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于18日在凤凰国际论坛接受“澎湃新闻”关于中菲问题专访的有关内容:
《菲总统访华求“最大公约数”,罗援建言南海合作“新抓手”》
10月18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抵达北京,开启为期四天的对华国事访问。这是杜特尔特总统今年6月底就任后首次对东盟以外国家进行国事访问。
出访前,杜特尔特在接受央视记者的专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杜特尔特表示,“我会带着友谊来谈,伸出我的手,带着温暖的兄弟情义,同时也会请求帮助,我要诚实地说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杜特尔特总统表达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意愿,我觉得是应该欢迎的。南海这个扣不能永远结下去,需要解扣,’冤家宜解不容结’。”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少将18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此前因一场与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的辩论而被外界冠以“中国最大鹰派”称号的他当天在活动中自称系“理性鹰派”。
经济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
“或许我们可以在(这次访问)期间签署一个条约,关于合作还有推动农业进步。菲律宾在经济上唯一的希望,实话实说那就是中国。”杜特尔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介绍,杜特尔特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将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贸合作和人员交往等广泛领域合作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实际上,杜特尔特总统更大的问题不在于外交,而在于其国内的内政问题,包括民生、反腐、反毒等问题。其中,民生问题就包括渔民的问题,也包括香蕉果农的问题。”罗援少将分析道,“关于果农的问题,我想,在菲律宾与中国改善关系后将会有所缓解。而有关渔民(希望到黄岩岛附近捕鱼)的问题,双方可能会求同存异,找一个双方都能接纳的最大公约数,这个需要双方的耐心和智慧。”
南海“共同开发”找抓手
“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把它搁置起来,然后双方搞一些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求同存异,我认为完全有这种可能性,双方也有这种需求。”罗援说道。
对于未来中菲南海问题上“共同开发”的可能,罗援建议,约十年前由于菲律宾内部政局变化而中断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可以重新启动,成为中菲合作开发的一个抓手、示范区。
据他介绍,2005年3月,中国、菲律宾、越南三国达成协议,三国的石油公司将在三年协议期内,在约14.3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协议区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二维和/或三维地震测线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对一定数量现有的二维地震测线进行再处理,以研究评估协议区的石油资源状况。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协议,”罗援说,“我个人期待杜特尔特总统来华访问后,有关方面是否会(向菲方)提出这个问题。”
此外,罗援指出,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些经验,比如合资企业、经济示范区,这些可以运用到南海。在“主权归我”这个前提之上,中国可以办一些合资企业,办一些经济开发区。
“外交是一种妥协的艺术。”罗援总结道,中国已经表示了很大诚意。杜特尔特总统此次来华访问,中国将会释放我们的善意,最大程度地寻找两国的最大公约数。
罗援认为,自从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中菲关系随着南海问题的降温而改善,也希望杜特尔特总统此次访华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