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谣

特稿:庆阳的三首原创民歌

字号+作者:南梁革命纪念馆 张岩岩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2022-04-26 10:4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庆阳有着三首原创民歌,好多人都以为它们是陕北的,其实,它们是咱们地地道道的陇东民歌,堪称红色歌曲里的经典。唱遍祖国大地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

    庆阳有着三首原创民歌,好多人都以为它们是陕北的,其实,它们是咱们地地道道的陇东民歌,堪称红色歌曲里的经典。唱遍祖国大地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就是产生在上世纪那火热年代里的不朽经典之作。

    《绣金匾》

    《绣金匾》这首歌曲是由一位木匠汪庭有创作的,汪庭有祖籍陕西商南县,生于1916年,在他两岁的时候,家乡遭受旱荒,父亲带上全家人逃难,肩上挑的两只箩筐,一只装的是破烂什物,一只装的就是饥肠辘辘的汪庭有。后来跟随父母落脚到新正县生活,也就是现在的正宁县,开始做木匠活,他小的时候,就喜欢哼唱歌曲,经常哼着《五更道情》、《五哥放羊》、《绣荷包》等民歌小调,边区的新生活使他欢欣鼓舞。为了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和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他琢磨着为《绣荷包》填上新词。汪庭有能编能唱,但就是不识字,在编歌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常常是把第一段完全记住了,才能编第二段。有时,编出了后面一段,前面一段又忘了。于是,他想了个法子:每编好一段,立即教给村里的孩子们唱会、记住,这样他就可以继续编下段了,当他自己忘了歌词时,就去找孩子们唱,就这样翻来复去,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终于编成了新的《绣荷包》。

    新的《绣荷包》很快在解放区流传开来,受到群众的喜爱。诗人艾青听到这首歌非常赞赏,但他指出,民间是用绣荷包这种形式来表现和传递男女爱情的,给人民领袖、政府、军队应当绣的是大金匾。作者采用了艾青的建议,将《绣荷包》改成了《十绣金匾》。   

    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经专业文艺工作者修改,“十绣”精炼成为“三绣”。

    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开国领袖相继去世,艺术家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对汪庭有的《三绣金匾》作了再次修改,变成了歌颂、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领袖的经典之作,并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饱含深情的一唱,《绣金匾》的歌声便在神州大地传唱开来,至今不绝于耳。

    《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是由著名作曲家张寒辉创作的,张寒晖系河北定县西建阳村人,生于1902年。1943年,张寒晖和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著名诗人柯仲平带领10多人的延安文协文化工作团,穿越人迹罕至的子午岭林区,迎着边区军民大生产和文化卫生建设的热潮,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和文化、卫生模范村陇东分区华池县的城壕村,宣传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扫除文盲;同时深入生活,进行艺术采风和创作活动。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山村里,张寒晖经常听到农家的磨窑里传出农妇村姑哼唱的一首传统民歌《推炒面》的优美歌声,伴着毛驴的“踢踏声“和箩面的“咣当声”,分外动听,他深受感染,将这首劳动号子改编成了《边区十唱》。

    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首次将这首歌曲搬上了舞台,更名《军民大生产》。从此这首源于华池的民歌,带着大生产运动的澎湃热情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唱响了全中国。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歌曲是由环县的一名劳动英雄孙万福创作。1943年,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孙万福终于见到了自己昼思夜想的救命恩人、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走上前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又用双手紧紧抱住毛主席的肩膀。他粘着口沫的胡须,因兴奋而有些颤动。他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也有了。这都是您给的!没有您,我们这些穷汉子爬在地下,一辈子也站不起来!”他越说越动情,对领袖发自内心的爱戴之情如同决开的堤坝,一泻千里,他用颤抖的声音即兴唱出了这首流传万代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此后,《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经贺敬之精心修改和艺术润色,终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