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以下简称《北西2》),感觉编导薛晓路想同时追赶两只兔子:一只叫商业,一只叫文艺。追赶的结果是让整部电影变成了贩卖矫情与文艺。吴秀波和汤唯书信的内容真没劲,听着都尴尬,因为愚蠢的废话太多了:“你知道仙人掌吗?”“你见过海鸥捕食吗?”……如果这算文艺片,那就是文艺片中最浅薄的一类;如果这算商业片,那就是商业片中最无聊的那一类。观众被折磨的昏昏欲睡,只是在“神州专车”的植入广告出现时才有了唯一一次开怀大笑。
当然,矫情或者无聊都可以忍受,不能忍受的是其中充溢着中国电影人不可救药的自轻自贱和对西方单相思一样的迷恋。我很奇怪,他们总是能够找到自我鄙视的理由。当美国遭遇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已经不能再用富裕、现代化等理由来膜拜西方时,西方又在他们的镜头中变成了爱情、浪漫和幸福的所在,变成了遥远、美丽、温馨的“外面的世界”,继续暗示着西方世界之为普遍价值的神话建构。
《北西2》虽然借用了上一部卖座电影的名字,但情节上没有关系。《北西2》的故事是:焦姣(汤唯 饰)15岁就随父亲移民到澳门,从此在赌城安家,并成为赌场公关,靠小费过活。大牛(吴秀波饰)则生活在洛杉矶,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焦姣和大牛通过一本《查林十字街84号》的小说,巧合地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互相联系,两人从最初的完全陌生,到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再到最后爱上对方,最终在伦敦相遇。
在洛杉矶当房地产经纪人的大牛,最先感受到中国人“富起来”了,因为他每天接待的扫房团都是来自大陆,就连他的白人同事,也在努力的学中文,以至于看到身体健康的中国老人就上去恭维“老不死”。不过中国人尽管有钱,但却难言幸福,比如大牛接待的一心想为儿子买学区房的王太太就总是一脸焦灼,儿子也患有自闭症,是美国一个过气职业摩托车赛车手的粉丝。
大牛自己是北京人,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才14岁的他离开父母独自赴美求学,读的是会计,如愿以偿留在美国,最终却做的是房地产经纪人。而大牛的父母,则是在之后的日子离婚、又分别再婚,大牛没有了“家”,因此也就再也没回过“家”。他居无定所,总是提着行李留宿在一个又一个自己代理售卖的房子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影片中的这一次,则是为了从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手里买走房子,转手发大财,不惜扮演起孝顺孙子的角色,陪他们到拉斯维加斯旅游,帮他们补办婚礼……尽管阴谋被“爷爷”识破,但终于还是原谅他,大牛也被“爷爷奶奶”的人格所感动,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不再把钱看的那么重,而把真诚做人看作第一位了。
耐人寻味的是,“爷爷奶奶”是确定无疑的“民国遗民”,1948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从大陆来到美国,考虑“爷爷”曾经送给“奶奶”家几头驴做聘礼,那他应该具有“逃亡地主”的身份了。在整部影片里,“爷爷奶奶”是唯一一对幸福的夫妻,“爷爷”倔强,“奶奶”温婉,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更重要的,在他们身上还承载着中华文化——“爷爷”不仅对中国古典诗词信手拈来,而且还能用工整的毛笔字写一封典雅的文言文书信,相形之下,吴秀波和汤唯用圆珠笔和“粗俗的”白话文写的书信,就“不堪入目”了。
当然,他们能够如此幸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美国。美国接纳了他们,给了他们安定幸福的生活,还把他们的孙子培养成了宇航员。美国的医生又萌又负责任,负责重审驾照的路考官是印度裔,自恋而可爱。至于中国,老实说镜头中根本就没有当代、“社会”中国,只有惊鸿一瞥的山水中国,而那只是“爷爷”撒放骨灰的地方。
和幸福的“爷爷奶奶”相比,影片中的大陆中国人就显得十分糟糕——吴秀波14岁异地求学,之后父母离异,就再没享受过家的温暖——以至于害怕“爱”;汤唯的母亲根本就没有出现,父亲是一个赌棍,早早死于非命;汤唯生活中的重要支柱,和她情似母女的惠英红,仅仅是“爸爸的女朋友”而已;吴秀波接待的王太太,看起来毫无疑问是一个单身母亲。
至于汤唯先后交往过的三个来自大陆的男朋友,和厚重少文,有情有义,敢作敢当的“爷爷”比起来,就更不值得一提了。陆毅饰演的“学霸”,虽是北大数学系的高才生,但只想用自己的数学能力在赌场上捞一把,而在输光了汤唯借来的100万筹码后,竟没有勇气承担赌债;祖峰饰演的诗人,则只能傍着富婆吃软饭,他勾引了汤唯,败露之后居然无耻的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为自己辩解;至于王志文饰演的富豪邓先生,尽管他看上去温文尔雅,在赌场可以一掷万金而无吝色,有私人飞机,还即将去纳斯达克敲钟(这是《中国合伙人》中中国成功者的最大梦想,也是马云们最自豪的经历),那又如何?他仍然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感情,当他开出二十万一天的价码,让汤唯陪他五天时,就表明他只懂得等价交换,并且狂妄的相信有钱就能买到一切。
将汤唯和吴秀波联系起来的伦敦书店老板,在影片中虽然只有极少的镜头,甚至没有一个正面特写,却是整个故事的真正枢纽。他是一个标准的英国绅士,尽管老迈且行将就木,但还是全部浪漫和幸福的发起者,他不仅成全了汤唯和吴秀波,还成全了散布于世界各地黑人、印度人、韩国人、阿拉伯人……的爱情,这些人全都在他的葬礼上洒下热泪,用最美好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激。看到这一幕,我不仅惊叹,中国的电影人/文化人对西方是多么的不舍和依恋啊——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影片对西方流露出的依依不舍,如果放在金融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神话破灭,“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的夕阳黄昏的背景中,我们不难体会中国电影人/文化人内心深处的痛惋、留恋以及难以言说的不详预感等种种复杂的情愫。
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认同民国,认同西方,唯独不认同养育了他们并让他们功成名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代症候,《北西2》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比起无聊的电影,这种症候其实是更值得研究的。
2016年4月30日星期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