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四十三卷——新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达尔马戚亚强盗国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7 07:0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新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达尔马戚亚强盗国[288]   阿格拉姆。当帝国皇家联合君主国在匈牙利本土被战无不胜的马扎尔武器从根本上摇撼的同时,几个'...

新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达尔马戚亚强盗国[288]obp品论天涯网



  阿格拉姆。当帝国皇家联合君主国在匈牙利本土被战无不胜的马扎尔武器从根本上摇撼的同时,几个南方斯拉夫国家的民族分裂运动不断给奥地利政府制造新的困难。现在,克罗地亚人正设想创造一个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达尔马戚亚的三合王国,它应作为在南方谋求泛斯拉夫主义的重点。这个潘都尔兵、奥地利边防军马队和海杜克兵的三合国,这个红斗篷[289]的王国,由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议会委员会——我们用奥地利的克罗地亚德意志语来说,——立即“着手大力进行”,而且有了印好的由该委员会起草的有关法律草案。这份文件很值得注意。其中没有丝毫对马扎尔人的仇恨,没有谈到对付马扎尔人侵犯的任何预防措施,然而却谈到对德国人的仇恨,对付德国人侵犯的防护措施和泛斯拉夫主义的反德国人同盟。这就是我们神圣罗马帝国的立宪—爱国主义的抱怨派[37]因热中于克罗地亚人而得到的报酬。关于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笼罩着对德国人的同样仇恨和猜疑,我们以前曾作过报道。[注:见本卷第376页。——编者注]
  红斗篷砍头凶犯的三合国马上以占领的手段来开始它的生存。它除了把整个克罗地亚和斯拉窝尼亚从匈牙利割裂出去,还要想得到穆尔岛,即在德拉瓦河与穆尔河之间佐洛州的一角,还要想得到伊斯的利亚的的里雅斯特县的克瓦尔讷湾诸岛,就是说,除了匈牙利的一小块领土之外,还要一小块德国的领土。
  随后,他们要求下列的权利:(1)通过各自的议会调整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同达尔马戚亚之间内部关系的权利;(2)经共同协商调整自己同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之间关系的权利;(3)
“经互相协商与其余毗邻的奥地利帝国的斯拉夫省份建立更紧密的政治联盟”
的权利,这就是说,有权在帝国皇家联合君主国内建立一个反对德国人和马扎尔人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宗得崩德[58]。按潘都尔兵—奥地利边防军马队的看法,这种单独联盟的权利,就是首要的人权:
“无论在三合王国或在奥地利斯拉夫各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妨碍这些国家因源出〈克罗地亚德语!〉同一或亲属民族而希望同该王国联合的天然〈!〉权利”。
  这就是说,我们首要的“天然”人权是重新召集布拉格斯拉夫人代表大会这个立法机构。[290]这是向施瓦尔岑堡—施塔迪昂内阁提出的天真的要求!
  继这些占领和泛斯拉夫联盟之后,紧接着就是一篇庄严的声明:
  “三合王国从来就不是德国的一个邦〈谢天谢地!〉,它也不愿意成为这样一个邦,甚至也不愿意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因此,甚至在今后,三合王国在没有明确表示同意的情况下,也不会被拉入奥地利同德国在当前或今后可能订立的任何同盟。”
  他们认为,针对德国人作这些庄严的声明是极其需要的,尽管据我们所知,没有人把克罗地亚和砍头凶犯居住的其他地区视为一个“德意志邦”,尽管德国目前并没有任何兴趣把奥托奇扬兵[291]和奥地利边防军马队的各位先生合并到德意志帝国里去。
  在整个文件中没有片言只语提到马扎尔人,没有一节提到应该保护这个盼望已久的三合强盗国免受使人怨声载道的马扎尔人的压迫!
  但是,可以看出,全部事情的要害就在于,内阁谋求统一的和中央集权的奥地利,在其中作为最文明的民族的德国人自然将在精神上长期占优势,这个泛斯拉夫主义的三合国对此感到的恐惧,比对马扎尔人的恐惧超过一千倍,他们认为马扎尔人是已经被打败了的。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在这些强盗小民族里,对德国人的仇恨远远超过了对马扎尔人的仇恨。然而,这些强盗小民族正是德国爱国者《科伦日报》的同盟者!
  紧接着这些总的原则之后,就是一长串附加条款,这些南方斯拉夫强盗国家想用这些附加条款来免除奥地利中央集权制度对自己的危害,即免除德国人的压迫。
  例如,这份文件指出,凡该法律无明文规定归中央政府管辖的事务,应由邦政府处理。中央政府的权能仅规定如下:(1)外交事务,但上述对德国关系除外,这种关系只有经过邦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的决定方得改变;(2)财政管理,以绝对必要者为限;(3)军事事务,但仅以有关常备军事务为限;(4)商业事务;(5)水陆通道。
  此外,除了在帝国国会的代表权之外,三合强盗国还要求:
“为关照三合王国的子孙后代起见,在任用中央政府有关官员时,应注意以人口比例和必要的资历为依据”
(又是漂亮的克罗地亚德语!),同中央政府的往来使用官方语言,在中央政府里任命一名单独的强盗国大臣,并在每一个有关的部里,为强盗国设立一个单独的管理部门。
  除此以外,各强盗国由一个“三合王国国务委员会”管理,而武装力量——军队以及旗帜骑兵[292],国民义勇军和国民自卫军——则由总督指挥。但是总督只能根据中央政府的命令指挥军队,而对其他武装力量的指挥则向“民族”负责。
  在内政方面,要求作下列更改:(1)三合强盗国所提供的部队,按人口比例不多于其他各个奥地利省份,以及(2)在民政方面,边屯区[139]应实行一般民政管理和司法管理;军事管理和军法管理只适用于确实是持枪的边屯区居民。但这样一来,就连帝国皇家边屯区本身也将存在不下去。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谈到。
  这就是在革命和马扎尔人允许的情况下将在德国东南边境上为我们建立的新的奥托奇扬—潘都尔—克罗地亚三合强盗国的草图。


弗·恩格斯写于1849年4月20日左右
载于1849年4月21日《新莱茵报》第278号
原文是德文



  注释:
  [37]1848—1849年德国民主共和派称资产阶级立宪派为抱怨派(Heuler),而资产阶级立宪派则称自己的对手为煽动者(Wühler)。——第34、75、387页。
  [58]宗得崩德是瑞士经济落后的七个天主教州在1843年缔结的单独联盟,目的是要反抗在瑞士实现进步的资产阶级改革,维护教会和耶稣会教徒的特权。1847年7月瑞士代表会议决定解散宗得崩德。因此宗得崩德便在11月初对其他各州采取了军事行动。1847年11月23日宗得崩德的军队被联邦政府的军队击溃。——第50、62、90、94、228、388、469页。
  [139]边屯区居民是指在所谓的边屯区的全部士兵。
  这一名称指的是十六至十九世纪在奥地利帝国南部地区形成的军事移民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在于保卫边境,防止土耳其人入侵。边屯区居民(住在边境地区的居民,即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克列人、萨克森人)由国家分配小块土地,为此他们有义务服兵役、纳税和承担社会义务。在行政方面,边屯区分成很多小边屯区或者军管区,团管区或连管区,甚至还有一些专门的营管区(例如,柴基营管区、巴纳特伊利里亚营管区等)。这些边屯团和营是以这些士兵家乡的地区、或各该边屯区中心城市的名称,以及构成该军队基础的民族的名称命名的。彼得瓦尔登是团管区的中心。
  莱宁根营是莱宁根伯爵指挥的团的一个营。——第137、165、207、245、247、265、331、335、390页。
  [288]1848年6月,在克罗地亚沙布尔上提出有关恢复达尔马戚亚与克罗地亚和斯拉窝尼亚合并的思想以及三合王国与伏伊伏丁那和斯洛文尼亚结成紧密联盟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出这些地方的民族资产阶级想在奥地利君主国内争得自治权以及实行一部温和的宪法的愿望。
  奥地利皇帝为了在各南方斯拉夫国家内保持自己的势力在1849年3月4日的钦定宪法(见注221)中宣布把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连同滨海省和里耶卡从匈牙利分割出来,并允许开始谈判有关达尔马戚亚与这些地区合并的问题。这些策略上的让步没有使克罗地亚和斯拉窝尼亚的民族集团满意,因为他们认为钦定宪法有使克罗地亚得到内部独立的危险。在匈牙利和意大利革命被镇压之后,帝国政府开始公开进攻在各南方斯拉夫国家仍保留下来的少数几个1848年三月革命的占领区。——第387页。
  [289]潘都尔兵这一名称来源于下匈牙利地名潘都尔。最初是为匈牙利豪绅显贵服务的雇佣军。十八世纪成为非正规的轻步兵队。他们是从过去的雇佣军,边屯区居民,各民族的无业游民(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中招募的。其特点是在作战时肆行暴力和掠夺。七年战争时期,他们被编入正规军,但后来被改编为边屯军。
  奥地利边防军马队。——见注184。
  海杜克兵(来源于匈牙利语haydu——牧人)一词有多种意思。在这里看来是指1526年建立的匈牙利非正规的轻步兵队,它是边屯军的预备组织。他们保障国内秩序并为边境要塞提供勤务。1605年,海杜克兵因立有战功,被授权建立自由区,封为贵族,免去捐税。
  十五至十九世纪抗击土耳其人的南方斯拉夫人游击队也称为海杜克兵。在指这种人时,海杜克兵一词含义相当于强盗。
  红斗篷——见注195。——第387页。
  [290]指1848年6月2日在布拉格召开的奥地利帝国所属斯拉夫各国代表大会。包括大会的领导人(帕拉茨基和沙法里克)在内的右翼温和自由派力图在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国的范围内。确立斯拉夫各国的自治,以此解决民族问题。左翼激进派(萨宾纳、弗利契、里别尔特等人)要求与德国和匈牙利的民主运动采取共同的革命行动。激进派积极参加了1848年6月12—17日布拉格反奥地利当局肆虐的人民起义,并遭到了严酷的镇压。6月16日温和自由派的代表宣布代表大会无定期延期。——第388页。
  [291]奥托奇扬兵指奥托奇扬的边屯团的士兵。该团管区的中心位于克罗地亚西部奥托奇亚茨城。——第389页。
  [292]旗帜骑兵是克罗地亚的骑兵民兵队,是征召民军时,由大地主从自己的臣民中派出。旗帜骑兵是在十七至十八世纪反对土耳其的斗争中开始出现的。其名称来源于拉丁语banderium(旗帜)一词并在中世纪就已使用,当时在皇家军队中的大封建主的队伍都用自己的旗帜。——第390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