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琪之事,有点儿多嘴,多写了一两篇文章,但若细读那些文章,还真没把他正面地比喻为以前的苏武和杨四郎,那些都是一些设问句,只不过表达我对这件事和这个人的重视罢了。
奈何现在的人们根本没心思细读文章,上来一看到标题就表态,其实如此思维短路很不好,不利于锻炼大家的思维能力,是互联网把某些人变成了鱼类的典型事例。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非常同情王琪的,况且现在谁也拿不出王琪真的有投敌叛国行为的硬证据----试想,一个人54年离国,虽然在印度娶妻生子,最终还是能够熬到叶落归根,这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苏武老先生伟大吧,其实他在匈奴呆19年已经娶妻(生子?),王琪在印度呆了54年,将近3个苏武啊。
得,不能再比喻下去了,有些人可能更看不懂这关于王琪与苏武的这段写的是啥,又会上来骂骂咧咧烦人了。
再说说王琪与毛岸英能不能并列的事。
把王琪、李中华、毛岸英“并列”在一起,有何不可?我那篇文章之所以把他们并列在一起,只是在说建国之初的那一代人经历的磨难竟是如此之多,非现在的我辈可以体会,而没有说他们在其他方面有什么一样,那并不是我讨论的重点。
我的父亲,应该也算那一代人,当年小小年纪就从湖南省用一根扁担挑着行李北上,一直达到黑龙江省为止,有时坐车,大部分时间都是步行,于1950年代末在黑龙江垦区扎下根,他是那个年代数以百万计的屯垦支边者中的一个,那是我们这代人完全不可以想像的迁徒,是他们那一代人在那个物质非常贫乏年代的如此吃苦耐劳,才有了我们现在物质相对富裕的生活,我也是从这个方面体会着王琪、李中华和毛岸英的。
其实,严格说来,在抗美援朝那种英雄辈出的战争中上,毛岸英的牺牲是烈士式的牺牲,而还没有来得及成为英雄,就是说,毛岸英的牺牲里既有伟大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而我们今天对毛岸英的怀念,很多因素是出于体验毛泽东与毛岸英,这一对可以说即使放在人类历史上都极为特殊的父子关系、父子之情的,而不是把他当成黄继光和邱少云一样单纯地看成一个在歼灭敌人的正面战场上壮烈牺牲的伟大英雄。
不过,正是因为毛岸英身上平凡而朴素的一面更让我愈发对他同情和敬重,在我心里,毛岸英是普通中国人的一份子,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有十多万军人牺牲,但被称为英雄的数量极少,毛岸英就是那十多万普通军人中的一位。
还有,可以用左右来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进行区列,但尽量少用极左极右来区列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一个价值观上大体左的人,但偶尔也会极左一下,但偶尔也会右或极右一下,我就是这种人,我喜欢做这种人,就事论事,方得正和。
我不知道,如此这般地为自己的那篇文章做如此的“辩解”会不会又引来又一批的指责,唉,反正就是这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