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清代项家达编《初唐四杰集》中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以下简称《饯崔使君序》)一文时,在旁边写了近千字的批语(详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13页),还在标题前画了一个大圈以示重视。
关于毛泽东写这个批语的时间,学界并无定论,因而也影响到对其内容的理解。有鉴于此,笔者翻阅一些文献,愿陈管见向有关专家请教。
一、关于毛泽东的批语的写作时间
关于毛泽东这个批语的写作时间,有的论著说“从批语中的其他的内容来看,大约写于1958年之后,60年代之前”,还有的说“从内容看,大约写于1958年、1959年”,都没有把时间确定下来。所谓“批语中的其他内容”,是指:“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
“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发生在1960年上半年。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毛泽东在这年上半年批发的与“四化”运动有关的文件主要有:(一)转发太原市委关于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决议的批语(1月23日);(二)中央转发吉林省委关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情况报告的批语(3月3日);(三)中央关于加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领导的批语(3月16日);(四)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报告的批语(3月22日);(五)转发聂荣臻关于广州、重庆两市技术革命运动情况报告的批语(3月25日);(六)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建成两条养猪自动线材料的批语(3月25日);(七)对薄一波关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报告的批语(4月24日);(八)对中央转发聂荣臻关于公开报道“四化”运动意见的批语稿的修改(4月28日)。
还有一些批示文件与“四化”有关,但列举这些足以说明所谓“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发生在1960年上半年。在3月22日批示中毛泽东说:“在一九六○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又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60年3月24日在天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列出17个问题要大家讨论,其中“四化”问题居于首位。
根据这些文献,把毛泽东关于王勃的这个批语的写作时间定在1960年应该是准确的。
二、读书引发毛泽东对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龄的争论这件学术公案的兴趣
在《饯崔使君序》中有明确的写作时间交代———“上元二载”即公元675年。毛泽东估计“勃年应有二十三四了”。也许因为《饯崔使君序》在构思与用词造句上与《滕王阁序》有相似之处,因此毛泽东产生根据前者写作时间来推断王勃在南昌写作《滕王阁序》时年龄的想法。
王勃究竟何时在南昌作《滕王阁序》?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王勃14岁去江西看望父亲路经南昌所作,主要根据是序中有“童子何知”一句;二为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路经南昌所作,主要根据是序中有“等终军之弱冠”一句。千百年来学者各持己见,两种观点不相上下,竟成一件公案。
毛泽东在熟读《王子安集》的基础上,对王勃诗文创作地点作进一步的推论:“《王子安集》百分之九十的诗文,都是在北方———绛州、长安、四川之梓州一带、河南之虢州作的。在南方作的只有少数几首,淮南、南昌、广州三地而已。广州较多,亦只数首。交趾一首也无,可见他并未到达交趾就翻船死在海里了。”《饯崔使君序》与《滕王阁序》同属王勃在南方作的少数篇章,这增加了两序创作时间前后相隔不会太远的可能性,也就在实际上支持了王勃在南昌作序时年龄的第二种说法。
毛泽东对第一种说法也不完全排斥,他把支持这一说法的根据也写在这个批语内,采取两说并存的通达态度。不过从中也可看出,毛泽东是无意于考据的,他的兴奋点并不在这里。
批语对王勃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先对王勃政治上两次受打击作一般介绍,然后说他“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王勃是一个少年天才,9岁时读颜师古《汉书注》10卷,指出颜氏失误之处,仅此一项就可看出王勃才学超常。据说他还有哲学、医学等方面的著作。当然王勃的主要贡献还在文学方面。毛泽东用“光昌流丽”一词形容其文采。“光昌”指王勃诗文有一种高华气象,“流丽”指王勃诗文有一种流畅之美。毛泽东同时又指出王勃一生倒霉,其诗文“还有牢愁满腹一方”。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毛泽东一贯认为政治上遭受打击对一个人成长不无益处。
《饯崔使君序》与《滕王阁序》都是骈文,后者更是传诵千古的美文。毛泽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评价王勃骈文创作成就,先引杜甫《戏为六绝句》对初唐四杰的评价,然后说:“王勃等人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充分肯定了王勃等人对文学的发展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应当说明的是,毛泽东在写这个批语时既不是一般地作考据,也无意写作家论,他是想借王勃“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贾谊、李贺、夏完淳并论来说明“英俊天才”出自青年,从而引出下边的议论来。
三、毛泽东的批语是现实中发动“四化”运动、倡导敢于发明创造的思想的一种流露
毛泽东写这个批语固然缘于读到《饯崔使君序》,引发他参与讨论王勃在南昌作序时年龄的兴趣;然而这种兴趣的产生并非完全出自学术,主要是出于现实需要,准确点说是现实中发动“四化”运动、倡导敢于发明创造的思想的一种流露。
毛泽东历来重视青年的作用,他把“四化”运动的希望也寄托在青年身上。早在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讲话一开始就围绕着“破除迷信”这个题目进行发挥,认为“从古以来,发明家都是年轻人,卑贱者,被压迫者,文化缺少者”。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一口气举出古今中外31人为例,王勃当然在内,甚至把舞台上的红娘、神话中的哪吒也算上了。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为一个报告写了批语,并拟题目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批语中隐含了毛泽东对群众进行科技发明的渴望,从而也进一步发挥了大会讲话中的观点。本来1958年1月毛泽东在制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就有“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的提法,媒体为此还宣传过一个叫张狗丢的少年发明家,不过这个技术革命却被“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淹没了。毛泽东这个关于王勃的批语比起八大二次会议讲话来有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在发明者比例中承认“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不像1958年说的那样绝对了。毛泽东所说的青年人、贫人、贱人多发明创造,“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自有其道理,只是有些失之绝对。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总是困难的。
当年的“四化”运动,用群众运动的办法搞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并且寄希望于青年,虽然收效不大,但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在今天,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科技知识普遍提高,特别是学有专长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政策得法,在一些普通岗位上工作的人推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作者丁正梁,黑龙江大学伊春职业学院教授,伊春 153000〕
红色诗词
解读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批语
毛泽东读清代项家达编《初唐四杰集》中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以下简称《饯崔使君序》)一文时,在旁边写了近千字的批语(详见《毛泽东读文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