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屁股”?
——水煮“改革”(之五)
赵 磊
改革30多年到了今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适应”已经不容回避。在《水煮“改革”》的第四回,我讨论了“是改革经济基础,还是改革上层建筑”的问题,结论是:如何“改变屁股”,才是当前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
事实上,“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共同富裕”的呼声为什么越来越高?这恰恰说明,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屁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改变屁股,必然涉及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换言之,改变屁股,是经济基础的问题,还是上层建筑的问题?事情越来越清楚:日益多元化的经济基础何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公有制这个基础,共产党的屁股如何坐得正,如何坐得稳?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眼下经济基础的问题才更显紧迫。然而我认为,在世情和国情的现实背景下,上层建筑的改革才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所在。
有左派对此很不以为然,说:“马克思不是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眼下经济基础都这样了,改革上层建筑有神马用?”
毫无疑问,没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如何建立?怎么巩固?然而,经济基础固然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却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不能自己改革自己。经济基础的变革,有两个路径:一个是通过上层建筑的自觉作为来实现变革;另一个则是通过下层民众的被迫反抗来实现变革。前者是改良,后者是革命——当然,变革经济基础的主观要求必须符合客观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否则,任何改革的作为都只能是复辟或超前,最终必然落败。
在“改变屁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背景下,改革的路径究竟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这并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客观环境和条件使然。就社会代价而言,改良的路径无论如何都是人们首先应当努力去争取的。
必须指出,通过上层建筑的自觉改良,来纠正由于经济基础的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适应,这种改革,其实就是在践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如何才能让上层建筑具有这种“反作用”的自觉性呢?需要做的工作千条万绪,而核心的一条,就是“治吏”!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来解读“治吏”,所谓“治吏”,就是要重新确立上层建筑的自觉性,通过自身的反作用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统一。
结论:治吏就是“换屁股”。真正的改革,必须治吏!
欲知后论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更多文章请进入赵磊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lei1957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