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熊市,必须首先认识流动性。熊市,也可以理解为经济体系落入流动性陷阱了。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流动性陷阱是指一般性货币政策完全无法刺激经济的一种状况,无论降低利率抑或增加货币供应量皆无作用(货币政策失效)。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是在预期经济不景气后出现(往往同时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因素),使持有流动资产的人不愿意投资了。经济体系一旦陷入流动性陷阱,经济会陷入滞涨的困难境地,我国经济目前正面临这种状态。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熊市了。
流动性具有相对性。所以,流动性短缺通常是相对短缺。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单线思维,往往喜欢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来增加流动性(误认为这就是凯恩斯主义)。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就是这种单线思维的产物。如此强烈的“刺激”,当然会有猛烈的“反应”。所以,当时,你只要敢于入市,特别是进入可以对抗通胀的房地产市场,你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或许就是此政策敢于跨越立法和司法程序莽撞出台的原因)。问题是,这种单线思维是不可持续的。“四万亿”带来了剧烈的通货膨胀,通胀使得货币投放的刺激效果迅速递减。也就是说,下一次“刺激”的作用将会弱化以致於无效。关于“刺激经济”的后果,凯恩斯先生是有前瞻性的,他在“资本边际效率”的论述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可惜,后人并不重视“刺激经济”的边际效能问题,后人更加重视“刺激经济”过程中个人利益,很多人在“刺激经济”过程中完成个人财富的原始积累。
现在是公元2012年了。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事实,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未结束,现在那场金融危机刚刚进入下半场。还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不要轻信全球经济复苏的预言,全球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对政府而言,真正的危机不是危机本身,而是应对危机的手段用尽了。当全球经济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刻,我们还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吗?想一想看,是谁把“刺激经济”的边际效能提前耗尽了?
我不想评论在政府、机构和在媒体上活跃的专家学者,对于他们“放水”和“刺激”之类的喧嚣,我感到很无聊也很无奈,唯希望领导别再次被误导了。我能理解一些企业家的心态,特别是理解广大投资者的感受,他们非常期待政府再次“刺激经济”,一些人其实已经成为宽松货币政策的瘾君子了,再不放水很多人可能就要玩完了。同时,我也很能“理解”国际金融机构的肆意怂恿,就像是我很清楚“救美国就是就中国”的含义一样。用共和国的资产作他国流动性的“池子”,用十三亿人的国民福利去为他国富豪垫背,算你们狠!
亲爱的朋友,我再说一遍,如果有人真的放水,如果真的有“刺激经济”方案,请你务必套现资产,绝对不要再次入市。你或许会问,套现之后,如何对抗通胀?我只能请你相信,很快你就可以见到资产通缩了(商品未必通缩)。
道理很简单,流动性是相对的。流动性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数量;同时,流动性也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金融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基础货币投放的数量,并不必然提高货币流通的速度;一旦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即便是投放了天量的基础货币,货币流动的速度都会锐减(货币会沉淀的),流动性会瞬间剧减。流动性瞬间剧减,经济就会陷入全面停滞,那时我们就进入滞涨过程了。到了那个时候,现金为王!
哎,再说一遍!无论是世界,无论是中国,不是市场中货币数量不足,而是分布不均和流通不畅。
我们不必恐惧熊市。熊市是经济体系最好的医生。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熊市了。经济体系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熊市是不会结束的。解决经济体系的根本问题绝不容易,特别是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分配问题,需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所以,熊市必然是痛苦的、艰难的、漫长的。
好在,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你不必死守一隅。你可以有更广阔的市场,你可以有更丰富的投资品种。另外,何必斤斤计较于金钱,你也可以去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当然,如果你还热爱这个国家,也不妨加入我们一起做些工作。
本文的最后,我想再一次申明,解决流动性问题的方法是存在的,我和一批志愿者在尝试提出系统解决方案。解决流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流动性的分布问题和流动性的效率问题。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都已经超出了货币政策自身的范畴了,那只能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漫长的系统工程。我们正在积极努力,争取尽快完成数据采集、逻辑解释、操作流程设计以及退出机制安排等一系列的工作。总之,我们不愿意见证共和国的衰败,我们愿意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链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