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舰队沿海训练编队1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有人在互联网上提醒,17日是《马关条约》签署118周年,这一背景信息使得这次巡航在中国舆论中获得特殊意义。中国各大网站纷纷将中国舰队在《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巡航钓鱼岛海域作为标题,在首页突出处理。
南海舰队这次巡航与《马关条约》签署日重合,是否是一种特意安排,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第一,中国民众很愿意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样的集体心理非常强烈。第二是今天的中国重获派舰队去钓鱼岛海域巡航的能力和自信,这个纪念日即使是偶然撞上的,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马关条约》是中日实力那次历史性转折的纪念碑,118年后,两国的实力关系朝着反方向再次转折。关注钓鱼岛危机成为许多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的一种方式。不能不说,中国人对日本的情结是很例外的。
但中国人与日本的意志较量并非是情绪化的。整体而言,中国人的眼和心都在逐渐超越日本,只要日本不主动刺激我们,我们并不愿意在它的身上耗费过多注意力。围绕钓鱼岛的针锋相对,并不是中国国家战略方向的宣示,它更像是中国就事论事的选择。
中国崛起处在“越来越有底”的特殊阶段,前方有了轮廓,但后面离得还不远。中国人的思想素材浩瀚而庞杂,自信和自卑交织浮现。这显然是个过渡期,中国人思想和情绪摆脱不稳定尚需时间。
中国人需要更多大国国民的自信,但这不是我们仅仅通过精神建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中国物质成就和国际关系成就的一层层铺垫,它的渐进式建设过程同样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绕不开的。
应当说,中国人目前的自信程度远不理想,但处于国家运转和发展的最低需求之上。不自信给中国内外政策的执行都增加了曲折,它们生出来,又被一一克服,或者化为中国前进复杂合力的一部分。当中国人的自信越来越多时,我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看法必将更加清晰。
日本不是中国战略胸怀的边界,钓鱼岛不应是中国要证明自己的地方,它更应是中国磨砺意志、增长智慧的一块岩石。中国既要坚决捍卫钓鱼岛的主权,又要不被绊在这里,这的确需要中国的大胸怀、大智慧。
《马关条约》已经尘封于历史,中国站在完全不同的国家力量基础之上。那个时代的屈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但在我们的感情簿里,那一页应该翻过去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