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画

赏名画、知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欣赏

字号+作者: 来源:人民网 2012-09-29 18:33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一书。《画典》精选了现、当代美术史上100多位美术大家和新锐的220多幅'...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一书。《画典》精选了现、当代美术史上100多位美术大家和新锐的220多幅油画、国画、版画等作品。画作反映的是90多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社会风貌,以此为主线,配以简明易懂的“美术点评”和“党史解读”,以画带史,贯穿起9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翻开这本书,就像展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让读者重返历史现场。 

何红舟、黄发祥:《起航——中共一大会议》

美术点评:

油画《启航》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13位一大代表正在登船。在画面中,毛泽东处于构图的中心,身着蓝色长衫,肩挎包袱,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意气风发。这种安排和描绘使他成为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压顶的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也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而远处东方的曙光,又与游船上的中共一大代表们融为一体,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力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党史解读: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

经过筹划准备,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议被迫中断。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会议在缓缓划行的南湖画舫上继续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这是1964年一大代表董必武重回嘉兴南湖时留下的诗句。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刘春华:《毛主席去安源》

美术点评:

《毛主席去安源》是以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为表现题材的油画。该画曾被称为“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文革”期间在中国美术界具有和样板戏一样的地位。该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不含转载),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画面描绘了器宇轩昂的青年毛泽东形象,他身着蓝色长衫,左手握拳,右手持一把雨伞,正在崎岖的山路中阔步前行,背后是连绵的山脉和滚滚白云。毛泽东的形象居于整幅画面构图的中心,坚毅的面庞和姿态又与被山风吹起的衣褶和崎岖难行的山路相交融,背景的连绵山脉和滚滚白云更衬托了青年毛泽东形象的英伟。

党史解读:

安源路矿,是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因路矿工人多是湖南人,安源又离湖南很近,中共中央将安源工人运动划归湖南支部领导。这几幅画作着重表现年轻的毛泽东、刘少奇,怀着理想、信念和激情,成功发动、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其中,《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1921年秋,毛泽东考察安源,深感工人中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立即派李立三到安源开展工作,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建立青年团和中共安源支部,创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9月初,毛泽东再次到安源,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要求抓紧做好罢工准备。毛泽东确立了“哀而动人”的策略,并增派刘少奇到安源协助领导。

1922年9月14日,在李立三、刘少奇的具体领导下,安源路矿17000工人举行大罢工。工人高呼“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提出了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废除封建把头制等17项政治、经济要求。长沙的《大公报》、上海的《申报》、北京的《晨报》等全国有影响的报纸,纷纷给予报道。各地的工团也致函电声援。

经过五昼夜艰苦激烈的斗争,党组织领导工人迫使路矿两局承认工人所提条件。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充分显示出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这是湖南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的首次胜利,也是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全胜的工人斗争,对全国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工柳:《前仆后继》

美术点评:

罗工柳的油画《前仆后继》是一件经典历史作品,画作表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大批革命党人被杀害,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一代又一代革命人士不畏艰难,前仆后继的悲壮场面。画作采用了黑白对比的简约语言来表现,色彩沉稳厚重,笔触凝练有力,强烈叩击观众的心灵。

党史解读: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国内外反动势力逐渐以国民党右派代表蒋介石为中心进行集结,蒋介石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举行反革命政变。

4月上旬,蒋介石和汪精卫、白崇禧等人举行一系列的秘密反共会议。接着,他收买帮会流氓集团,以对抗上海总工会。他又指使吴稚晖、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篡夺上海人民的政权。

1927年4月12日,早就作好准备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租界冲出,身着蓝色制服,袖佩“工”字臂章,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当工人群众奋起抵抗时,国民党第26军强行解除了上海2700名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装。驻在上海的帝国主义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并有十万余工人、学生和市民集会抗议。当请愿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突然遭到反动军队开枪射击,死亡100多人,伤者无数。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在事变的三天中,遭杀害者300多人、被拘捕者1000多人、流亡失踪者5000多人。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这次政变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罗工柳:《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

美术点评:

油画《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是罗工柳的艺术创作和探索过程之中极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描绘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形象,身着深色红军军服,头戴军帽,一颗红色五角星极为醒目;坐于一小山丘的山石之上,右手扶膝,左手持烟,目视前方。在其左侧的山石之上还放置书籍和纸稿,显示出他正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思考和探索崭新的理论。通观画面,毛泽东的形象居于画面的核心,也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的空间,形象显得极为伟岸,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从远处的青山可以看出,此时正是万物萌发的初春时节,而这也象征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春天已经到来。

党史解读: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宁冈县的古城。在这里,毛泽东同袁文才、王佐两支农军建立了联系。27日进至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从此,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初始阶段,毛泽东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基础。在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分兵发动农民打倒土豪劣绅,1928年夏,在边界各县掀起全面分田的高潮,年底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使根据地逐渐巩固和发展。

朱毛会师之后,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得到壮大。1928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毅领导红军粉碎了湘、赣两省之敌的进攻,取得了龙源口大捷,歼国民党政府军千余,取得根据地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根据地扩大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遂川等各一部分,达到全盛时期。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进一步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并且在革命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莫朴:《南昌起义》

美术点评:

莫朴的《南昌起义》藏于军事博物馆。作品中起义的五位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相对集中地出现在画面的主要部位,尤其是周恩来的画面空间位置,被处理在画面宽度的黄金分割位置上。作品选择的画面瞬间是起义官兵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的带领下群情激昂、高呼口号、红旗挥舞、枪支高举的一刻,画面总体呈现动荡感,气氛异常热烈。

党史解读: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大革命遭到失败。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江西南昌城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中共前委按照原定计划,率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计划以广东为基地再次组织北伐。但在大批敌军的围追堵截下,部队受到很大损失。但这次起义却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后来,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董希文:《红军过草地》

美术点评:

董希文的油画《红军过草地》,以大面积的黑蓝、普蓝和小面积的橘黄色的对比,浓重地渲染了长征路上严酷的物质环境和红军战士坚毅乐观的精神。

党史解读: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气候恶劣,鸟兽绝迹,人烟荒芜。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正好是秋季来临,又赶上雨季,本来就已经积水的沼泽地,大都变成了漫漫泽国,草地上又是野草茂盛,草丛里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难以辨别方向。

1935年8月,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一、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计划到巴西一带会合,继续北上。21日,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七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变化异常的茫茫草地,于当年8月27日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路军也同时到达阿坝地区。

过草地同爬雪山一样,红军用坚强的意志挑战生命极限,成就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作为长征史上最艰苦的象征,它们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决定,经过长征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的人都可以入党,因为这是最好的考验。事实证明,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钢铁的队伍,不畏牺牲和任何艰难困苦,这也是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基本的保证。


傅抱石:《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美术点评:

这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取自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在表现中加入了更多的中国画的元素,山峦更为苍翠和富有质感,只是在山峰之巅隐现出红军的旗帜,与远处天际的朝霞交相辉,尽情地赞美了红军的伟大。

党史解读: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毛泽东1935年写的《忆秦娥·娄山关》中,描绘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激烈场景,表现了他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坚持到底的信念。

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0日,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5至17日,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20日,红军翻越娄山关,进军川南。28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由于情报失误,红军未能实现预期的作战目的。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土城战役的教训,亲自指挥了他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战役。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再克娄山关,2月28日重新占领遵义。这一仗意义重大,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后,极目四望,心情激动,写下这首不朽之作。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成仿吾回忆说:“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高泉:《北上》

美术点评:

油画《北上》反映的是红二、四方面军指战员告别甘孜群众,继续北上,向陕甘苏区进发的场景。画面主线是长长的行军队伍呈“S”形延伸至画面深处,近处军民依依惜别,一位老乡握着红军的胳膊不忍离去,后面墙上的“北上抗日”口号赫然醒目。画面远处乌云密布,给人压抑感,与近处鲜亮明快的笔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红军将要担负艰巨的抗日使命。作品寓意深刻,历史感较强。

党史解读: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但从更广大的历史背景来看,长征同样也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主张抗日,并派遣杨靖宇等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在红军长征出发前三个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虽身处逆境,仍坚定地站在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及时地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起来,把红军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1935年6月,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两河口会议上,党中央确立了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并克服了张国焘的南下错误主张。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转移到了民族解放的最前沿,为后来的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1935年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并提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


江丰:《东北抗日义勇军》

美术点评:

版画具有创作快普及性强的特点,在抗战时期成为极重要的抗日宣传工具。江丰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描绘的是在冰天雪地行进的义勇军队伍。长长的队伍从深处蜿蜒至前方,战士不惧寒风,毅然走上抗日前线,保家卫国。作品具有较浓厚的刀刻气息,天地各用白黑两色表现,对比鲜明,特别是大地刻线略呈波浪形,准确的表现出雪地的质感;人物刻画具有剪影式效果,具有雕塑般的坚实感。

党史解读: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政当局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所属19万东北军,

除部分爱国官兵参加抗日义勇军外,一部退入关内,一部投敌,致使日军仅用不足半年时间,迅速占领东北三省省会及主要城镇。

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号召群众进行武装抗日。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或全国人民捐助;主要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打击敌人。其中最著名的几支义勇军部队:辽南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辽东唐聚五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辽西郑桂林、耿继周、苏景阳率领的东北民众义勇军,辽北高文斌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吉东王德林的抗日救国军,原东北军李杜、邢占清、冯占海部组成的吉林自卫军,海拉尔和呼伦贝尔起义的东北军苏炳文、张殿九部等,他们组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强大阵容。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义勇军高举“誓死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的旗帜,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东北义勇军的英勇战斗,为建立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彦涵:《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美术点评: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是彦涵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绘了在敌后战场,农民与抗日战士军民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打击敌人的场景。画面呈金字塔式构图,底部托举战士的民众构成了金子塔的塔基,塔尖是正在向敌人射击的战士。这幅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表现出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尽管作品并没有刻画出敌人的形象,但是这种暗示性的艺术处理更能够激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党史解读:

画作是上世纪40年代前期画家在太行山区战斗生活中锤炼的作品。

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1941年,日军把华北作为“彻底治安肃正”的重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后方基地,在中国占领区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并且集中日、伪军反复“扫荡”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至1942年,在“扫荡”华北的根据地时,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到万人的达132次,万人以上至七万人的达27次,并且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制造无人区。华北平原地区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一亿人减少到五千万人以下。

严重困难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日军对敌后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认为,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开展全面的对敌斗争。这就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展开斗争,避免单纯在军事上同敌人硬拼。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等,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民兵共作战420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1000余人。敌后军民的反“扫荡”斗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坚持中国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美术点评:

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是一幅表现抗战的经典之作。画作抓取烈士跳崖之前横眉冷对日伪军的场面。五位壮士呈金字塔式构图,具有纪念碑般的效果,坚实而不可撼动,五个人动作神态各异,或回头怒视,或大义凛然,有的战士紧握双拳,表现出依然想消灭敌寇的愿望。作品中人物描绘惟妙惟肖,具有较强的体积感,整体色调偏冷,演奏出为中华民族献身的壮丽篇章。

党史解读:

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河北省西部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围剿”。25日,日伪军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分几路向转战在狼牙山地区的晋察冀军区红一团进行围攻,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利用有利地形,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同敌人战斗了一天的五位战士,已经胜利完成了牵制和掩护任务。9月26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五位战士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坠落崖底,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跳崖后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带伤归队。

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三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便广泛地流传开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


罗工柳:《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整风报告》

美术点评: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罗工柳的这幅画作真实再现了这一会议场景。画面采用水平线构图,通过与会人员的视线将毛泽东带到画面中心位置,突出了领袖形象,显得十分生动、真实。画面色彩处理层次较为单调,油画的笔触肌理也不明显,反映了当时油画的风格。

党史解读:

1942年到1945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前,党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整顿“三风”,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3年12月,毛泽东特意为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题词:“实事求是”。整风运动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教育全党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整风运动采取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思想斗争,达到弄清思想、分清是非,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了正式结论。这个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结束。整风运动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黄胄:《爹去打老蒋》

美术点评:

石鲁的《转战陕北》一反画领袖形象的固有范式,将毛泽东置身于黄土高坡,成为大山大水中的点景。作者大胆取舍,通过对西北山川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一方面突出了领袖形象,另一方面又把观众带到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让人感到山谷间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党史解读:

1947年3月18日晚,在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枪炮声中,毛泽东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临行前,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们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战军主动撤离延安,开始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并连续进行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有效地策应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奠定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重点进攻的基础。

3月29日,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工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河北平山,担负中央委托的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留在陕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此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转战在陕北,在极端艰苦险恶的环境中指挥着西北和全国各个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真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948年3月23日,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4月21日,延安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石鲁:《转战陕北》

美术点评:

黄胄的《爹去打老蒋》描绘了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参军即将分别的场景。画面左侧是一位年轻的妇女和两个孩子,怀抱的孩子用手指着旁边正要跨上战马的父亲,父亲则满是关爱地回头望着孩子和妻子。画中的战马矫健、有力,战马后侧蹲坐着的狗悠闲地吐着舌头,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画中四个人物、两只动物,都极为真实、生动,没有丝毫的造作和虚夸,能让人真切地体味到这个家庭的朴实和纯真。这幅作品被选入第一届全国美览,受到美术界的好评,更得到徐悲鸿先生的称赞,由此也成了黄胄的成名之作。

党史解读:

经过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广大解放区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得以翻身,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也空前提高。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青壮年农民潮水般加入人民军队。各地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他们还建立加强民兵组织,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广大支前群众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用肩挑、车推、驴驮、船运等方法,翻山越岭,破冰渡河,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将伤病员送到后方救治。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人民战争画卷。

由于淮海战役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围绕这次战役而进行的支前运动,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其中,最动人的场面就是几百万推着小车运送粮食的民工大军。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对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有力地保证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冯法祀:《控诉会》

美术点评:

1950年,冯法祀赴京郊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创作了大幅油画《控诉会》。画作的题材、人物来自生活,作品人物众多,构图饱满而不拥塞,色彩沉稳而响亮。画面以控诉的农民人群构成的大面积灰色,插入画面中心青年农民土黄色的背影及白色头巾,与红色棉袄的青年妇女相映,使作品在压抑中透出一股新的时代气息,表现出解放了的农民迸发的新的精神风貌。《控诉会》的中心人物——

“老人”站在桌子上控诉,神情激愤;几位农民怕他在桌上站不稳,急忙上前扶着他的腿。这样的细节,没有亲身经历此情此景的人是构想不出的。《控诉会》是新中国油画家在建国初期尝试创作主题性作品及大场面构图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党史解读:

全国土地会议后,各解放区为贯彻会议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彻底平分地主土地,迅速形成土改热潮。1947年11月至12月,一个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很快在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东等老解放区,东北等半老解放区,以及鄂豫皖、豫皖苏、豫陕鄂、江汉、桐柏等新解放区广泛开展起来。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猛烈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特别是在一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


彦涵:《百万雄师过长江》

美术点评;

彦涵的《百万雄师过长江》是新中国成立后,彦涵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套色版画。作品刻画了人民解放军乘坐船只横渡长江的场景,近处满载解放军战士的船只与远方的一面面风帆连成一片,水面上浪花汹涌,暗示着激烈的战斗仍然在进行。在炮火的映照之下,风帆与红旗相映生辉,与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图景。

党史解读: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伺机卷土重来,企图依托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一方面宣告“引退”,由“代总统”李宗仁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加紧部署长江防线。

由于国民党要求进行和平谈判,人民解放军数度推迟渡江南进的时间。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已达成的和平协定上签字后,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于4月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至21日晚,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发起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长江防线。22日,国民党军实施总退却,分别向浙赣路、杭州和上海撤逃。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

历时42天的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董希文:《开国大典》

董希文:《开国大典》

美术点评: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成名作,创作于1953年,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画面气势宏大,喜气洋洋,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作品采用严谨的写实笔法,真实再现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又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拉大了蓝天与红灯笼、红地毯之间的色彩对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作品中,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融入了中国的审美元素。由于时代

变迁,《开国大典》曾两度被修改。1955年,画中高岗因“高饶反党集团”事件被删除,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1968年“文革”发生后,画中的刘少奇被刮去,原作第二排的董必武补到空缺的刘少奇的位置。1970年,江青曾指示删掉林伯渠,因画家重病在身而未修改。

党史解读: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10月1日早晨起,首都工人、师生、机关干部、市民、近郊农民、城防部队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约30万人陆续汇聚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随后是强大的步兵师,装甲兵、摩托化兵、骑兵也分列通过天安门广场,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的飞机在天安门广场凌空掠过。傍晚,长安街上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节日的首都沉浸在狂欢中,直到深夜。当天,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蒋兆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美术点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著名画家蒋兆和为新中国诞生创作的庆生之作,创作于1949年。画面中人物着工农服装,高举红旗,目光坚毅,动作有力;背景欢呼的人物作虚化处理,突出了主体形象。画面中两位工农代表了千千万万受苦的中国人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了新中国的活力,画面主题明确,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与对新生活的向往。在创作手法上,画家采用的传统的用笔方法,使色墨和素描体面关系得到完美的结合,有力地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党史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胜利完成,并由此开始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国的民族精神得到极大振奋,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它从根本上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真正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迅速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为建设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注入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黄胄:《载歌行》

黄胄:《载歌行》

美术点评:

新疆是黄胄画作的重要题材。他的国画《载歌行》就是描绘新疆和平解放之后,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快生活的经典之作。画中人或乘车,或骑马,或步行,有挥舞旗帜,有拍打手鼓、有弹琴歌唱。从画面右侧向左侧前行,队伍参差错落,人物形象刻画得丰富生动,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欢快而流畅,似音符在画卷上随着画中人物的乐曲而跳动。作品歌颂了新疆人民在和平解放之后当家作主的欢快之情,也体现了黄胄艺术探索。

党史解读:

1949年秋,解放军进军西北的节节胜利,使孤悬边陲的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开始动摇。为实现新疆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开展了对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的团结争取工作。9月25日、26日,陶峙岳、包尔汉先后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为接管新疆防务和改编起义部队,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西北各族人民和苏联方面的支援下,穿越戈壁沙漠行程一千多公里,于10月20日进驻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完成了挺进西北边陲的艰巨任务。部队到达迪化时,从南梁到北门,轰轰烈烈地通过市中心,受到各族群众的夹道欢迎。有的年轻人竟爬上装甲车,呼喊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激动地向解放军不停地招手。


侯一民:《跨过鸭绿江》

美术点评:

《跨过鸭绿江》是侯一民创作的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历史油画。画面中朝鲜的土地已经满目疮痍,朝鲜人民欣喜地迎接志愿军的队伍。白雪皑皑中,志愿军队伍从前方呈“之”字形蜿蜒至连接中朝边境的大桥,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队伍前方,手持武器的志愿军战士整齐划一地走向抗击敌人的战场,画面左侧负伤的人民偎依在一起,欢迎为朝鲜人民战斗的志愿军朋友。作品横向构图,视野开阔,大气磅礴,色调低沉,以夜色比喻朝鲜人民的境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突出志愿军所担当的历史使命。

党史解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从8月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中国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9月中旬,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后,战局迅速逆转。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10月上旬,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问题。当时,我国经济恢复刚刚开始,物资极度匮乏,人民政权没有完全巩固,武器装备相当落后。而如要出战所迎击的将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敌我力量悬殊,出兵参战,会不会“引火烧身”。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艰难。是否出兵入朝作战,中共中央的决策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取得一致的认识,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斗争的决定。

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夜幕的掩护下,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美术点评:

杨之光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描绘了一个平生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老人衣纹的线条处理粗细有致,恰当表现了粗布衣裳的质感;老人脸部刻画精细,并在中国的水墨语言中结合了西方的光影、明暗效果;眼角皱纹的处理,显现了老人饱经沧桑的艰辛;注视选民证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加上合不拢的嘴巴,更是把老人当家做主的那种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真实、亲切、朴实。该作品1956年曾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

党史解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条件还不具备,民主政治建设是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种组织形式开始的。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主要采用选派(推选)、选举和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时为清华大学教授的费孝通参加了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看到参加会议的,有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戴瓜皮帽的,都在一个会场里讨论问题。各界代表的提案有248件,大都是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交会议审议、处理。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群众在民主素质、民主程序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已经提上党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蒋兆和:《给爷爷读报》

美术点评:

《给爷爷读报》是蒋兆和写意人物画的代表作,描绘了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画面中小孙女活泼可爱,胸前飘着红领巾,正喜悦地给爷爷读报;爷爷正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报上的内容,表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态。两人形象真实感人,爷孙间的浓浓亲情洋溢其中。在作品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与西画的光影处理技巧完美结合,使画面既有中国美学追求的意境,也有西方绘画要求的造型、色彩关系。

党史解读: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是文盲、半文盲。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上世纪50年代,这首《夫妻识字》曾风靡大江南北。那时,无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走进了扫盲班课堂。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土改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2500万人以上,1951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1100余万人。从1949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陆俨少:《毛主席的指示到达了田头》

美术点评:

陆俨少的《毛主席的指示到达了田头》用隐喻的手法,描绘建国初期劳动人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热爱。画中的人物是一群在棉田边休憩的农民,其中一位少女拿着一份有毛主席指示的报纸在给大家阅读,人们听到后欢欣鼓舞,互相传递,旁边的人好奇地围到报纸旁边想看个清楚。作品构图疏密结合,人物动作自然,表情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设色质朴,画面清新感人,具有较强的农村生活气息。

党史解读: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后,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也随即发生转变,转向用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来宣传、教育全国人民。

1954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宣传工作的要点:第一是要加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政策和决议。第二是要系统地说明党的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向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第三是要改进经济宣传,动员千百万群众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在工农业等方面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加强党在农村中的宣传工作,中央提出要在广大农村有系统地对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健全党在农村中的宣传网和经常的宣传活动,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提高到社会主义的水平,以便为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必要的思想基础。


黎雄才:《武汉长江大桥速写》

美术点评:

黎雄才的《武汉长江大桥速写》,用简洁的线条描绘了正在施工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作品清新而不失气势。画面近处高塔耸立,起重机、吊车川流不息,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画面中部大江浩渺,波涛起伏,几艘航船驶了过来,上面满载施工材料,画面深处更多的高塔和航船若隐若现,暗示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工程。作品中纵向的高塔与水平线形成“十”字形构图,结构稳定,造型多用线条,高度简练准确,体现出艺术家驾驭画面的能力。

党史解读:

1956年6月,毛泽东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作词《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描述的正是当时在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举。长久以来,长江阻隔了纵贯南北的铁路、公路运输。当时铁路经平汉线到达汉口之后,需用轮渡将火车渡过长江,到武昌再经粤汉线到达广州。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兴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全桥总长1670米。大桥的建成,不但使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更使得京广铁路连接贯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靳尚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美术点评:

周恩来总理双手摊开,站在万隆会议的演讲台上慷慨陈词,他身着深色中山装,大方、朴素,表情和蔼而自信,这就是勒尚谊的油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成功地塑造出一位睿智的大国领导人的形象。作品接近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动作、表情、光线,成功地运用肖像画的技法处理历史题材。

党史解读: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当时与会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不同,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主张也不同。这意味着会上的分歧和斗争难以避免,中国在会议上的一举一动将十分敏感。

在公开大会上,有的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有的则表示了对中国的疑虑,

会场气氛越来越紧张。在会议可能走上歧路的关键时刻,19日下午,周恩来登台讲话。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他强调“求同”而不是“立异”,说明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中国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建立正常关系。周恩来宽容大度地体现了和解精神,获得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赞同。

参加亚非会议,是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联系,显示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靳尚谊:《我们的友谊遍天下》

美术点评: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描绘了毛泽东会见国外友人的情景。画面中的毛泽东在中央,与远道而来的非洲兄弟双手紧握,旁边的亚、非、拉等洲的朋友围绕在他的周围,满怀敬仰之情。毛泽东身穿中山装,沉着而大方,体现了国家的自信与好客。他双手紧握黑人弟兄的手,眼神慈爱,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各国的朋友身着其国家礼服,庄重而不失亲切。作品造型简洁,单线平涂,体现了当时油画民族化的风格尝试。作品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与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建立的友情。

党史解读: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高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也在发展。在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过程中,争取“中间地带”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60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中国领导人认为,第一个中间地带和民族民主运动是直接同盟军,应该给以最大的支持,并且联合它们。

这一时期,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法斗争的支持,对古巴、巴拿马等国人民反美斗争的支持,是当时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事。中国还在经济上、建设上大力援助亚非拉国家。中国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也主要来自亚非拉国家。当然,对外援助也有未注意量力而行的问题。在60年代前期国内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援外数额仍然居高不下。


关山月:《新开发的公路》

美术点评:

《新开发的公路》为关山月1954年到南湾水库深入生活后而作,不难看出画家在岭南派山水画的基础上强化生宣纸上笔墨的表现。画面采用奇谲的构图,山势从上往下俯冲,象征着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自然环境,在险要的环境中建设出平坦的公路的美好愿景。这件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图景的新山水画代表作,表现了关山月的山水画既有岭南画派写实精致,又兼有北方山河雄浑的特色。

党史解读:

画作者体验生活的信阳南湾水库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库工程开工于1952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1950年夏季,淮河洪水造成的灾害,紧紧牵动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毛泽东连续四次对淮河治理作出重要批示。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建设高潮。淮河两岸人民开始了大规模治水壮举,在当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修建了淮北大堤及下游的三河闸,在大别山区建起了以佛子岭水库为代表的水库群,在河南境内完成了石漫滩、薄山、南湾等山区水库建设,在江苏、山东开展了导沭整沂、导沂整沭等工程。大规模综合治理,初步改变了淮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从此,淮河见证的不再是生灵涂炭和流离失所,她承载的是流域人民的安居乐业与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刘海粟:《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美术点评: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展现了上海南京路上工人游行的热烈盛大场面,画中无论是红色条幅还是游行前进的人群,均用跳跃、活泼的色点画出,显出一种热情、喜庆的节日气氛。画面以红黄色为主色调,远处白云和天空采用印象派手法表现,传达出画家心中如火的激情。画家熟练运用欧洲现代绘画的技法和理念,以明亮的色彩对比、轻松欢快的笔触描绘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新貌,以及欢庆活动中工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党史解读:

1956年这一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而载入史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为标志,这个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从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照搬苏联模式又不符合中国国情,只能从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步解决。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展现出党为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多方面探索的生动景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逐步清晰起来。毛泽东后来多次说: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意义。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陈半丁:《力争上游》

美术点评:

陈半丁的《力争上游》是反映“大跃进”的代表作品。全画采取平远式构图,由近景、中景、远景三部分构成。近景占据画面的左半部分,左侧出一巨石,坚实而厚重;其右画杂树一丛,枝干以勾皴而成,叶子或色或墨,或聚或散,或夹叶点,或垂叶点,或密或疏,或深或浅,将整个画面左边连成一体;近树后面,巨石横卧,起衬托和稳定画面的作用,且与左侧巨石相呼应;树石后面向右横出一坡岸,正好破掉水面在构图上的单调感。中景七条“丰收船”,由右向左分布,渐远减小,每船各载丰收的果实和两名船工,构成该画的“画眼”。作品将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歌颂了人民劳动丰收的喜悦,也表现了社会主义新气象。

党史解读:

1957年10月27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号召:“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的工作在十二年内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提出了“跃进”口号。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苏联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中国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在《人民日报》1958年的元旦社论上,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第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历史地看,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全国人民意气风发,艰苦奋斗,要为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所作为,这种精神也是可贵的。然而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于是,盲目求快就压倒了一切。

李斛:《十三陵水库工地夜景》

美术点评:

李斛的绘画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创作了大量别开生面的夜景山水画。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夜景》中,李斛巧妙地将中西绘画技法相结合,用中国笔墨表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壮观场面。画作一反传统山水画“以白当黑”的手法,以人眼的真实感受为基础,运用黑白对比、冷暖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夜色的景物在各种光线的照射、折射、反射下相映成辉的动人效果,开辟了山水画的新领域。

党史解读:

1957年冬至1958年春掀起的农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大跃进”运动的序幕。

195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掀起一个农业生产建设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普遍修改原发计划,制订新的“跃进”计划。在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热情激励下,许多地方不避风雪,挑灯夜战。“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的豪言壮语,反映了这种苦干精神。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浮夸和蛮干的情况。

为响应中央号召,1958年1月,北京市委决定修建十三陵水库,当月就正式开工,四十万劳动大军汇集工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也亲临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经过160天昼夜奋战,一座总容量八千万立方米的水库奇迹般地建成了。


李琦:《毛主席走遍全国》

美术点评:

这幅毛泽东肖像作品,是新中国建立后描绘领袖形象最广为人知的国画作品之一。画家凭借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把一代伟人毛泽东刻画得形神兼备。画面以线造型,取舍提炼恰到好处。尤其是毛泽东手拿一顶草帽的设计,不但点出了“走遍全国”的主题,也反映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画面没有任何陪衬的景与物,给观众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党史解读:

在中国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1960年底到1961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经过酝酿和思考,毛泽东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思想逐渐形成。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像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所以,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再次就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讲话:希望今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这次全会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分别由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率领三个调查组赶赴广东、湖南、浙江,重点是农村,到第一线,到最基层,作系统的调查研究。三个组向毛泽东提供了许多具体生动、有价值的一手材料,成为毛泽东调整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

毛泽东本人也于1月25日离开北京南下,经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于2月13日到达广州。其间,毛泽东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和广东等省委的负责人进行交谈,听取整风整社、人民生活、轻工业生产和市场等问题的汇报。这时,毛泽东克服经济困难、扭转整个形势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那就是从解决农业问题入手,紧紧抓住调查研究这个工作环节。


赵志田:《大庆工人无冬天》

美术点评:

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描绘的是大庆工人在漫天飞雪中钻井的场面。画面中雪花纷飞,石油工人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与恶劣的天气顽强地斗争。左边铁人王进喜固定住钻井台,右边的工人展开双臂,用力旋转操作钻井机器,旁边的工友全神贯注地盯着画面中间工作的工人。画面主要采用横向式构图,后面高耸的标语、前面的设备、中间的钻井和忙碌的工人,使得画面富有秩序感。在风雪中,石油工人如雕塑一般,给观者深刻印象。

党史解读:

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一个贫油国家。化工产业和生活用油,基本依赖“洋油”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1959年9月,钻探人员在松辽盆地发现了高台子油田。因国庆十周年临近,人们将其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2月20日,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经过三年多的奋战,1963年,大庆油田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这年12月,周恩来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大庆油田的开发,还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在油田开发最艰苦的时期,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于1964年提出“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整个工业战线,涌现出一批学习大庆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产生了许多大庆式的企业。


李延声:《煤海盛开大庆花》

美术点评:

《煤海盛开大庆花》用诗意的手法,描绘了煤海山西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涨的建设激情。画面中两位煤炭工人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十分欣喜,女工人背着一沓报纸,手拿搪瓷缸,另一只手放在嘴边向远处工友喊话;另一位工人放下自己手中的工具,面带微笑,正要直起背眺望远方。画面中虽然没有工人劳作的场面,却让观者真切地感受到煤海建设的热情。画中煤山起伏,两位工人

一高一低,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歌颂了矿厂工人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事业的情怀。

党史解读:

经过“文革”开始几年的动乱,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结束动乱,恢复发展生产。1969年,全国工农业生产结束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九大后,以战备为主要任务的“三五”计划建设得到迅速恢复和扩大。1970年工农业生产又取得大幅度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和“三五”计划。其中,197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工业总产值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原煤一项,产量3.54亿吨,比上年增长33.1%。

经过“文化大革命”前期“天下大乱”,经济建设仍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一方面由于有60年代前期经济调整在各方面奠定的基础;一方面是“三五”计划接受了“大跃进”急于求成、高指标的教训,计划指标安排得比较合理;更重要的是一大批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对动乱的抵制与抗争,减少了“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奋斗,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


梁岩:《申请入党》

美术点评:

1973年,画家梁岩跟随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创作小组到海河工地深入生活,工地上铁姑娘战斗队的事迹激发了画家的创作欲望,一气呵成创作了《申请入党》这一经典画作。在此画面中,梁岩把形象整体的严谨、灵性、情感等等都表现得十分恰当。画家重点捕捉描绘画中人物的眼神,通过对画中人物坚定而犀利的目光的刻画,透视出一种对党的渴望与信仰。画家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服装、工具等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外,作品还保留有中国人物画的风骨与韵味。

党史解读:

这幅画创作于1973年,是在纪念毛泽东题词根治海河十周年的背景下产生的。

海河是华北地区主要大河之一,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河汇流至天津后入渤海。海河水系支流众多,汛期同时涨水,入海口宣泄不畅,常常形成洪灾。从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387次严重水灾,天津被淹泡过70多次。从1958年开始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整治。1963年海河大水后,毛泽东给海河工程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声令下,一场治水的人民战争打响了。几十万治河大军疏浚和开挖了黑龙港河、子牙新河、滏阳新河、大清河等19条大型排洪排涝骨干工程和35条较大支流、183条支流,修筑总长1400公里的14道大型堤坝,基本上解除了海河南系洪水对天津市,京广、津浦铁路的威胁。几十年过去了,海河流域基本没有发生过重大洪涝灾害。

在治河大军中涌现出了许多巾帼英雄。1970年保定市就成立了一个铁姑娘民兵连,由郊区公社的90多名女青年组成,最大的二十五六岁,小的十七八岁。铁姑娘们参加了清理白洋淀的工程,白洋淀“虫多、蛇多、地潮、蚊子咬,大苇茬子乱扎脚”,可是她们一天都不歇工。六年间,这群姑娘打成机井18眼,其中百米以上的15眼,扩大水浇地面积2500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