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视民心向背问题,《吕氏春秋·功名》上说“民之所走,不可不察”;《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重视民心所向,以达长治久安的目的,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近世以来的中国,同样如此。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为“群众路线”,他深刻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有标识性的内容。周恩来说共产党人最怕“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胡锦涛认为“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必须“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近些年,人们普遍的感觉就是社会舆论十分敏感,民众尤其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酝酿、发酵,常常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群情酝酿久之,会形成一种氛围,它的好坏,直接关乎人心向背,值得人们关注。
民众对社会问题的高度敏感,实际是“民心”状态的一种反映。群众的高度敏感,是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直接体现,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对党和党员干部的信任问题,群众的这种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们对一些党员干部不够信任,他们在翘首期盼、期待党政部门对所关注的问题的处理结果,他们渴望党和政府给出一个公正的解决,以期正义能够得到伸张,公平公正的心理能够得到慰藉,以体现政府的公信力。
一些问题所暴露出的阴暗面,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发酵成舆论热点问题,生发出一系列的群众的情绪性表达,在网上声讨、谴责、谩骂等,而其中的与党员干部联系紧密的事件,则容易演化、发酵成敏感的政治问题,而尤为突出的体现为干群关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可以这样认为,许多社会问题虽然不能都与干部作风问题直接相关,但反响最大、最为敏感、牵扯最多的,往往就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沉疴积病,就会形成一种不良风气,一种干群之间不再信任的风气,干群关系紧张的风气。由此而来干群之间的相互怀疑、相互猜忌以及政令不畅等不良风气,必将危害我们的事业,那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以下为笔者所思考的解决民心所向的三条治本的原则性办法,请同仁批评指正。
首先,要努力解决群众所关注的民生问题。民心所向的物质基础,乃是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所最为关心的问题,永远都是基础的就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和价格以及养老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最难于解决的问题,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直接相关,但只要党和政府不断体现出对民生问题的关心态度,不断认真的想办法,不断的革新自己的政策——不断在取得进步,则民心可基本安定。要破除某些群体见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疯狂敛财的行为,严厉打击和处罚不法分子,在一些诸如食品安全等直接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领域,要树立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的原则。
其次,要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社会风气总体是好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势头。但是,腐败问题不是一天酿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腐败的体制性问题,尚有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的空间;腐败的多层性问题,“老虎”的腐败问题解决了,“苍蝇”的腐败仍然值得关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和警惕。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解决得不好,会让群众有一种反腐主要是新闻宣传或者夸大了成绩的错觉,因群众更相信身边的腐败问题的处理结果,它更为直观和直接。如果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腐败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缓解和制裁,那么反腐败斗争的成绩以及群众对党的信心,都会大打折扣。
第三,弘扬正义,营造透明公正、正义必胜的社会氛围。中国的治安是好的,人们普遍都能够安居乐业,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而贫富差距又如此之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很难得的。近年,一些舆论热点问题,一些负面新闻,常常引起社会的持续、普遍的关注,期间夹杂着谣言四起,煞有介事,而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快速透明和干净利落的解决,就会成为一种“结”和“梗”,成为一种政治笑话,长久下去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于舆论热点问题,已引发舆情的问题,要调查清楚,不怕公开,正面回答社会的疑问,不能文过饰非、更不能包庇纵容,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官方必须站在正义的立场,弘扬正义,给予合理的解决,以平息大众舆论,让群众放心。这样长久坚持下来,就能够营造正义的社会氛围,人们的心情才能够舒畅,党和政府的形象才能够得到彰显。
(作者系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