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次争论的触发点是问界M9的定价问题,争议焦点是国产汽车高端品牌有没有实力和资格和进口高端品牌一样卖出高价。卢克文和九边不是普通的个人观点之争,而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看法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在个人主义眼中,谈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这都是宏大叙事,他们对宏大叙事形成了条件反射抵触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也要把自己打造成为消费者说话,但他们内在还是习惯了精致的利己主义。
这些个人主义者,不同于我们之前说的自由主义者,也就是自由派,因为翻开中国自由派的另一面,会看到有很大的比例就是恨国党,他们对民族主义不是反感,而是痛恨了。
个人主义者虽然不同于自由主义者,但他们也有着相通的地方,就是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抵触。
在中国的思想和政治光谱里面,不光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完整的思想和政治光谱自右至左,除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族主义,还有社会主义。
在这件事上,卢克文代表民族主义者,九边更代表个人主义者。他们这次的争执,就来自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分析方式的不同。
在民族主义者看来,包括M9在内的中国高端汽车,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象征,是民族工业进步的标志,说明中国已经在汽车制造开始进入高端领域,与西方在汽车制造的传统优势有了直接竞争的能力。实力是定价的基础,没有实力支持的定价也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认可的定价自然会被市场淘汰,但有市场认可和支持的定价,说明这个定价背后的实力得到了市场的确认,那就是合理的。
问界M9,上市7天订单就超过3万台。这说明官方指导价为46.98万-56.98万元的M9有着强大的需求支持,当然有资格按照高端产品进行定价。
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不但于民族和国家有利,而且也会最终惠及到中国的消费者个体。其中有一个很显然的逻辑,就是中国如果建立起高端制造的产业链,意味着大量的高薪岗位就可以创造出来,而不是只在产业链的底端赚一点微薄的辛苦钱,只能提供底薪工作。所以,民族主义者支持中国的高端品牌实行和西方高端品牌一样的高价战略,而不是继续依赖价格战,以低价建立竞争优势。敢于实行高价,与进口品牌竞争,得有这个自信和实力才行。而且,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是不是真的建立起核心的竞争力,也需要和进口高端品牌进行同价竞争,接受市场检验。高端品牌打造成功,被市场接受,这就是产业链竞争力的象征。
华为已经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成功构建起高端品牌的形象,代表产品就是MATE系列,成为唯一可以和苹果竞争的高端品牌。也只有华为,才能带动中国电子产业链和苹果代表的西方产业链进行竞争。这两条产业链的竞争力高低,最终是由终端品牌的市场竞争决出结果的。
汽车制造业也同样是如此。光靠中低端的品牌,无法带出在技术、设计等各方面可以与西方竞争的产业链。
在个人主义者看来,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早已被他们归入到宏大叙事的范畴,所以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问题角度,他们习惯从个人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他们要从个人角度反对中国的高端汽车定高价,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还要赋予自己正义的人设,说自己是为消费者说话。
个人主义者的这种逻辑,其实有着很大的硬伤,只是他们不自知或者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一是他们反对中国的高端品牌在价格上也看齐外国的高端品牌,隐含着对中国高端品牌的歧视心理,所以才认为中国的高端品牌不配实行和外国同类品牌一个价位,他们从内心认为,只有进口品牌的高价才是合理的,而国产自主品牌的高价就是邪恶的。
这里面是中国一部分人,久未治愈、深入骨髓的民族自卑感在影响着他们的判断与认知。他们不愿意相信,也不肯承认,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借助于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已具备实力创造中国的自主高端品牌。
在网上,喷华为MATE系列价格太高,和现在喷问界M9定价的,有着很高的重合度。说到底,还是从个人主义的思维逻辑出发,习惯性养成的民族不自信。
其实大家很容易发现,个人主义者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主义者相比,是要打很大折扣的。前者以理性自居,经常嘲讽后者热衷于宏大叙事。相比较自由主义者,这种说法已经是委婉了,自由主义者是一上来就直接嘲讽民族主义者,随机给粘贴“战狼”、“小粉红”、“韭菜”标签的。
个人主义者对他们认为身处社会底层的民族主义者形成的优越心理,未必就比自由主义者弱。个人主义者他们更喜欢居高临下看着众生包括他们的读者,他们自以为的“精英”小圈子早就把民族复兴等认为宏大叙事的东西,排斥为很low的群体才喜欢追求的东西。他们的心理优越感,让他们把不同话题都搞成了身份政治。这几乎是中国的小资类文化精英共有的心理。
二是个人主义者的问题不但是没资格代表却还要赋予自己为消费者利益代言的人设(问界M7的订单,就是最好的说服力),而且更在于按照他们的方式,中国有实力的高端品牌不配定高价,会阻碍中国产业链的升级,最终也会损害到中国消费者的利益。他们对中国制造还停留在低质高价的印象里,所以他们习惯于把购买华为的消费者看作是可怜又可悲的韭菜。他们有着自己的鄙视链,对洋品牌是有着类似宗教般的信仰,内心是看不起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的。他们反对中国有实力的自主品牌定高价,内心大概就是赵老爷对阿Q那种心态:你也配姓赵?
三是他们在用逻辑技巧支持自己的观点,以掩盖他们的逻辑硬伤。比如,他们闭口不提中国的国产自主品牌不光是推出品质高端也高价的品牌,而且早就推出各类中低端、价格也更低的品牌。国产自主品牌并不是用高价收割中国消费者,而是针对不同的群体推出不同品质和价位的品牌。国产自主品牌,从一开始就用的低价竞争策略,先占中低端品牌,高端品牌继续由进口品牌占据。但现在,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和汽车制造业的换道超车战略的成功,中国国产自主品牌认为自己有实力与进口高端品牌进行竞争了。
这个中国制造自主品牌“从中低端向高端攀登的过程,九边一句“车企的车越来越贵”,就很容易给人一种中国自主品牌只有价格越来越贵,而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没有同步提高的印象。
这说明,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成立,开始在“营造”事实上下“功夫”了。再比如,九边说“现在呈现出来个奇怪态势,周围能买得起大几十万的车的人都觉得有点过了,连十万都拿不出来的人到处怼人觉得一点不贵”,“营造”事实的功夫就更为典型了。这句话不仅暴露了经济优越感,而且,还按需给反对者张贴“穷”的身份标签。
是什么支持他得出结论,认为支持华为的人都是穷人呢?理由是他周围的那些能买得起大几十万车的人都觉得贵。这种“营造”事实的方法,其实有几大硬伤:
一是,这种做法和“我有一个朋友”的老套方式其实差不多。二是把自己小圈子的样本,当成事实,这就跟美国等习惯于把G7当成国际社会一样,中国小资精英圈不仅仅是习惯于崇洋媚外,而且,连特喵逻辑都如此神似。三是面对事实容易被打脸,比如你问他:问界M9是怎么做到七天订单超过3万台的呢?难道这三万台订单都是连十万都拿不出来的人下的?他就菜鸡了。
你看,支持他们的逻辑基础本身就是用沙子捏起来的,而且有些沙子还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沙子。
这样的逻辑问题在他三四百字的一篇博文里面,竟然是到处洋溢般的存在。就这样,还有人说九边逻辑严谨。
再比如,这一句“扯什么奔驰宝马艾尔法,那些车在他们国内又不贵,普通工薪阶层一咬牙的事。“这句话里面,不能说一点合理成分没有,但依然使用了逻辑技巧,只告诉读者部分事实,再加自己的部分演绎,得出他想要的结论。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故意隐去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工薪阶层和中国的工薪阶层的收入巨大差距,因为他要强化中国的高端品牌就是贵得离谱的印象。
有那么多粉丝,自然逻辑不会太差,但为什么会突然逻辑硬伤就这么多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当一个人所需要的结论,不得不用逻辑硬伤才能支撑时,他就已经把公众特别自己的读者当傻子一样愚弄了。这样对待读者的态度,才是最狠的把读者当韭菜的态度。
一些人反对中国的自主高端品牌定高价,但如果中国的自主高端品牌定低价,他们又会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是因为没实力,缺乏自信,所以才需要继续依靠价格战略与进口高端品牌进行竞争。
总之,对洋品牌的长期信仰,以及对中国品牌的习惯性歧视,让他们总会想办法找个角度去维护他们的鄙视链不发生翻转。
个人主义者有很多,但一旦反对宏大叙事,那这个人距离自由主义的距离其实就不远了。所谓反对宏大叙事,本质就跟龙应台的“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差不多。龙应台这句话就使用了逻辑陷阱,割裂和对立大国崛起和个人尊严的之间的关系,也近似于中国公知把人民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进行对立的逻辑。
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与中国的发展并无太大关系。所以,他们对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态度,就来自于此。但他们有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就需要借助一些人设,比如这一次是为中国消费者利益说话。
事实上,他们最关心自己、甚至只关心自己。否则,就与他们反对宏大叙事的立场形成矛盾了。
二
在中国的舆论场,在对待宏观叙事的态度上,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比较接近,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更接近。
个人主义之所以与自由主义者不能等同,是因为个人主义者虽然可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尚未走到逆向民族主义的程度。但他们的共同点又是客观存在,比如都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崇洋媚外情结,甚至,他们都有着旧社会知识分子习惯于高高在上的那种精英意识。这种心态被钱学森总结为:“自高自大,自私自利”。
民族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反对把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利益进行对立化处理,但他们之间也有不同。
民族主义者更关心做大蛋糕,社会主义者是既关心做大蛋糕,又关心分好蛋糕。
所以,民族主义者能够论证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的一致性,认为蛋糕做大了,大家分的自然就多了,但不太关心蛋糕分配的紧迫性,给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留下了反击民族主义的空间,即从个体的角度,要论证个人的成功与国家的发展并没有太大关系,认为他们的个人的成功是个人能力和努力的结果。
但社会主义者认为分好蛋糕本来就是做大蛋糕的动力,反对把效率和公平对立,就没有给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留下这样反击的空间,导致一些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不得不使用“极左”和反对改革等政治标签,代替辩论。
这也是我一直主张民族主义者应该升级为社会主义者的原因之一,也是我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目标,包括以前的民族救亡和现在的民族复兴,只能在共产主义者的带领下,才能以成本最小的方式实现的原因。
这次由一辆车的价格引发的论战,发生并非偶然。
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建设还滞后于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实力的发展。
民族自信心确实是在普通网民里面率先完成重建的,但民族自信心缺失的思想钢印依然嵌固在一些以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的人头脑里。
一个显而易见的的现象,就是越是个人主义情结严重的人,就越缺乏民族自信心。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发展到严重状态的表现,所以民族自信心缺乏症也升级成逆向民族主义。但中国实力的提升速度,显然更印证了中国民族主义者的自信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事实基础的。反而,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民族不自信,越来越缺乏事实支持。
事实不在他们这边,正面论战打不赢怎么办,那就开始走偏门。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事实“营造”伎俩,还不是最拙劣的,更拙劣的是他们把自己圈内约定俗成的身份政治与观点之争勾连在了一起,把观点之争引入到出身、职业、学历等因素在内的身份之争,比如说卢克文学历太低,只是中专,用来突出自己学历高、读书多的优越感。比如,说卢克文原来是在工厂打工的,用来突出自己的职业优势,社会白领金领的身份。这种做法在一些自诩为是知识分子或知识精英的群体里面有很强大的代表性。
比如,那个现在已经不是教授,但还以“国际问题专家”做身份标牌的储殷,就讥讽“初中高中的江湖风的文笔,加上初中教育形成的世界观”,甚至还不忘乘机讥笑一下做题家,说他们读的是“考试书、工具书”,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世界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停止了。
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一旦一个人喜欢喜欢高谈阔论“人文精神”“启蒙意识”,基本就可以怀疑,这个人是不懂装懂还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于要给中国人做启蒙的典型了。
现在谁提自己要给别人做启蒙,会越来越被当傻子看的,因为都知道这种人都是在装深刻。这个储殷自诩为国际问题专家,你看看他对巴以冲突的分析,很靠谱吗?
其实看看储殷给大家推荐的书,就知道这个人的真实品味了,他推荐的好书竟然是《张鸣说历史》,他可太会推荐了,张鸣是什么人,十年前就上网的网友可太熟悉了,那就是在网络上不断制造笑话的老公知。他现在不在网络上,但网络上还流传着他的笑话。
我们今天不讲张鸣的那些笑话,我们就从张鸣对民国的评价看他的历史见解。
民国成为自由主义者的“黄金时代”,这些人的见解会深刻到哪里去?张鸣的这番“高见”自然会受到当时网民的反驳。
就这么一个人写的书,竟然还成为储殷看好的书了。也难怪,张鸣的水平即使再次,毕竟在高校做教授比储殷坐得稳。
所以,张鸣在互联网上都装不了的深刻,你就能装成功?
把浅薄当成深刻,还自鸣得意,那就不好了。
三
以公知为代表的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上臭大街了,所以本来并不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冲突,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九边作为自媒体当中个人主义者的代表之一,与自由主义者毕竟是有区别的,和储殷相比,他距离公知的距离要更远一些,甚至在早期也反驳过公知。虽然他存在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本文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分析了。
但他毕竟不是公知那样的自由主义者,只是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他可能会越来越不适应。今后中国人重建共产主义信仰,他会更加无所适从。
大时代,已经不是自由主义者叱诧风云的时代,也不是个人主义者呼风唤雨的时代,大多数人的命运,不但会跟国家、民族的升降沉浮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会跟国家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制度密切相关。
中国人会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解决中国救亡的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为什么他们在各种试错之后最终给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让大多数人不会成为被那些自诩精英的人拿来嘲笑的穷人,不会让大多数人随着科技和生产力越发展,面对以前的机器排斥人的体力劳动和今后的人工智能排斥人的脑力劳动,被迫内卷越严重。
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文化人在社会金字塔结构中的地位,也不过是小资,他们离金字塔顶端还有很远,甚至这种距离比与他们看不上的人的距离更远,他们也会被比他们位置更高财富更多的人讥笑为穷人。这个以财富多少和位置高低构建的鄙视链,会有几个人不被更高圈层的人鄙视?美国也不过是几十个家族才能成为金字塔最顶端,成为可以俯瞰别人而不会被更高的圈层鄙视的人。全世界八十亿人口,真正的赢家其实就是这么多。
所以,小布尔乔亚式的自我感觉良好,始终是依靠向下比较才能得到巩固,但他们对上又是仰望的,内心又会是充满自卑的,所以就更需要不断向下比较,才能维持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不至于都被向上比较的自卑感替代。这就是典型的慕强心理,内心越自卑,越需要时不时展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小资的经济状况比普通的工薪层确实要好很多,但也最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的这种经济地位并不是稳固,一次投资失败,一次失业经历 ,就可能滑落到他们看不起的群体里面,甚至会因为负债更多,压力更大。
所以,这次争论,虽然是因为民族主义者与个人主义者之间的看法不同而起,但争论起来,阶级的话题就必然出现在其中。而且,还是这些平时否认阶级客观存在的人主动把观点不同,引向因经济地位不同的阶级差异。
他们以为这套话术能够打击反对他们具体观点的人的自尊心,让他们因为经济地位的自卑而放弃思考选择认同他们,但他们忘记了中国的文化里面早就产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而且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伟人带领组织重新塑造过的国家,伟人就特别强调“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甚至“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与这帮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不同,伟人没有嘲笑这些普通民众关注国家大事,而是再三提醒人民群众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政治。
在人数上,哪些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自然不是被九边认为可以轻松买大几十万车的人,更不是小资 们仰望才能看到的,可以轻松买大几百万车和几亿豪宅的人。
一些自命不凡的小资就是再自我感觉知识丰富,见解深刻,能比教员更有知识,更有见解?
为什么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底层的“民国大师”们,都不能给民族救亡找到一条可以走通的路,而是这位把打工人和农民地位抬高到历史最高的伟人,带领着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组织,领导人民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呢?
最后总结一下,从这场争论中,我们可以看清楚很多事情:
1、这件事说明公知所代表的买办势力,已经在话语权上日暮西山之后,小资的代表,与大众主体的不同,进入舆论的聚焦点。
2、通过这件事可以看清楚,为什么会有“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因为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更需要国家的保护,国家主权不完整了,首先要遭殃的是底层的民众,自诩为上等人的小资,和更有地位的人,遇到国家有危难,他们可以移民去享受岁月静好,但大多数普通人却不能。所以,为什么越是被认为普通的打工人和农民,反而越容易爱国的原因,就在这里。在民族丛林环境下,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怀的需要,更是利益的选择。
3、民族主义者应该进一步提升到社会主义者,不但可以补上自己逻辑的漏洞,让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空间减少,而且,大多数民族主义者也是被九边认为拿不出十万现金买车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民族复兴,才是我们需要的民族复兴,也是可以长久的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民族复兴。
曾经以公知为代表的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上臭大街了,所以并不那么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冲突,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这是必然要发生的大论战,上个百年过去,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民又到觉醒年代,从这些年被思想战的洗脑中走出来,重建我们的思想和信仰。
【文/尹国明,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昆仑策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