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开发 重在保护 细水长流 代代受益
——关于铜仁发展的沉思
★郭松民
6月份,有机会到黔东南的铜仁市走了一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来铜仁之前,因为名字当中有一个“铜”字,联想到六、七十年代的大三线建设,因此便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一座工业城市——我当然错了,而且错的离谱,铜仁实际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据为我们当向导的导游介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于是从元代开始,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在今天的铜仁市这片区域上,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不过这个故事没有解释,究竟什么人铸造了铜人?铜人为什么又会沉入江底?能够铸造铜人,说明当时应该有很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就是说,在元代以前,这里就已经有很先进的文明了。
我们到达铜仁的当天晚上,热情的主人就邀请我们去城隍庙去看傩戏。傩文化是铜仁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历史文化现象,虽历数千年而不衰,导游介绍说,傩的祭祀仪式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为紧急性的。“冲傩”有“急救傩”、“太平傩”。凡家人生了重病,既不能生,又不能死,长期处于垂危之中,信仰者就要请傩法师来“冲急救傩”。凡家宅不宁、人畜不安,时有不祥怪异顶兆,就要请傩法师来“打整”,称为“冲太平傩”。凡有偷盗、奸淫、诈骗等犯罪嫌疑者,就请傩法师来“冲地傩”,由神来裁决。但“地傩”现在冲的人少了,主要是傩法师怕得罪人。“冲傩”的形式极为简单,只要挂上神案,供好傩公傩婆即可焚香开坛,一般只需两个傩法师,一个晚上即可完成。“还愿”则不同,这主要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一旦如愿,后来“还愿”。“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半月,参与祭仪的傩法师也需要十人以上。
我们看的傩戏是一个传统剧目。大致的故事是一个富人在外沾花惹草,背着妻子偷偷娶亲,孰料妻子也不是吃素的,她是当地县太爷的女儿,后来在天上下凡的大神的帮助下,将计就计,把出轨的老公抓了个现行。演出过程当中,穿插着上刀山、下火海等“极限”表演,即幽默风趣,又带有很强的巫术、神秘色彩,这样的艺术形式,在中原地带确实已经很少见到了。
如果说,傩戏体现了铜仁的民间文化特色的话,梵净山就代表了铜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
梵净山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它位于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梵净山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海拔22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竟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令人叹为观止。当地的朋友早就告诉我们,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如能见到,必有好运。在我们乘缆车前往山顶的途中,果然有许多人看到佛光,大家一时间兴奋异常。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名山僧占多。”梵净山自然也不例外,据说,这个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的名字就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据记载,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就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梵净山的吸引力,还不全在于人文景观,梵净山还是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等珍稀植物。梵净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纬度上,目前只有它还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梵净山的幸运,既得益于先人爱惜,也得力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铜仁期间,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铜仁发展雄心壮志。根据规划,未来铜仁城市经济圈以铜仁市为中心,辐射半径30—45公里的区域,包括万山、江口、松桃、玉屏县一部分,形成总人口80万、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规模的“一圈四区”城市经济圈,带动全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参观的一个开发区,居然削平了几十座山头,硬生生地造出了一块“平原”,不少工厂已经迁入,开发区初具规模。据开发区的官员介绍,铜仁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有汞、锰、金、银、钨、锡、铁等共23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等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汞矿和锰矿储量极为丰富,是境内驰名中外、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
铜仁发展的前景令人振奋,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不免让人担忧。根据相关的资料,铜仁市是喀斯特地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碳酸岩出露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3%,同时山地多且陡峻,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甚至出现石漠化问题。目前,铜仁地区土地石漠化面积达到了32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2%,其中强度石漠化面积813.3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0.87%,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1.8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0.07%。铜仁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确保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建设生态文明,确实是一个值得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根据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物质文明的建设,只有建立在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才是可持续的。任何发展,都既应该着眼于当代,更应该着眼于未来,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更应该考虑下一代人的利益,这样才符合“代际公平”的原则,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
下了梵净山,我来到号称“中国土家第一村”参观,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尤其未经污染的清澈河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临别之时,土家族姑娘拿出留言薄,让我写下感想,我略一思索,写下了“适度开发,重在保护;细水长流,代代受益!”——生态脆弱而又贫困的地方,最要防止急功近利,给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算是我对铜仁的期待和希望吧!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36684452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