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
——建议高校开设历史唯物主义必修课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我在给博士生讲方法论课程时强调,科学的基本特征,一是“实证”,二是“理性”。
什么是实证?实证就是“拿出可以重复检验的证据来”,通俗地说,实证就是:“看得见、摸的着、听得到”。这就叫:“眼见为实”。
然而,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话的意思表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并不一定“一致”。
换言之,“眼见”未必“为实”。
马克思的这个说法,遭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强烈不满。“现代经济学”经常讥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其中一个常见的桥段是:“马克思把人们观察到事实区分为‘现象’与‘本质’,以为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是胡扯么!事实就是事实嘛,哪有什么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呢?”
很遗憾,事实证明,马克思把人们观察到的事实区分为“现象”与“本质”(当然,这种区分不是马克思的发现),恰恰不是胡扯;而“现代经济学”否定现象与本质的区分,才是真正的胡扯。
最近央视9频道播放了一个来自国外的科教片:《短路的大脑——迷信》,不仅提供了“现象与本质会不一致”的事实,而且揭示了其中的秘密。比如:
(1)魔术师当着众人的面,把手中的4元美元变成400元美元,于是大家相信,美元是可以变出来的。
(2)17世纪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容器里放上脏内衣和几棵麦穗,20多天以后看见里面有老鼠出现。于是他认为老鼠是“自然生成”的,还发表了创造老鼠的配方。
(3)1976年,从“海盗1号”星球探测器发回火星的照片中发现有“人脸”,于是,很多人断言火星上存在生命。
……别以为这些例子很极端,其实此类情形并非个案,不胜枚举。
这种“眼见为实”,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而只是虚假“事实”,也就是歪曲了本质的“现象”。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幻想性错觉”。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幻想性错觉”呢?这与人们的大脑构造及其思维模式的局限有关(其中的道理,我就不展开了)。
科学业已证明,马克思是正确滴:“眼见”未必“为实”,由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是客观的存在,两者未必一致,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必须的。进而言之,仅仅有“实证”还不是“科学”。马克思说:科学就是“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也就是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让假象掩盖真实,从而“理性地”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我为什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ABC呢?我注意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感“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并由此怀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事物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有何意义?
反感和怀疑的结果是:高举“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大旗,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还注意到,如此幼稚的反感和抵制之所以被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视为绝对真理,与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直接关系(至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这里暂不讨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固然必要;把计量模型作为方法论必修课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整天乐此不疲地倒腾几个数学模型,说轻一点,是自娱自乐;说重一点,是祸国殃民。
习近平同志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和发展”就要“真懂真信”。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在历史唯物主义缺位的背景下,何来“真懂”?没有方法论的自信,何来理论“自信”?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ABC的基础开始,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科学方法论,从而才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我建议:经济院校乃至中国高校的一切专业开设历史唯物主义必修课,刻不容缓!
更多文章请进入赵磊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lei1957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