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记

特稿:参观章太炎纪念馆的感想(组图)

字号+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英语10甲 张彬彬、缪慧慧、谢艳辉、周赛赛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22-06-28 17:3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这样评价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史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有些东西消失了,有些东西迸发了。中国的末代传统知识分子在这个转型时代里迸发出了少有的能量,产生了一大批极具魅力和传奇色彩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代名士了,而章太炎无疑是其中的巨星。

    章太炎,名炳麟,浙江余姚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曾经这样说过,“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

    章太炎纪念馆起初名为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属中式宅院,现为章太炎纪念馆。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环境清幽,位于西湖南屏山下,距离著名的雷峰塔和净慈寺很近。一人座拥西湖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钟两大胜景,西风残照,晚风阵阵,破有说不出的意境。馆内的布局具有江南园林风格,是我国唯一一集章太炎生平展览,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博物馆。

    2011年5月1日我们小组一行5人兴致勃勃搭乘若干小时公车到达了目的地。

    一抵达纪念馆门口,便可见左侧由石头堆砌的墙上刻有“杭州章太炎先生纪念馆  杭州张苍水先生祠”。令我们感到疑惑的是张苍水为何许人也,为何会在纪念馆碑上刻上他的名字。经过后来的调查,我们得知张煌言(张苍水)是明朝遗民,强烈排满,在清军入关后便隐世,最后死于俘虏。章太炎先生在死前亲自指定自己的墓地位置要与其敬仰的张苍水共葬一处,正所谓“生不同辰,死要同穴”。从这一时间我们可以知道章太炎本人也是一个执着,宁死不屈之人。他第一个提出中华民国的概念,但却不赞同国民党的统治。

    沿着3米宽的过道走入馆内,过道两旁是苍劲有力的绿树,沁人心脾,放眼望去一片茂盛的绿色让我们联想到章先生的学术思想精髓必定影响到了中华大地,到如今一家之言贡献到文化的百花齐放。

    不久,我们便看到一块由周谷城题字的牌匾:太炎先生纪念馆。当天中午大门敞开,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的便是一尊章太炎的半身塑像。雕塑被色彩缤纷的花团围绕着,但是我们仍能看出这位眼戴镜,唇紧闭的老先生是治学严谨之人,环顾四周,没有其余的雕像。纪念馆坐南朝北,以原有墓道为轴线,前后贯通。建筑布局为北方四合院,兼采江南庭园的构筑手法,馆舍为明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其风格融敦厚、凝重与灵秀、精致于一体。

    直走向前,便是几扇木质的暗红色的门,中间门开,一眼便可见堂内上方悬挂着“国学泰斗”四个大字,这不禁让我们对已故的老先生肃然起敬。尽管有人对章太炎先生评价不甚佳,说他“攀附权贵”“晚年庸俗”等,但事实上我们对这无从考察。在“国学泰斗”两侧是一副对联“维新真学问,革命大文章”。章太炎先生不高兴别人说他的文章怎么样的好,他认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比自己的文章更加突出,文章只是失意时的消遣。可见章太炎十分关注实事,而不像读书人更善于空谈。对联透露出很多信息让我们好奇章太炎先生在那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动作。1897年章太炎敢到上海的《时务报》,在《时务报》中严厉批判了中国历代,特别是清代封建专制压抑言论、摧残学会的愚民做法。此时的章太炎还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寄国家强盛的希望于汉族官员身上。由于个中原因,1901年章太炎在具有浓厚革命色彩的《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这是他公开批驳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主张的第一篇论文,也是章太炎思想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之后章太炎积极投身于革命。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章太炎。

    往左侧去,最显眼的是可以以假乱真的蜡像。背景是日本富士山,其中一个蜡像扬起右手似与桌前另外四人交谈政治、文化。据简介此为章太炎东京讲学蜡像,即1908年,章太炎借日本东京神田区大成中学讲堂“国学崛起社”定期讲演文字学、音韵学、庄子、中国文学史等。参观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深刻感受到章太炎先生学识的渊博。右边是章太炎先生的书法以及他收藏的一些玉器、印章。试问一个珍爱玉器的人会有怎样的品质呢?

|<< << < 1 2 3 > >>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