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一国两制”应有更高层次的体现。不仅要为中国完整统一总结经验,也要为世界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榜样。其中,“去殖民化”很重要。之所以要说“去殖民化”,因为它的反面就是殖民化。
西方国家在建立殖民地、管理殖民地方面有很多习惯做法。这些做法的目的是从日常生活的众多细节上灌输殖民者需要的价值观,如同宗教,通过经典、图形、文字、礼仪、习俗、服装等多方面强制或半强制的措施,使得殖民者需要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其中,语言文字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罂国自然不必说了。米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后,在很短的几年时间里将菲律宾原先使用的西班牙语彻底改为英语。日本在它扩张侵略期间,每占领一地,也必然迅速推行日语教育、日语教学。当今非洲各国分别使用英语、法语等为官方语言,无一不是当年殖民者制造和遗留的产物。
国旗能否在民众心里竖起来,这是一场文化战争
语言文字只是殖民化的方式之一,其他还有很多,目的无非是让殖民地民众放弃或贬低自己的文化,接受殖民者的文化,或者将殖民者的文化理所当然地视为高贵,从而培养殖民地民众的顺从、皈依。香港成为罂国殖民地时间较长,罂国殖民者对香港居民的文化洗脑和渗透相当全面。在香港回归祖国20年之际,“去殖民化”的历程也只是刚刚开始。之所以要“去殖民化”,目的就是要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变依然把殖民者奉为尊奉对象的离心现象。当然,香港“去殖民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认为,可以从“路名、地名”等具有公众意义、日常意义的事物着手。
这种小丑应该成为过街老鼠
香港现在的地名、路名很多依然带有鲜明的殖民地色彩,例如维多利亚湾、告士打道、司徒拔道、轩尼诗道、坚尼地道、庄士敦道等等,我认为,应该将其改为中国化的地名或路名。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有先例可循。上海曾经也是殖民化较重的城市,在过去的地名、路名中,同样存在大量殖民化的称呼,例如贝当路、霞飞路、圣母院路、麦尼尼路、爱多亚路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殖民者留下的地名被改为衡山路、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康平路、延安东路。我认为,这样的改名是成功的,也是必须的。所以,香港很多殖民地留下的地名、路名应尽快改变,从而成为逐步“去殖民化”的一个显著开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