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各单位都会对新年度工作谋划一番,做些决策。如何让决策更准确、更具前瞻性?国外一名管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关键在于你能否珍视异议,认清异议的意义。”
对于异议,这名管理学家格外珍视。他说:“没有任何不同意见时的决策,往往风险最大。”“我最高兴看到决策前的激辩,一个公司强起来,往往得益于求同前先存异。”心理学家查兰·奈米斯很认可这名管理学家的理念,并在其著作中发问:“为什么群体智慧有时会招致风险,而异议却常常是创新和正确决策的驱动力?”
其实,我国古代先贤早就认识到异议对决策的重要性。早在商代,贤臣伊尹劝谏开国之君商汤“言能听,道乃进”,意思是说,能听得进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使治国之道不断完善。“兼听则明”“从善如流”“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等成语、金句,都是在告诉我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历史上,善治局面的形成、科学决策的诞生,无不是集纳众人之言的结果。齐威王听取邹忌谏言,下令奖赏进谏者,以至“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唐太宗虚心纳谏,正视错误和不足,营造出良好政治风气。
而不听、屏蔽,甚至打击异议,结果往往都很悲惨。比如商纣王,视异议为“恶言”,最后落得国破家亡。再比如官渡之战前,袁绍“拒谏饰非,不纳良言”,而“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的曹操,对待异议是“握发吐哺、兼听广纳”。对此,历史学家张大可指出:“单是从‘耳朵的对比上’,曹与袁便高下立见,胜负既定。”
一般来说,上级比下级水平要高一些,认识问题要深刻一些,考虑问题要周到一些,但这并不等于说上级时时、事事都高明。更何况,术业有专攻,真理有时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决策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就会多些参考系数和认知视角,“阻止我们对多数派的盲从”“能激发发散性思维,让决策更接近规律和真理”。
近代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受《墨子》名句“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启发,制作出“二耳之听”印章,留在身边惕励自我,以此表达善听异议的胸襟。当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后,有人问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教授回答:“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我们党对异议历来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为什么领导对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取?从根本上说,这是实施正确领导和决策的需要。任何领导者要实现领导目的,都必须保证决策正确。正确的决策来自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而这些一般不是领导者个人所能做到的。正如古人所说,“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
彭真同志常说,党委决策前一定不能随意,而要“八面树敌”。对待不同声音的态度,考验着决策者是否真心实意发扬民主,是否真心实意尊重官兵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能否善待不同意见,检验一名领导的胸襟与气度,检验一个单位的开明与自信。
现在,“深水区”的改革越来越难,“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很大,“悔棋”的代价更大。各级党委只有在决策时珍视异议,以争鸣求共鸣,才能以民意的广度提高决策的准度,推动强国强军事业破浪前行。当然,珍视异议并不是否定集体智慧。对提异议的人来说,如果异议没有被采纳,还是要坚决服从集体决策,真正做到“关起门来各抒己见,打开窗户一个声音”。
(作者单位:陆军边海防学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