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的正反面——郭松民观影笔记之《血色将至》
2001年5月,911事件还没有爆发,中国刚刚加入WTO,整个社会弥漫着“与国际接轨”和“融入国际社会”的欣快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的《刮痧》上映了。
《刮痧》讲述了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因为老父亲为孙子用刮痧疗法治疗肚子疼,而陷入被警方指控“虐待儿童”的法律纠纷。
当年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反映了文化的冲突。现在来看,真的没有什么“冲突”,只有希望被美国文化理解、接纳的谦卑与渴求。
在《刮痧》中,美国文化被设定为现代的、科学的、法治的、文明的,中国文化则被设定为传统的、神秘主义的,而最终的出路在于被美国文明的接纳并包容。
梁家辉主演的男主角许大同在影片中有一段激情澎湃的关于“美国梦”的演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01年,中国在做美国梦,梦见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另一个美国;中国的精英乃至许多普通百姓,也在做美国梦,梦见自己也能够像许大同那样,获得财富和成功,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2017年,《纽约时报》公布了“21世纪最佳的25部电影名单”。
这次评选由著名影评人担任评委,每一部都精挑细选。
评审团中有连续多次担任洛杉矶电影评论家的《纽约时报》首席影评人 Manohla Dargis;还有综合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电影学者们的意见。
他们自信地认为,所评选的名单会成为未来的经典。
这份名单中,排名第一的《血色将至》和排名第三的《百万美元宝贝》,都和美国梦有关。
这两部电影,不仅向我们揭示了美国梦光鲜亮丽的正面,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梦的阴暗、血腥、酷烈的背面;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梦的圆满,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梦的破碎。
《血色将至》位列评选名单第一,是犯罪、历史类型影片。
影片讲述20世纪初的淘金时代,身为银矿矿工的丹尼尔穷困潦倒,还在一次井下事故中摔断了腿。但他因祸得福,意外发现石油油矿,由此赚得第一桶金。此后,他又获悉在一块荒芜的土地下有丰富的油源,于是变卖家产,收购了这块土地,最终发迹成为石油大亨这真是一个经典的美国梦的故事。
影片获得奥斯卡2项大奖,6项提名,主演刘易斯凭借此片获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帝。导演安德森凭此片获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血色将至》堪称一部石油大亨的个人奋斗史,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贪婪、残酷无情以及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纽约时报》这样概括全片——
安德森的影片不是美国梦,是美国梦魇,观众将随着影片进入烈火熊熊的地狱,每个人都将在其中得到沸腾和诅咒。
在一定意义上说,《血色将至》不仅是一部个人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环境中残酷竞争的历史,也是美国的西部开发史乃至美利坚发展史的缩影。刘易斯饰演的油矿主丹尼尔,孤独自由,凭强烈的直觉生活,但也心细如发,锱铢必较,眦睚必报,心狠手辣,极富攻击性,从不宽恕任何人,从不怜悯任何人。
丹尼尔的一生,不是一个人从成功走向自毁的幻灭过程,也不是一个人的人性在酷烈竞争中逐渐变得黑暗的过程。他不是变成了魔鬼,他就是魔鬼本身!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就是魔鬼,所以才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实现了美国梦。
影片前半部分,丹尼尔每次出去谈判,都要带上年幼的儿子。儿子稚嫩、天真的面孔为丹尼尔粗粝的外表增加几分温柔和可信度。但到了影片结尾,丹尼尔因为痛恨儿子要离开自己单独去创业,于是说出真相:“你不是我的儿子,你的身上根本没有我的血,你只是我在工地捡到的一个篮子里的弃儿,把你带在身边就是为唤起谈判对手同情心……”
为了得到一块输油管线必经的土地,丹尼尔不得不向装神弄鬼的乡村牧师桑迪表示屈服,来到他一向憎恨的教堂,跪在桑迪面前忏悔:“我把自己的亲儿子丢在一边!主啊,请赐给我圣血。驱走我体内的恶魔。”他咬牙忍受桑迪羞辱式的、用连续抽耳光的方式为他“驱魔”,当他终于闯过这一关时,他口中发出的声音不是感恩,而“土地到手了”的喃喃自语。
丹尼尔曾对远道而来投奔他,但此前从未谋面的“同父异母弟弟”颇有好感,于是将内心深处的挫败、懊恼、无望向他和盘托出:“我的内心总在斗争。我不愿意见到其他人成功。对大部分人,我都怀有恨意。我心中的一部分已不复存在。有很多次,我看着别人,找不到半点令我中意的地方。我想挣足够多的钞票……多到足以远离俗世的烦扰,一个人静静的生活。”然而很快,他却痛苦地发现这个慕名而来的“亲人”其实只是一个贪图钱财的冒牌货,他怒不可遏,开枪打死了他,并把尸体埋葬在森林深处的浅坑里,那坑里除了泥土,还有渗出地面的石油。
《血色将至》中,乡村牧师桑迪是另一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他身披道袍,挂着十字架,满口“主啊!主啊!”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十足的利欲熏心之徒,他在教堂里当着信众的面表演如何“把魔鬼从人的身体中驱逐出去”,让患了风湿的老太太当场翩翩起舞……从各方面看,他都是一个不择不扣的邪教头子。
影片末尾,桑迪在大萧条中破产了,他只好去求丹尼尔,这让丹尼尔获得了雪耻的机会,他迫使这个宣称可以召唤上帝附体的人,亲口喊出了——“我是个冒牌的先知,上帝是迷信的产物!”这一大逆不道的宣示。
在美国这个按照亨廷顿的说法以新教精神立国,总统就职时都要手按圣经宣誓的国家,这是个足够凶狠且惊世骇俗的诅咒,可他竟然要保罗“用令人信服的语气说出来,用你布道的口气说!”而且连续喊了八遍!
导演安德森就是用这种方式向观众暗示,基督教是内在美国资本主义,而不是外在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基督教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丹尼尔的财富不断增长,人却在孤独和仇恨里陷落,沉沦。尽管桑迪向他表示了屈服,但他还是杀了桑迪,他赢了他所要的,也输掉了他自己。除了财富,他留给自己的只有仇恨。
桑迪死了,丹尼尔也结束了。“I m finished”,他说。
《血色将至》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公民凯恩》。在这部电影中,凯恩身价亿万,拥有一座皇宫般的城堡,但最后却在孤独中死去。
影片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梦的光明,也看到了美国梦的黑暗,看到了美国梦的丰富多彩,也看到了美国梦的一无所有。孤独和凶残,让一个人实现了美国梦,但梦想成真之后,却无法摆脱孤独与凶残,于是走向毁灭。
社会主义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建成的,所以它内在地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尽管在现实当中,这一点表现的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但资本主义却是靠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搏斗建成的,所以在资本主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下面,就不能不是累累白骨,其建立的过程,也不能不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外一篇
美军为何“钢多气少”?——郭松民观影笔记之《全金属外壳》
今天的中国军事评论界,“唯武器论”和“美国不可战胜论”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工具,但这两个“理论”都是错误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已经同时证伪了这两个“理论”。
毛主席当年评论朝鲜战场,指出美军的特点是“钢多气少”,我军的特点是“钢少气多”,这决定了我军的最后胜利。
下面这篇曾被删除的影评,就是分析美军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征。
反对“唯武器论”决不意味着不重视武器装备的改善,这一点虽是常识,但也有强调一点的必要。
《全金属外壳》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越战名片,1987年在美国上映。
故事的情节倒是不复杂,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越战期间,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一群美国青年被剃了光头,送到巴厘岛新兵训练营。负责训练他们的军士长时常羞辱他们,还给他们取难听的外号。“傻瓜比尔”由于是胖子,动作老是出错,成为最经常被军士长修理的人。班长“小丑”耐心照顾他,但“傻瓜比尔”被军士长抓住把柄,军士长令全队连坐,不惩罚“傻瓜比尔”却惩罚其他人,伙伴们忍无可忍,在黑夜里将“傻瓜比尔”痛揍了一顿。进入射击训练时,“傻瓜比尔”开始崭露才华,连军士长也赞赏他终于可以成为伟大的“杀人机器”,但就在出发往越南的前夜,“傻瓜比尔”用他的M14装满“全金属外壳子弹”(Full Metal Jacket),一枪打死军士长,然后吞枪自杀。
下半部分:“小丑”随后分到了驻南越的美军新闻组。在采访中看到美军士兵已被战争折磨得麻木、残忍。一次,“小丑”随“牛仔”执行任务时,遭到越共狙击手伏击,“牛仔”不幸中弹身亡。众人经过一番搜索,击伤了狙击手。“小丑”发现狙击手竟是年轻少女。最后,“小丑”在少女“杀了我”的哀求声中,扣下了扳机。
这是一部经典的好莱坞反战电影,揭示了美国发动的越战的荒诞与邪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前45分钟巴厘岛新兵训练营部分,堪称一部英语脏话大全。军士长面对新兵,几乎把所有能够想到的脏话都骂遍了,他称这些新兵为狗屎、杂种、同性恋、早产儿、下流胚,不承认他们是男人,称他们是小姐、女士,让他们摆出各种有辱自己人格的姿势,甚至光着身子跑步。
为了激发斗志,军士长还带着他们做“手淫队列操”: this is my rife ! this is my gun ! 这是我的步枪!这是我的家伙! This is for fighting ! this is for fun! 作战之用!享乐之用! 一边跑步一边谩骂胡志明: Ho chi minh is a son of a bithc! 胡志明是个狗娘养的! Got the blueballs , crabs and the seven-year itch! 他染上了性病阴虱,患7年之痒!
很多好莱坞军旅题材的影片,都有表现严酷的老军士长,用侮辱谩骂等粗暴手段训练新兵的桥段,比如去年上映的好莱坞爱国主义主旋律大片《血战钢锯岭》,军士长训练新兵的方式和《全金属外壳》一样,甚至新兵们夜里群殴伙伴的桥段也和《全金属外壳》如出一辙。
美军为什么要如此训练士兵?
从最后的效果看,美军的训练,就是要把人训练成野兽,或者成机器。这一切都是被刻意设计出来的,并不完全是军士长个人性格粗暴。
整个训练过程基本特征是完全不尊重你的人格,用各种极度羞辱的手段,把你从心理上、精神上踩到泥里,踩成狗屎,踩成垃圾,完全丧失任何主体性,这时你才会变成不会思考,盲目服从的杀人机器。
由于新兵在训练过程中已经完全丧失了任何自尊,一个训练完成的“成品”会认为自己根本就不配被称作是“人”,只有绝对服从命令,才能获得拯救。
不仅美军这样训练新兵,二战期间的日军也这样训练新兵。新兵训练营就是地狱的代名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放映过一部内参片日本电影《啊!海军!》,其中日本海军训练飞行学员就是这样,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羞辱,还有无穷无尽的耳光和体罚。
美日军队用羞辱+体罚的方式训练士兵,其实反映了一切帝国主义军队、剥削阶级军队的政治困境:他们无法用政治认同方式唤起士兵的勇敢精神,不能告诉士兵战争的真实目的。
比如在整个越南战争(也包括此前的朝鲜战争),美国的统治集团最大的困难在于,他们无法向美军士兵们解释,为什么胡志明要统一越南(或金日成要统一朝鲜)就威胁了万里之遥,远隔太平洋的美国安全?任凭美国总统、五星上将或玛丽莲·梦露们如何巧舌如簧,也解释不了为什么要让美国青年到一个与他们完全不相干的地方奉献生命和热血。
因为美国无法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所以把士兵训练成没有感情、没有人格、没有思想的杀人机器就成了唯一选择,尽管这样做要冒军队内部分裂、自相残杀以及士兵失去主动性的严重风险。
《全金属外壳》是一部好电影,好就好在库布里克用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揭示了美军训练方式的荒诞。上半部分,在新兵面前“等同于上帝”的军士长被“傻瓜比尔”枪杀;下半部分,面对一位越南少女狙击手,“成品”“小丑”也被吓得魂飞魄散。
真正的勇敢精神,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自于对侵略者的仇恨,来自于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
为了资本利益而发动的战争,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都不可能激发士兵的真正斗志,相反,只会使他们彻底丧失人性,变成魔鬼或行尸走肉。即使你每天早上一边跑步一边高喊“I WANT WORK FOR UNCLE SAM”(我要为山姆大叔做贡献!),也是没用。
“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毛主席在井冈山建军时就成功解决了。在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无数国内外强敌,靠的就是这份比一切其他军队都优越的内在素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军比解放军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和解放军有着代际的差距。
抗美援朝时,毛主席就发现美军“钢多气少”。这是美国发动非正义战争的根本缺陷,无法解决。
美军在硫磺岛上面对用同样方式训练出来的日本士兵,还可以凭借技术装备的优势获得胜利,但在上甘岭面对凭借“为了祖国,为了和平”的高度政治认同而获得勇敢精神,具有充分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志愿军战士来说,就只能甘拜下风了。
令人感到诡异的是,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美军的训练方式,似乎被作为一种先进经验被模仿——这真是有点“全金属外壳”了,想想“外壳”中军士长的命运,不仅让人不寒而栗。
就此打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