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记

特稿:敬谒韶山毛泽东故居

字号+作者:叶重豪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22-06-28 17:2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伴着濛濛细雨,我轻轻地,放慢脚步,轻轻地踏着门前的泥泞小道,来到仰慕已久的心中圣地——韶山上屋埸。 这就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故居,韶'...

    伴着濛濛细雨,我轻轻地,放慢脚步,轻轻地踏着门前的泥泞小道,来到仰慕已久的心中圣地——韶山上屋埸。

    这就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故居,韶峰脚下竹林深处的一户普通农舍,房屋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呈凹字型的结构,一半是瓦房,一半是茅屋,黄土垒成的墙壁映衬着青色的房项,渗透着一股浓浓的泥土芳香。走近故居的时候,门楣上一块红色的匾额映入我的眼帘,上面是邓小平文书的金色大字:“毛泽东同志故居”。

    随行的导游告诉我:“邓小平同志题写的这块匾额是1983年6月27日挂上去的,这已是第三块匾额。”原来, 1949年8月韶山解放后,当时的湘潭县人民政府就派人来管理毛主席故居,工作人员将佃居于此的农户迁出,对房屋做了一些简单的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并着手收集散失的家具和农具,1950年冬天在门楣上挂出了第一块匾额,上面写的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从此对外开放展览。1961年国务院公布毛主席故居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11月12日参观韶山,手书“毛泽东同志旧居”,故居管理处的同志将其制成第二块匾,悬挂于门楣上。后来,邓小平同志又题写了一块匾额,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三块匾。

    走进故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堂屋正中墙上挂着的神龛,我感到一阵好奇,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生不信神,而他的老家居然还挂着神龛,正当我在迷惑的时候,导游的一席话又传进了我的耳际:“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为人宽厚慈祥,勤劳能干,她一生笃信佛教,乐善好施,所以毛家供奉的神龛也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户的习俗。”1959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阔别故乡32年之后回到了故居,他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走进堂屋,首先对着神龛恭恭敬敬的作了揖,主席幽默地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大家一阵哄笑。主席又看了看神龛下面供奉的祖宗牌位,接着说:“小时候,我信过迷信,现在不信了。”大家又是一阵欢笑。导游的一番讲解,让我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穿过堂屋侧边的退堂屋,就是毛家的厨房,一坐典型的弧形农家土灶依然屹立在那儿,三口铁锅次第排开,好象在诉说当年一个大户人家的兴盛境况。灶旁是一个挖入地面以下的四方形火塘,上面依然挂着一个吊着的勾火棍,成为吊锅吊壶取暖之用。据说1921年正月初八的晚上,那一天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生日,毛泽东从长沙回家给母亲做寿,他和众弟妹们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吃着吊锅里的农家饭菜,一边和弟妹们拉家常,鼓励弟妹们和他一起干革命。

    厨房东侧为横屋,穿过横屋就是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卧室靠南一侧是一坐长方体的传统古典式架子床,上面挂着青色大布蚊帐,床上叠放着兰色印花被,床单也是青色的粗布。卧室东侧挂着毛泽东父母毛顺生、文七妹的遗像,从照片可以看出,两位老人家是那样的宽厚慈祥,中国农民饱经风霜坚韧不拨的神态就定格在这两张照片上。

    从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参观出来 ,就是旁边的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住房,这间房子大体与毛泽东父母的卧室相似,只是床边挂着一盏油灯,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读史、看各种进步杂志刊物用过的油灯,也是他寻求真理寻求光明用过的油灯。在油灯的上方,就是一个小阁楼,搭梯子可以上去,1925年6月,毛泽东发起成立韶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会就是在这个阁楼上秘密召开的,睹物思人,中国共产党今天成为一个拥有6000万党员的执政党,从这间小阁楼上走出的一代伟人功不可没,无人可比。在这间房子里,还挂有一张毛泽东兄弟三人和母亲文七妹的合影照片,那是1919年春天,文七妹患病到长沙医治,毛泽东其时正在北京奔走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闻听母亲病重后急忙赶回长沙,亲侍汤药给母亲治病,这期间母子四人在长沙蔡和森家里团聚,留下了这张与母亲唯一的合影照片。不久,毛泽东返京,母亲由大弟毛泽民陪着回到韶山。是年八月十二日,文七妹病情加剧,安然而逝。毛泽东赶回家时,母亲已入棺,他抚棺痛哭,写下了那篇荡气回肠的《祭母文》。不等母亲安葬,毛泽东就离开韶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之中。看着这张毛主席一家悲观离合的老照片,令人肃然起敬,俗语说,忠孝不能两全,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家不顾,投向革命,此时此刻,我不能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对老人家的无比孝敬,无比热爱。只能站在这张老照片前,对着老人家遗像深深掬上一躬。

    看过了毛泽东少年时代住过的房子,接下来我又参观了故居的天井、走廊和农具室,在这里陈列的有石磨、水车、犁耙、风车,还有蓑衣、斗笠、锄头、铁锹等各种农具,还有一个舂米的碓屋和谷仓,这些农具和物品都留下了毛泽东和他父辈、弟妹们生活劳动的烙印,留下了一代伟人少年时代的足迹,我一边在故居里漫步,一边在细细观看思索回想,好象毛泽东的伟大身影就一次次浮现在这间普普通通的农舍里……

|<< << < 1 2 > >>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