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奔向火星,接续科学的求索
高考志愿填报,还要多听听内心声音
人脸验证技术应用需审慎再审慎
给老年读者留座的善意,多多益善
营销可以,但还是走正当路子吧
……
新闻速递: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新华社: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了!尽管7个月、最远4亿公里的长途布满荆棘,但任何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对未知的渴求。人类文明屡因断惑而进步,天问探火将因穷理而不凡。天问奔火,肩负了祖先的重托,接续着科学的求索。翻开人类历史,火星探测共40余次,成功24次,通关概率仅一半左右。探测长路挑战重重,即便一粒微小的尘埃都可能对航天器构成巨大考验。然而,人类最可贵的精神就是断惑,身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求知欲超过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问一号”将载入史册:于中国,它是国家航天科技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开启了国人对地球之外一颗行星的深入探索;于世界,它意味着国际太空探索再添生力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将进一步深化。实践证明,深空探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非凡的。尿不湿、脱水食品、太阳能电池都曾是航天领域“高大上”的尖端科技,而今,这些应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天问探火,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我们将亲证宇宙实相,穷理而达本;坚持走下去,我们将创造更大福祉,推动人类进步。
新闻速递:7月下旬,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揭晓。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和创业公司入局,各类志愿填报APP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不少高考服务类APP还宣称引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来为学子们精准预测高校的录取分数,计算被心仪大学录取的概率。
北京青年报: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高考志愿填报难就难在人人都想实现“最优选择”。一些考生和家长通过熟人圈子寻求社会支持,或者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破解“选择困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让信息成为资源,产生更大价值,然而,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技术难以左右所有考生和家长的所思所想,不能患上“技术依赖症”,被技术牵着鼻子走。所谓的“专家”建议,可以选择性吸取,有的专家建议学生去读一些热门的、有“钱途”的专业,殊不知,市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冷门”的专业或许会变得很“吃香”,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可能会面临就业难题。在一个互联网无所不“加”的时代里,考生和家长有足够的方法打破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合理布局高考志愿,既要有“冲刺”也要有“保底”。没有必要盲从他人的意见,更没有必要患上“技术依赖症”,只要多些技巧和耐心、细心,高考志愿填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新闻速递:有报道显示,一些电商平台正以0.5元一份出售匹配了身份信息的人脸数据,与此同时,帮助不法分子将照片活化的工具和教程也仅仅售卖35元。记者通过调查,证实了这个黑色产业链的存在。在一些QQ群里,3元钱就能买到用户的详细身份信息和人脸照片。
羊城晚报:大量“人脸信息”在黑市交易,这不只是简单的“个人信息泄露”,而是对公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相比于身份证号、消费记录、信贷流水等类型的个人信息,“人脸信息”无疑要敏感得多,其泄露的后果也要严重许多。人脸信息验证,不同于密码验证等方式,前者的“生物特征数据”具有固定性、永久性,改密码容易,要“换脸”难于登天。一旦人脸信息丢失,将终身置于不确定风险之中。底层技术太落后,应用铺开推广太快,目前所谓“人脸识别”客观上已经成为潜在高危系统。为此求解,寄希望于从源头切断“人脸信息”外泄和倒卖无疑难度极大。当下最切实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尽快推进技术突破,加速人脸识别从“物理识别”到“活体识别”的进化;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用户负责的商业道德,尽量收束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或者说健全动态加密等辅助交叉验证功能……直面风险,防患未然。在人脸验证技术真正成熟之前,不论是个体用户还是机构商家,还是不妨等一等,审慎再审慎。
新闻速递:衢州市柯城区图书馆一楼,有一个靠窗的座位,自2019年上半年开馆以来,一直为一位94岁的老年读者留着。在柯城区图书馆建成之前,老人每天要坐公交车,去离家更远的衢州市图书馆。如今,他每天只需拄拐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图书馆。这样的便利,显然得益于城市公共场所的投入日渐增多。
钱江晚报:如此高龄的读者,每天雷打不动来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是一种考验。给老人留座位,就是一项专门的服务举措。如何保障老人的安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确保及时联系家属,等等,这些都需要做好预案。这是一个日趋老龄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在图书馆度过闲暇时光,老年读者逐年增加。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之后渴望与外界交流,但又不太喜欢喧闹的环境,那么图书馆便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设备,图书馆便成了他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好老年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应该重视的。反过来看,拥有一批老年读者,对图书馆来说也是好事。老年读者“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无疑会给来图书馆的年轻人树立一个好榜样。图书馆的多寡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厚度,而图书馆的服务则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好的服务,便是文明素养的最有力体现。因此,类似给老年读者留座的善意,多多益善。
新闻速递:近日,网上陆续出现多篇宣称“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的文章,《教育部: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重磅!裸眼视力纳入中考成绩考核,近视学生将吃大亏!》……乍看还以为教育部出了新规定。该话题一时间也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但据记者求证和核实,教育部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新京报:据报道,传播“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不实消息的,有的属于眼科医院旗下公众号,有的是业务涉及验光配镜、眼健康管理等的企业公众号。这些公号将长治市将于2022年实施的地方性政策变成“教育部口径”,无疑是穿凿附会。这种穿凿背后,很难说没有故意诱导的成分。孩子视力下降,让很多孩子家长焦虑不已。而暑假正值孩子假期,家长趁假期带孩子做近视矫正手术也方便。大概也正是嗅到个中商机,这些跟眼科或眼镜相关的医疗机构或企业公号,对“旧闻”做了“换头术”,然后当新闻来传播,借此“撩拨”焦虑情绪,为自身进行引流导流。但误导就是误导,“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的规定本就存在不小的争议:很多孩子的近视是先天性的,且近视不可逆,这必然会造成不公。宣扬“不存在的规定”,只能是把一些教育部门推到被质疑的靶子上。广告法明确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情形,构成虚假广告。而这波拿“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说事的网文,是否算虚假广告,固然还有讨论空间,但搞“谣言导流”,也算是玩不合理的套路,套路玩得深了,没准会把自己“套”进去。奉劝这些企业号:营销可以,但还是走正当路子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