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中华民族大团结(360x145公分,2012年作)。(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心的方向(145x360公分,2012年作)。(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八仙清饮醉瑶池。(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家园(136x68公分,2012年作)。(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卖甜果的姑娘(136x68公分,2006年作)。(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作品之一:转经(136+x68公分)。(中红网红色图库)
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中红网红色图库)
中红网石家庄2016年1月18日电(郑斯维、苏冬斌)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见到了著名人物画家狄少英老师。只见他正在精心进行创作巨幅作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其鲜活的人物个性,朴实的画风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狄少英:1957年6月生于河北定州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徐悲鸿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笔者独家专访当代著名书画家狄少英,在谈起书画创作,狄少英说,中国画创作必须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到生活中去,走近人民,表现人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来。
问: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军旅画家的?
答:我从小喜欢读书,那时候渴望知识。能读的书很少,但又想读书,只要见书就读。读到好的诗句就默默地抄记,渐渐地诗里那种自然流露的情感、那种秀美的田园风光感染了我,我也有了“诗人”之称。我在痴迷于写诗的同时对书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天拿着《芥子园画谱》看,拿着树枝在地上画。因为画的好,我进了县文化馆。后来人伍参军,到部队后我的速写、插图不时地在军报上刊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1989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在学校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对艺术又有了新的认识。多次临摹古代的优秀画作,立志要当一名画家,在艺术的殿堂里占一席之地。毕业后到北京军区任美术创作员,创作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服务于部队,服务于官兵。我把军人的形象和我对军人的敬畏以及我对部队的热爱,我都用笔表现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作品《如梦年华》《踏遍青山》《开天辟地》《花季》《花香》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军、全国美展并获奖,多幅作品还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后来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展出。中非论坛期间,我为埃及总统和夫人所绘的肖像,作为中埃建交五十周年的礼品,分别送给总统和夫人,应埃及大使馆邀请,到埃及进行文化交流。
问:在我们观看您的作品后,感觉就是您一直在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绘画和学习西方绘画特点,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谈到 “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的?
答:现在世界大同,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小,文化也在相互融合。将外国好的艺术思想和技法拿来为我所用,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艺术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东西可以继承,但有些东西不适合当代社会,或者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当代审美的需要,就需要吸收适合当代审美需要的文化去满足时代的需要。
西方的艺术有些适合我们的审美取向,我们就拿来充实我们的艺术。比方说,中国画吸收了西方的素描,使中国变得厚重沉稳,尤其是中国人物画,加入少许素描使人物形象变得结实而有力量感。
问: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反映了画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请概括地谈谈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画的优势和特点?
答: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他是民族的象征,美好的生活,昂扬的精神,是民族的形象。如果没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就是萎靡的民族,就会被人藐视,这种精神支撑着这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大业是人类精神的体现,任何一个公民必须有民族气节,这个民族才能强大,才不会被列强欺负。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五千年的文化表明我们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发展中华民族的艺术,中国画作为一种载体,体现着民族的伟大和江山的壮美。中国画作为中国固有的艺术表现形象,一直在讴歌着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审美取向,净化了民族的心灵,发扬了民族的气节,丰富了民族的生活,使中华民族的艺术经久不衰,千古流传。
问:写生是画家重要的创作源泉,您是如何看待写生并坚持长期进行写生的?
答:艺术家写生,是一生的必修课。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创作。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生活的画家成不了艺术家。但是艺术不是生活的翻版,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热烈,更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有成就的画家必须到生活中去。我的作品都是从生活中去寻找灵感和素材,体验生活,表现生活。你要知道,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才是千古不朽的。
我画的那些少数民族人物,都是写生画出来的。他们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都要了解熟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懂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打动人,才更有力量、更有民族精神、更有生命力。没有生活,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可以说,画家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写生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完成的。
问:书画讲究线条之美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画中以线作骨,加以墨色,造型带动笔墨,笔墨依附形体,书画同源,书法和画画对于画家来说哪个重要?
答:中国的艺术从古到今都是线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古的岩画上,我们的祖先用几根线描绘出“祭祀、打猎、劳作”等生活场景。原始时期的彩陶图纹,用几条线交织出美妙的节奏韵律。中国书法更是线条的灵魂所在,不加任何修饰,永远活灵活现,千古流芳。我们知道“八十七神仙卷”虽是粉本,但它是千古不朽的艺术珍品。再就是“送子天王图”“剑侠传”“水浒叶子”等等都说明线条的艺术魅力。作为画家我们必须把“线”这一整体研究透。他就像一匹烈马,非常难驾驭,但等你把他驯服后,它就按着你的意图驰骋疆场。书法也是一样,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你可能不知道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但等你掌握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后,你就体会到作画时点线的轻松自如。
书法和绘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又有书画同源之说。历代大家中,大都是诗书画三绝或诗书画印四绝的。我曾用十年时间专心书法研习,遍临各种名碑名帖。将绘画的章法用到了书法上。将书法的笔意用到了绘画上,使书和画达到了一种和谐美。所以说,书法和画画对于画家来说都重要。
问:一年前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谈到:“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我们知道您在书画造诣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您是如何理解习总书记这句话的含义,对于画家来说,您是如何深入生活创作作品?
答: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提炼生活,使生活艺术化,让人们从艺术作品中享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是艺术家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要带着感情观察事物、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从正面去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我是一个艺术家,我非常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曾投入很大精力到生活中去搜集素材,以真诚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艺术。多年来,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多次赴川西、甘南、青海、云南西部,深入各少数民族聚集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每到一地都画大量的速写,他们的各种表情和姿态,每一个动作在我的笔下都充满激情。我曾经长期深入到藏民中间,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藏民,和他们一起转经,一起载歌载舞,我感觉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很纯净,他们的生活很幸福。所以,在我的笔下画出来的各个民族都是一种欢快美好的形象,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有人给我打电话说“看了你画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作品和别人画的有很大不同,感觉到你笔下的他们生活的很幸福”,我说的确如此,如果在你的思想里认为他们的生活很苦,那是你没有走入他们的生活,没有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他们载歌载舞,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会深深打动你,会让你也沉浸在幸福之中。这几十年来,我创作的五十六个民族系列作品,都是用绚丽的色彩和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来描绘各民族人民欢快幸福的生活场景的。我作为一个画家,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骄傲与自豪。
链接:“狄少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物画家,自1991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近30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他的艺术情感不断升华。在他的感情世界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其作品取向总是与人民同在,与时代共进;狄少英所选择的艺术道路无疑是正确的.是艺术的主航道。我相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