宁及其拥护者被称为布尔什维克(俄语多数派一词音译),而机会主义分子则被称为孟什维克(俄语少数派一词音译)。——41。
  [37]组委会事件和解散南方工人社的问题,是在1903年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三十次会议上先后发生的。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书的第3节《代表大会的开始。——组织委员会事件》和第4节《南方工人社的解散》(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8卷第207—216页)中对这两件事作了详尽的论述。——42。
  [38]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即《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是德国俾斯麦政府从1878年10月起实行的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法令。这个法令规定取缔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一切进步工人组织,封闭工人刊物,没收社会主义书报,并可不经法律手续把革命者逮捕和驱逐出境。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实施期间,有1000多种书刊被查禁,300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2000多人被监禁和驱逐。为适应非法存在的条件,德国社会民主党改造了自己的工作:党的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在国外出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定期在国外举行,在国内则巩固和发展地下党组织,并利用一切合法机会加强同群众的联系。结果,党的影响进一步增长。在工人运动压力下,反社会党人非常法于1890年10月被废除。——43。
  [39]1903年8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进中央委员会的是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弗·威·林格尼克和弗·亚·诺斯科夫。1903年10月,罗·萨·捷姆利亚奇卡、列·波·克拉辛、玛·莫·埃森和费·瓦·古萨罗夫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同年11月,列宁和列·叶·加尔佩林被增补为中央委员。1904年7—9月间,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发生了新的变化:拥护列宁的林格尼克和埃森被捕。调和派分子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和古萨罗夫辞职。中央委员会中剩下的调和派分子克拉辛、诺斯科夫和加尔佩林不顾列宁的抗议,把多数派的拥护者捷姆利亚奇卡非法地开除出中央委员会,而把三个新的调和派分子——阿·伊·柳比莫夫、列·雅·卡尔波夫和约·费·杜勃洛文斯基——增补为中央委员。由于这些变化,调和派在中央委员会占了多数。——45。
  [40]列宁指的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南方局因鼓动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而于1904年8月被中央委员会解散一事。——45。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