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首都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把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持何种立场,无论你心中还存在何种诉求,这样的历史性画面,应该能让你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很多人讲我过度理性,在成绩面前永远表现苛刻。是的,这是我的个性,这是我的坚持。
今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信心和安全,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脸上看到了新气象。但是,我关注新中国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的重点仍然不是国之重器,不是国民喜悦。我更倾向于观察中国社会的方向,更倾向于关注主流层面的情感、理念和定力。
国庆,不只是有阅兵,不只是有晚会,还有贯穿全年的回顾与导向,有着眼于未来的暗示与明示。从所有主题活动的安排及内容来看,很多画面跟我年初文章的设想有极大的重合度。
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感受:
七十周年比过去更象是一个整体。
2009年的时候,我的心情不太好,当时写了篇文章,希望能将整个新中国的六十年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纪念(网络可见),这个呼吁,我一直坚持了十年。
今年,我终于看到了这个迹象,至少从最近的一系列活动中看到了,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纪录片,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晚会节目,无论是大阅兵还是宣传片,七十周年,不再被划分成对立的阶段,而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连贯传递。七十周年的庆祝,没有仇恨,没有消极地纠缠,更多是客观地描述。
七十周年的纪念,再次确认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过去的几十年,每逢喜庆大事,总是被少数人导引到立场分裂的方向,总是被部分媒体误导至左右攻击,总是被引导至毛邓对立,喜事之秋仿佛是多事之秋。
今年,导向在变,在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这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对新中国历史的崇敬之情,最大地凝聚了社会大众的爱国之心,最大限度地弥合了群众情感,这是对毛主席伟大形象的一次有效确认,毛泽东,不再被描述为唯一犯过错的领导人。
七十周年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客观的表述。
新中国起始时代,其战略任务是打地基,制度基础,工业体系基础,国防军事体系基础,外交基础,教育事业基础,社会事业基础,等等。扩大开放以后,战略任务是巩固基础并进行创新,改善民生成为重中之重,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对接达到新高度。之后又经历了二十年非常重要的再发展阶段,让中国各项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经济在规模上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十八大,标志着新中国新时代的来临,各项事业的大调整重新开启,各项改革的目标重新校准,各项战略的规划重新部署,中国开始总结自己的正反历史,开始瞄准世界强国的伟大构想,开始让全国人民把个人梦与国家梦融为一体。
七十周年的中国民间表现出少有的大团结。
在我经历的有记忆的历次大型国庆活动中,今年是我感受最好的一次,走在大街上,看着身边的朋友、同事、邻居和陌生人,无不看到大家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
为什么会这样?无疑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心顺了。心不顺,就会有斗争,心顺了,才能心齐,心齐了,才能团结。国庆,并不是你的活动主题定位为“团结”,民心就会团结,真正让人民团结的根本原因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策发挥了作用,政策得民心,民心才能团结。
七十周年的新变化将成为历史性新契机。
国庆活动表现出来的情感、理念调整,从深层次上看,就是方向性调整,就是着眼于将全国人民往大团结的共同事业方向上调整,党和政府正在用最大的努力将新中国融为一个整体,正在用最大的努力将十四亿人民融为一个整体。
美国不怕某一个中国英雄人物,也不怕中国某一个团体,它最怕的是十四亿人团结在一起。前天,美国新闻在报道中国国庆的时候,就提到中国共产党试图用国庆活动来团结人民。这种酸葡萄心理反映了什么?反映了美国人害怕中国人团结,故而借团结攻击中国共产党。换个说法,如果中国人能团结在一起,美国就会失去攻击中国的信心和力量。
我期望,今年的纪念亮色能永远保持!
七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深得人心,鼓舞人心。
如果硬要提建议,我很想说两点:第一,希望把国庆的基调始终延续到未来各项事业之中,要避免出现新的立场分裂,争取用历史弥合团结人民,争取用政策弥合鼓舞人,争取用共富弥合激励人。没有团结,十四亿人是很可怕的;有了团结,十四亿人也是可怕的。前一个“可怕”是痛苦,后一个“可怕”是幸福。第二,未来,尽可能把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集中新中国这个整体上面,尽量不搞阶段性纪念,避免再度出现新的对立氛围。
附言:
有人提到个别媒体评论员文章还在制造新中国的前后对立,说是让人绝望。
我认为:担忧是必要的,但不要绝望,应该看到新变化,大家要尽最大努力拥护党和政府推进形势变得更加积极,共同把团结的局面维护好,如果能团结更大多数的人,这类杂音的市场也就越来越小。绝望的情绪一旦燃烧,就正好中了某些人的分裂奸计,不值得。
写于2019年10月1日星期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