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十三卷——战争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6 11:03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弗·恩格斯 战争   拿破仑第三在5月11日由马赛乘船到达热那亚,他将在那里担任法军总指挥,据说那里已经准备用特别隆重的仪式来迎接他。他在军事上'...

弗·恩格斯EhL品论天涯网

战争EhL品论天涯网



  拿破仑第三在5月11日由马赛乘船到达热那亚,他将在那里担任法军总指挥,据说那里已经准备用特别隆重的仪式来迎接他。他在军事上的功绩是否能同他在外交上的不可争辩的辉煌胜利相提并论,这是一个问题,也许,我们不久就会有充分的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用以证明他的战略才能的唯一证据是他的克里木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基本原则陈旧过时,是毕洛夫军事学派的东西,至于毕洛夫,大拿破仑曾指出,他的学说是失败的学说,而不是致胜的学说[203]。
  不容争辩,法国皇帝是带着巨大的精神胜利进入意大利的。他由于更狡猾更诡诈而逼使奥地利负起宣战的重责以后,又侥幸地亲眼看到,奥军在没有实际行动的两星期内失去了他们在实行这个重要步骤时所凭借的唯一优势。奥军没有利用自己数量上的优势和迅速的运动在法军增援部队到来之前击溃皮蒙特军队,坐失了良机,以致现在同它对敌的联军在兵力上完全同它相等,并且日甚一日地胜过它。奥军将不但不能采取攻势并乘胜前进,而且甚至很可能要迅速地被迫放弃米兰,向明乔河线退却,在那里,他们将只限于采取在大型要塞掩护下的单纯防御行为。这样,路易拿破仑由于他的敌人犯了巨大的、几乎是无法解释的错误,而掌握了优势,并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统帅生涯。他的福星如今依然高照着。
  战争的最初两个星期,对奥地利来说是一段单调然而有趣的经历,同关于法国国王的有名的讽刺诗所描写的情形非常类似。4月29日,奥军前卫没有遇到什么重大抵抗就渡过了提契诺河,第二天,主力部队便紧随着过了河。根据奥军向阿隆纳(在马乔列湖旁)、诺瓦拉和维吉瓦诺方面的最初的调动情况来判断,奥军似乎要向韦尔切利和都灵大道进攻。5月1日或者2日晨奥军占领韦尔切利这一行动,以及从瑞士发来的关于入侵的军队集中在塞齐亚河岸的电讯,似乎证实了这个看法。但是这一进攻看来只是佯动,其目的是在提契诺河和塞齐亚河之间的所有地区索取军税,并破坏皮蒙特和瑞士之间的电报通讯。进攻的真正目的已为居莱将军的战报所指出,从战报中显然可以看出,科佐和坎比奥是主要的集中地点,5月2日傍晚他的大本营是在洛美洛。因为上述第一个地点位于塞齐亚河和波河汇合处附近(稍偏东),第二个地点位于波河河岸,博尔米达河与波河汇合处稍东的地方,第三个地点则较靠后方,但与前两者的距离相等,所以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奥军正在从正面进攻配置在波河彼岸从卡萨勒到亚历山大里亚一线而以瓦兰察为中心的皮蒙特阵地。在以后经由都灵所获得的报道中可以知道,5月3日奥军在坎比奥附近的波河上架了桥,并向波河南岸托尔托纳方向派出了侦察队;同时,他们几乎对皮蒙特阵地的整个正面、特别是在瓦兰察附近进行了侦察,在某些地方还与敌人进行了战斗,企图使敌人暴露兵力。此外还听到一个消息:奥军有一个军由皮阿琴察出动,正沿波河南岸直趋亚历山大里亚,不过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由于在坎比奥附近的波河上架了桥,因此这个运动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5月5日前的战况便是这样。那时奥军机动的特点是极端的缓慢和谨慎,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此以后情况也一样。由提契诺河到波河的瓦兰察,大概不超过25英里,也就是两天正常行军的路程,因为军事行动是在4月29日开始的,所以全部入侵的奥军本应在5月1日中午就集中在瓦兰察的对面。前卫也能够在同一天完成侦察任务,而在夜间,奥军便能够下定次日展开决战的决心。由于我们手头仅有万德比尔特邮局送到的消息,因此我们和以前一样,仍然无法解释目前所发生的行动迟缓的现象。但是情况迫切要求奥军迅速行动,同时居莱将军作为指挥官享有果断、勇敢的盛名,因此我们自然设想到,他们是由于意外的情况而不得不采取这种慎重的行动的。是否他们原来有过经由韦尔切利前往都灵的计划,而只是由于以后接到消息,知道法军大量兵力到达热那亚,使这个迂回机动有了危险,然后才取消了这个计划呢?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和皮蒙特军队到处截断和堵塞道路这种情形有关呢?或者是由于居莱将军(他作为总司令所具有的才能,目前人们还完全不了解)受了他必须指挥的庞大部队的牵累呢?所有这些问题,很难答复。不过,观察一下另一方占领的阵地,就可能对情况多少有一些了解。
  在奥军连一个兵士都没有越过皮蒙特疆界以前,法军已经开始大量进入皮蒙特。4月26日,第一批部队到达了热那亚;同日,布阿将军的师通过了萨瓦,越过了蒙塞尼山口,而于4月30日到达了都灵。在这一天,亚历山大里亚已有24000名法军,而在都灵和苏扎则约有16000名。从此以后,法军源源不断地开来,但是到达热那亚的法军兵力远比到达都灵的要多。他们由这两个地点继续前进到亚历山大里亚。这样调到前线去的法军,数量当然不能确定,但是根据我们将在下面指出的情况来判断,无疑,到5月5日他们的数量看来已足以保证联军守住阵地,并阻挠奥军在韦尔切利附近迂回他们的阵地。联军原来的计划是:以皮蒙特军队的主力和可能由热那亚调来的法军部队扼守波河沿岸从亚历山大里亚到卡萨勒这一线,而以皮蒙特军队其余的兵力(萨瓦各个近卫旗)会同经过阿尔卑斯山调来的法军扼守多腊-巴尔特亚河从伊符雷到基瓦索这一线,并以此掩护都灵。因此,奥军向多腊河一线发起任何进攻,都可能遭到来自卡萨勒的皮蒙特军队的侧击,而不得不分散兵力,以致使进攻归于失败。虽然如此,联军的阵地只适于作为临时阵地,并且实质上是一个不好的阵地。这一阵地由亚历山大里亚到伊符雷,长约50英里,有一个凸角和一个凹角;虽然这一阵地提供了侧击的可能性,从而大大加强了阵地本身,但是这样长的一条战线毕竟使敌人极便于进行佯攻,而且在这一阵地上不能组织有力的抵抗来对付敌人坚决的进攻。一旦奥军占领了多腊河一线,并用少量兵力在一定时间内抵住了侧击,胜利的奥军就能够自由地转到波河的任何一岸,并以优势兵力逼使亚历山大里亚地区的敌军退到该要塞的炮火掩护之下。如果奥军在战争开始的最初两三天内奋力作战,以上这一切是很容易实现的。那时法军还没有集中在亚历山大里亚和卡萨勒之间,还不能威胁奥军的行动;但是在5月3、4和5日,形势改变了,到达这一阵地的以及不断由热那亚调来的法军,数量似乎已经相当庞大,足以使防守这个阵地的兵力大约增加到10万人,其中有6万人可以用来经过卡萨勒发起进攻。至于这个数量的兵力被认为足以掩护都灵,是间接地由以下事实证明的,这就是说,还在5月3日,无论是法军部队或者是撒丁部队,就都已经由多腊河一线前进到亚历山大里亚。可见,奥军行动的迟缓使联军得以安然地完成了这个危险的机动——把兵力集中在亚历山大里亚阵地。这样,奥军的进攻便失去了任何意义,而联军却获得了我们所说的精神胜利。
  到目前为止,奥地利将军先后似乎至少根据三个不同的作战计划行动过。看来,在最初渡过提契诺河时,他企图直抵韦尔切利和多腊河;以后当他知道法军大量兵力到达了热那亚,认为在卡萨勒附近进行侧敌行军过于危险时,就改变了进攻方向,转向洛美洛和波河;最后,他再次改变自己的意图,完全放弃了进攻,而在塞齐亚河上设防坚守,等待联军到来以便交战。诚然,关于奥军移动的消息,我们掌握得非常少,因为这些消息差不多都是取自法国和撒丁的电讯,但是奥军主力长时间没有活动,先头部队在5月5日到11日这一段时间进行的各种机动又是无关紧要、而且看来是犹豫不决的,从这一切情况中我们似乎只能得出上述的结论。
  如果联军的进攻将因为某种事故再推延几天,我们很可能看到奥军又一次改变战略——甚至会不战而退向提契诺河,因为居莱的军队不能毫无活动地长久停留在疫病流行的沼泽般的稻田地区(根据最近我们得到的消息,他的军队正配置在那里),他们只有抱着非常不可靠的成功希望去冒险进攻,或者转移到对健康危害较少的地区占领新的阵地。但是,应当预料到,联军方面很快就会发起进攻和展开会战;我们很可能在最近的邮件中接到这个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我们得自维也纳的消息所报道的,那就无怪乎海斯——奥军总司令居莱的最可能的继任者——不赞成居莱的作法。我们几乎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如果奥军不在当前的会战中获得胜利,那末不必等到战争的第一个月结束,他们将会有一个新的总司令,而这在奥地利军事史上也并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弗·恩格斯写于1859年5月12日
作为社论载于1859年5月23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643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203] 指拿破仑第一对毕洛夫所著的“德国和意大利1800年战局史”一书的一条批语。1819年拿破仑第一在圣海伦岛读过该书。关于这一点详见本卷第269—272页。——第365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