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系列报告会在雁栖湖校区首场开讲。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十九所通讯和测控专家葛叔平之子葛元仁和中央专委办公室专职秘书长刘柏罗之子刘大地受邀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讲述父辈参与“两弹一星”研制以及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如何用行动铸成“两弹一星”精神的故事。生动的讲述深刻启发了在场学生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思考,激发了他们对于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科研使命感的共鸣。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位学生倾听报告会后的心得感悟:
关书婷<<<
在聆听了葛元仁和刘大地两位老师关于他们父亲的故事后,我深感敬佩和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感悟:
葛元仁老师的父亲葛叔平作为我国遥控遥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防科研事业的无私奉献。他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他们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精神层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正如葛元仁老师所分享的,他的父亲一生获得了诸多荣誉,但这些光环从未在人前显露,甚至连家人都不曾知晓。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对家国情怀最深刻的诠释;除此之外,葛叔平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团队的严格要求,都体现了一名科学家应有的职业操守。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刘大地老师的父亲刘柏罗从延安老军工到中共中央专委会成员,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科研领域得以体现,也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得以传承。
两位老师所讲述的父辈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海婷<<<
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它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象征。在冷战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航天技术,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两弹一星”精神报告,报告人葛元仁老师和刘大地老师分别讲述了父辈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阐释。
铭记功勋,弘扬崇高精神
葛元仁和刘大地两位老师的父亲都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报告中,两位老师讲述了父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他们为国防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封锁的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荒凉的戈壁滩、深山峡谷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辉煌篇章。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勇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铭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功勋,将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严谨治学,勇攀科技高峰
葛叔平与刘柏罗两位前辈在科研工作中严谨治学,追求卓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刘大地老师讲道,父亲刘柏罗将解决小概率事件——降落伞的开伞、破伞,整整记挂了12年,这种对待科研工作高度严谨的态度深深触动了我。作为讲解员,我们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严谨治学,不仅要深入了解“两弹一星”,更应了解“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传播“两弹一星”精神贡献力量。
光辉事迹,激发使命担当
在听完两位老师慷慨激昂、言辞恳切的报告后,我也意识到“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胜利。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科学的执着和对事业的热爱上。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项艰苦而艰巨的任务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安全和尊严。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肩负使命,提升讲解水平
报告会结束后,我们陪同两位老师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通过老师们的无私分享,我对“两弹一星”事业有了更加细腻的理解。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学生志愿讲解员,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使命。在今后的讲解工作中,我将运用这些鲜活的事例和感人的故事,提升讲解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弹一星”事业、传承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
马尉<<<
在学习了葛元仁老师讲述其父亲葛叔平成长为我国遥控遥测学术带头人的故事及刘大地老师讲述其父亲刘柏罗从延安老军工、到中共中央专委会成员,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故事后,我被老一辈科学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生动的认识,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葛老师在报告中提到,精神是靠行动体现的,我们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生命所践行的。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正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真实写照:1964年党中央决定进行首次核试验后,葛叔平作为我军通信测控专家被中央军委指定为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的委员。但在他生前,却从未向家人说起过。直到他去世10年后,葛元仁老师才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提供的资料上知晓。葛叔平真正是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葛老还在践行着他对祖国的热爱。
葛元仁老师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父亲葛叔平在2007年8月去世前几个月,护理他的护士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因为高干病房紧张,在他的单人病房内临时安排了一个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文汇报》编辑。一次这个编辑的老伴来看望他,两个人一直在谩骂毛主席,赌咒共产党。突然听到葛老声嘶力竭地怒吼道:“没有毛主席,共产党,中国能有今天吗!”在场的护士吓了一跳,她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从一个身体极度虚弱,长久不说话,以为丧失了语言功能的老人嘴里发出的声音。护士认为,葛老是竭尽全力才喊出来的。随后,那个编辑也被立即移出了病房。此后葛老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直到去世。“没有毛主席,共产党,中国能有今天吗!”这是葛老用一生的经历,凭借着仅存的生命之火留在人世间最后的一句话!听到此我深受震撼,到底是多么坚定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让葛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坚定地捍卫他忠于的理想和事业!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毛主席关于原子弹的决策,催生了研制导弹的决策。特别是1960年苏联单方面终止了两国1957年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专家。当时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说:“苏联专家撤走了,这是预料中的事。只不过事情来得早了一些,突然了一些。”尽管心情沉重,但声音铿锵地对在场人员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我们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1963年9月毛主席提到:“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年轻的共和国奋斗数十载的真实写照。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报告结束后,有同学向刘大地老师请教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国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两弹一星’事业?”刘老师的回答简单明了:“因为国家需要!”他接着补充说道:“可以说,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之所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国外用很长时间才能达到高度,这些都跟‘延安精神’分不开,我们是一个大团队,大家一心一意为国家,为民族做事情,不计私利,就可以集聚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是一拨人接着一拨人所实现的。”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正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诠释。
戒骄戒躁不断学习
今天的报告令我收获颇丰,一方面是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另一方面是两位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谆谆教诲,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指引:两位老师在最后都结合其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做科研一是要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二是要关注“个性”和“共性”,从个性中总结共性,将共性运用到个性中,学会把个性结合起来看问题;三是做科学研究要唯物,不能唯心,结论要由公式、数据说了算,不能凭经验。两位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将科研和学习的道理教与我们,令我深受启发。
报告结束后,我有幸陪同两位老师前往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两位老师的知识积累更是让我深感敬佩。特别是在提到事业展中很多专业名词和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时,葛老师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耐心地充当起了我们的“讲解员”。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老师笑着勉励我们:“你们讲解员要多学习,讲一个事件要了解背后的来龙去脉,这样串联起来大家才能听懂。在讲解专业知识时,你们自己要先弄懂后面的原理,这样遇到爱问问题的观众就不怕啦。”“这个你们不知道正常,我也是亲自实践了才知道的,慢慢来,多学习。”
“两弹一星”背后涉及多项复杂任务和系统工程,其产生和发展又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想在几个月内完全掌握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戒骄戒躁,不断学习,珍惜像今天这种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今后更好地为来访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讲好“两弹一星”故事,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祖国》杂志,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