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

毛泽东“诗情”长征路

字号+作者:汤家玉 张成林 来源:党史纵览 2007-02-07 13:5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毛泽东曾经自称是“马背上的诗人”。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用他的豪情,谱写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长征已经过去整整70年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些诗词中,感'...

 毛泽东曾经自称是“马背上的诗人”。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用他的豪情,谱写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长征已经过去整整70年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些诗词中,感受到长征的艰辛和红军将士的崇高气概。“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伟大的红军诗人,在飞奔而来的马背上,吟咏着精美的诗篇,演绎着长征精神。

  


  清平乐 · 会 昌

  (1934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毛泽东的这首词写于长征即将开始之际。那时,战事已经非常危急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达到高峰。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色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执行王明的“左”倾军事路线,红军和根据地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1934年4月底,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中央根据地北大门,并继续向前推进。在南方战线,国民党投入重兵,向寻乌、安远、重石、清溪、筠门岭等地区进攻,企图打开中央根据地的南大门,夺取瑞金。经过数月的鏖战,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许多。这时,毛泽东却受到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被剥夺了兵权,加上身体欠佳,心情十分苦闷。他曾为这首词写下一段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前方战事吃紧,毛泽东却无权指挥红军!他只能到会昌“游山玩水”。会昌是江西一个极普通的县城,然而,在上个世纪30年代,它却成为中国革命根据地内一个重要的城市。1931年10月26日,红军解放了会昌,中共粤赣省委、省政府就设在会昌城外五六里处的小镇文武坝。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毛泽东与会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亲率红军,在会昌战斗过。

  毛泽东名义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博古仍觉得他碍事,建议他去上海休养。李德则提议他去莫斯科休养。毛泽东当然明白博古和李德的用意,便说:“我不去,我不离开苏区,不离开中国。我身体还可以,就到粤赣省去休息吧!”

  1934年4月下旬,经过周恩来同意,毛泽东带了王首道、周月麟和朱开铨3个巡视员,离开瑞金到会昌视察并指导工作。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两人促膝长谈。毛泽东喟然长叹,说:“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3次开除中委和8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

  7月23日清晨,毛泽东在粤赣省的几位干部的陪同之下,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又名岚山岭)。毛泽东望着逶迤的山峦,触发了诗兴,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他的心情虽然苦闷,但并不消沉。诗人豪迈地宣称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所看到的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而远望南粤,“更加郁郁葱葱”。“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更加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豁达之情,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这就是毛泽东!他身处逆境,心中所想的,始终是党的事业,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

  毛泽东写罢这首词之后,很快就离开了会昌。他接到来自瑞金的急信,要他赶回去。就在他登上会昌山那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已做了重要决定,发布了《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派遣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围西征。这预示着,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长征就要开始了。

  



  十六字令三首

  (1934―1935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小令一气呵成、一势贯通,似乎是诗人一挥而就的。其实,它们不是一次写成的。第一首,作于1934年底。第二年春,诗人又陆续写了后两首。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对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上山打游击。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毅然将部队拉上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还说,要当革命的“山大王”。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无数的崇山峻岭,如越城岭、苗岭、夹金山、梦笔山、仓德山、打鼓山、拖罗冈、岷山、六盘山,等等。红军经过的湘贵两省,更是山峦叠嶂,奇险异常。据《贵州通志》记载:“八宝山与太平山,相连如屏,三面绝壁,无路可登,惟南面稍平,鸟道羊肠,人迹罕至。”诗人在诗后的注释中,曾引用民谣说:“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本来,这些高山是红军长征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可是,毛泽东对山却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第一首小令,诗人用“离天三尺三”突出山的高耸连天。第二首小令,诗人连续用了两个比喻,把千山万岭描绘成汹涌澎湃的大海和万马奔腾的战场。第三首小令,更是把山比喻为坚强无敌的擎天柱石。在诗人眼中,这些山顶天立地,充满豪情壮志,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它们决不低头。它们不正是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雄红军的象征吗?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月15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日,红军离开遵义。20日,翻越了娄山关,进军川南,计划与在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创立根据地。28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由于情报失误,红军未能实现预期的作战目的。博古讥讽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土城战役的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再克娄山关,2月28日重占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两个师,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当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

  这首词似乎分写两次攻打娄山关,连郭沫若先生也产生了这样的误解。1962年5月,郭沫若在《人民文学》发表《喜读毛主席<词六首>》,说:《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写的是红军长征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毛泽东以郭沫若的口气,对文章进行了修改,纠正了原文的错误,明确指出,词写的是一次战斗,不是两次战斗。文章说:“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作家成仿吾回忆说:“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诗人写作该词时,遵义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刚刚重新获得指挥权。当时,红军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危险的,兵力损失已经大半,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药物,都极其缺乏,而且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重重围困在狭小的山区。1958年12月,诗人曾对这首词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可是,我们在诗中,丝毫读不到“沉郁”。与前面的诗词相比较,这里更多的是喜悦和自信。虽然红军遇到了挫折,但诗人相信,一切可以重新开始,胜利一定会到来!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名诗最早是经美国记者斯诺之手发表的。红军长征结束后,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并于1937年3月,在北平秘密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书中披露了这首诗。1938年2月,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文本出版。斯诺在书中说:“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书中刊载了毛泽东的这首诗,但没有标题。这首诗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标题是《七律·长征》。

  这首诗,就是记载长征的“史诗”。红军四渡赤水之后,便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企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9月10日,毛泽东等率领红一军、红三军、军委纵队继续北上,避免了党和红军的一次自相残杀。9月12日,红军长征到达甘肃迭部县俄界时,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兼任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11月初,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仍由毛、彭以原职领导)。9月18日,红军翻过了常年积雪不化的天险岷山,进入了甘肃省南部小镇哈达铺。至此,中央红军甩开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雪山草地,最艰险的历程就都被甩在身后了。因此,全军上下,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诗人后来回忆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沉郁的心情)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更重要的是,在哈达铺小镇,毛泽东从当地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一片苏区和刘志丹的红军。中央决定去陕北,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师。红军经过近一年的转战,终于确定了最终的目的地。

  诗人感叹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仅红一方面军,就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历时368天,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其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在路中只休息了44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共爬过18座山,渡过24条河,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多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穿过了6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艰难险阻,来自于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但对于英勇红军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红军眼中,巍峨绵延的五岭,只不过是奔腾的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就好像是滚动的泥丸。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令人不寒而栗的铁索桥,都被我英勇红军轻松地踩在脚下。如今,红军走完了千里雪山,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焉能不“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昆仑山,我们并不陌生,传说山上居住着高贵的西王母。1935年9月,毛泽东率红军翻越岷山时,曾登高远望昆仑群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首气贯长虹、辉映千秋的革命浪漫主义佳作《念奴娇·昆仑》。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描写昆仑山的诗词非常多。然而,毛泽东却别出心裁,想象奇特。词的上阕,诗人用如椽巨笔,勾勒出遮天蔽日、横亘高空的昆仑山。昆仑山斗天斗地,连苍天也对它无可奈何。它能够“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它发起怒来,能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既孕育了长江、黄河,滋养了人类文明,也曾经大发淫威,用洪水祸害百姓。历史已经过去,昆仑山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在如此雄壮的昆仑山面前,诗人却表现出对它的藐视。“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是何等的胆略和气魄!诗人要抽出利剑,把它裁为三截。“剑”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历来对本词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1958年12月,毛泽东亲自为自己的诗词批注说:“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诗人要把昆仑山裁为三截,分别赠送欧洲、美洲、亚洲,建立一个真正太平的世界,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征服昆仑山的成果。这样一个“同此凉热”的世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当时,中央红军已经不足万人,还没有建立牢固的根据地,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中国革命仍然处于低潮。可是,诗人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敢于“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东借这首词,表达了无产阶级改造全世界的雄伟气魄。

  毛泽东曾在哈达铺召集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做报告,他说:“我们要北上,张国焘要南下,张国焘说我们是机会主义,究竟哪个是机会主义?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北上先遣队人数是少一点,但是目标也就小一点,不张扬,大家用不着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这一段讲话,是《念奴娇·昆仑》最好的注脚。无论形势多么险恶,决不改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总是充满希望,充满必胜的信心,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敢于向一切恶势力挑战,这就是毛泽东和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红军!这就是红军的长征精神!

  



  清平乐 · 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毛泽东直接指挥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的一、四、五大队,歼灭尾追红军的敌骑兵两个连,并于当天下午一鼓作气,越过海拔3000米的六盘山,冲破国民党军队最后一道封锁线。毛泽东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和阵阵南飞的大雁,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词。“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指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一直努力下去,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一句名言,是对毛泽东和红军长征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诗人坚信,有一支如此勇敢的红军队伍,革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诗人渴望战斗,渴望胜利,他问:“何时缚住苍龙?”其实,他的内心早就有了答案: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不罢休。

  毛泽东这首词气魄雄浑,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某小分队和敌人战斗,由于敌众我寡,我方大多数人牺牲,只剩下1名通讯员和其他3名同志。他们准备最后聆听一下党中央的声音,再为党献身。他们把设备整理好,收听来自陕北的声音。当时,播的正是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他们听完后,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决定冲出敌人的包围。他们最终杀开了一条血路,从敌人的包围中成功突围。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红军越过六盘山后,东北军和马鸿宾的3个骑兵团又尾追而来。毛泽东认为,敌军跟着红军进入陕北根据地,对我们是不利的,必须“砍尾巴”。10月21日,彭德怀指挥陕甘支队第一、二纵队,在吴起镇击溃了敌军骑兵2000多人,使敌军一段时间不敢再来根据地骚扰。这是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结束长征前的最后一仗。当天,毛泽东亲自到前线观察战斗,直到敌人败退,才离开前线。毛泽东非常兴奋,当即写了这首诗。

  毛泽东借赞扬彭德怀,来赞扬我英勇红军。背景仍然是山。当然,陕北的山迥异于南方的山,它没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也没有清澈的水流,有的却是深深浅浅的沟沟壑壑和高高低低的黄土坡道。彭德怀横刀立马,威风凛凛,指挥我红军将士纵横驰奔,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彭德怀收到这首诗后,把诗的末句“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毛泽东。1947年8月,在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歼灭国民党三十六师6000余人。毛泽东得知这一捷报,立即又书写了这首诗,送给彭德怀,诗的最后一句仍然是“惟我彭大将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