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

毛泽东的江西诗情

字号+作者:汪建新 来源:《当代江西》 2023-07-08 15:3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毛泽东的奋斗人生波澜壮阔,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他却对江西这块红色热土情有独钟。 作为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在江西写、写江西、为江西'...

    毛泽东的奋斗人生波澜壮阔,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他却对江西这块红色热土情有独钟。

    作为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在江西写、写江西、为江西写的诗词作品有15首,数量居全国各省之冠。

    解读毛泽东的江西诗作,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毛泽东浓郁的江西诗情。

    深厚绵长的井冈情结

    1927年写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该词纪实了秋收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秋收起义的原定计划是攻打长沙,“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表明这首词写于起义部队由江西向长沙进攻的途中,这是毛泽东在江西写的第一首诗词。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引兵井冈,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秋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描绘了以少胜多的黄洋界保卫战,从此,名不见经传的井冈山和黄洋界名扬天下。

    1965年5月,毛泽东回到井冈山,抚今追昔,奋笔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为一个地方先后写3首词作,都以“井冈山”为题,这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无仅有,表明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情之浓。

    而3首词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足见毛泽东对黄洋界保卫战的评价之高、感悟之深。

    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守住了井冈山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不懈寻求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此“志”与当年的“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中的“志”遥相呼应,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情壮志。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弹指三十八年”,时光荏苒,“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如今的井冈山“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多了楼台亭阁”,喜见“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毛泽东怎不百感交集、欢欣鼓舞、诗思泉涌?

    跌宕起伏的赣南情怀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战。

    这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写了9首词作,其中有6首作品直接描绘了毛泽东在赣南地区的烽火岁月。这也是毛泽东军旅诗词的成型时期,他马背行吟,把诗情融入战争,使战争充满诗意。

    1930年2月写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作于红四军由广昌向吉安进军的途中。“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这首词宛如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

    1930年7月写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写得深沉含蓄,“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表达了红军坚决消灭反动派的英雄气概。“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歌颂了黄公略及其所部对革命的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1931年春写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阕记述龙冈大捷,下阕描写第二次反“围剿”的敌我双方态势。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龙冈在江西永丰、兴国、宁都、吉安、吉水之间,红军巧妙设伏,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1931年夏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写于福建,“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描写发生于吉安东固镇东南的白云山大捷。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红军摧枯拉朽,从江西富田一直打到福建建宁。

    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历经坎坷,而由于错误路线的干扰,反“围剿”战争一再受挫。

    1933年夏的《菩萨蛮·大柏地》和1934年夏的《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身处逆境时写的感怀之作,表达了积压已久的郁闷心情。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性格刚毅、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生动展示了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

    心系苍生的余江情志

    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肆虐,遍及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患病人数达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亿人,群众称之为“瘟神”。江西余江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1955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余江人民打响了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到1958年春,基本完成大面积灭螺任务,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创造了世界血吸虫病防治史上的奇迹。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7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正如其“小序”所云:“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这是毛泽东为江西写的诗作,表现了人民领袖关心人民疾苦,情系百姓安康,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解难、为民造福的根本宗旨和责任担当。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第一首诗写旧中国瘟神猖獗、人民遭殃的悲惨景象。诗句饱含着对深重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是对黑暗旧社会的强烈控诉。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第二首诗写新时代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壮举和人民幸福安康、瘟神被逐的美好情景,浓情歌颂了伟大的时代和英雄的人民,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义哽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七律二首·送瘟神》纯粹以民生问题为主题,想象丰富,对比鲜明,给后人以战胜瘟神、战胜邪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

    登高望远的庐山情思

    庐山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历代文人骚客吟咏不绝。毛泽东先后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4次登上庐山,并赋诗《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59年7月1日写的《七律·登庐山》描绘毛泽东立于庐山之巅,极目远眺,看到了一个雄奇壮阔的世界,抒发登上庐山的所见所感。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山势高峻,恰似天外飞临长江边。乘车盘旋而上,飞驰在青翠浓茂的崇山峻岭之间。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面向重洋静观世界,一阵热风吹起疾风骤雨,洒向寥廓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诗人西望长江上游,白云笼罩,水天相接,武汉三镇仿佛飘浮其上;继而东眺长江下游,浪涛滚滚,一泻直下三吴,一片迷迷茫茫水雾,气象雄奇。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者洞察古今之变,联想到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

    1961年9月9日写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颇似古代的题画诗,只是题在了一张风光照片纸上。

    “暮色苍茫看劲松”,在傍晚时分昏暗迷茫的景色中,遒劲的青松挺拔于山崖之间。“乱云飞渡仍从容”,一片云海如波涛汹涌,却又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揭示了诗人的淡定心态。“天生一个仙人洞”,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上的天然石洞,相传为吕洞宾求仙学道之处。“无限风光在险峰”,在险峻的山峰中,有无数绚丽壮景。

    这首七绝明白晓畅,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更能把握其内在政治寓意。面对国内的经济困难,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毛泽东不免心生某种忧愤而又苍凉悲壮之感。

    老骥伏枥的南昌情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后26次莅临江西,多次到过南昌。从1965年11月开始,毛泽东离京南下视察。12月24日,他从杭州来到南昌,1966年1月5日,离开南昌前往武汉。

    1965年12月下旬,他写了《七律·洪都》。毛泽东一生中以省会城市名称为题的诗词只有两首,即《沁园春·长沙》和《七律·洪都》。这是一首直抒胸臆、咏史明志、寓意深刻的诗篇。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洪都,是旧南昌府的别称。

    毛泽东曾于1964年4月19日来到南昌,“又一年”,是继去年再次到来。毛泽东点明题目之后,就引出“祖生击楫”的典故。“至今传”,祖逖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传颂至今。“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闻鸡”,源自闻鸡起舞的典故。“久听南天雨”,即长时间闻听南方风风雨雨。“北地鞭”,威震北方大地的战鞭,这是化用“祖生鞭”的典故来比喻从军报国、勇于进取。“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鬓雪”,形容头发苍白。“废料”,指人因衰老而无用。“彩云”,多用于感叹好景不长,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意为病树前头万木春,事业自有后来人。“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江水奔流,前后相继,世事更迭,万象更新。

    《七律·洪都》是在南昌写的,诗题不是南昌而是洪都,既没有描述在南昌的所见所闻,也不直接反映南昌的历史风物,写得含蓄深沉。

    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激发了毛泽东对古代豪杰的联想和思索,引发了对自己辉煌人生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意识的深邃理解和美好前景的乐观展望。这种诗情缘起于南昌,抒发于南昌,毛泽东的这种南昌情愫必将永载南昌史册。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来源:《当代江西》)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