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898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县。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田汉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前后开始戏剧编演,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田汉的诗作充溢着时代的气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了一本《田汉诗选》,收集的作品相当丰富。但是,由于年代较长,编辑这类诗集确实难以做到毫无遗漏。2007年秋,韩国一家电视台的采访组来南京采访包括笔者在内的几位文史研究者,采访录制关于上世纪30年代韩国抗日志士在南京开展斗争的专题片,任务完成后,采访组人员提出希望能对著名剧作家、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后人田野作一次采访,并请笔者协助联系,笔者很早就认识田野,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是话剧演员的田野家住南京城南城佐营申家巷省话剧团宿舍,为旧洋楼,田野丈夫张辉是知名演员,上世纪50年代主演过《风从东方来》、《铁窗烈火》等影片,长期担任省话剧团团长,是个有些影响的活跃人物。张辉辞世后,上世纪90年代初田野移居南林大公寓区。那天完成采访之后,笔者又与田野谈起了其父的诗文和剧作,已是耄耋之年的田野身体很弱,但颇为健谈。她特为取出未被辑入《田汉诗集》的几首佚诗的复印件相赠,并据父亲文章依次作了说明和解释。佚诗出自于香港《华商报》的灯塔副刊1941年4月27日、28日田汉作散文“南归日记”。文中的几首诗便是诗集中没收入的。1941年3月20日,田汉由恩施到黔江“因为等车,在芷江停留数日,21日到观音台去看龙潭”,占有短句:西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3月27日,田汉渡沅江至安江,晚间去拜访海军名宿萨镇冰将军。萨镇冰,福建闽侯人,久历海军军伍,清末参加过甲午海战,是广济舰的管带(舰长)。辛亥以后被任命为海军上将。后来因为支持过福建人民政府的抗日反蒋活动,被蒋介石报复,一直赋闲家居。田汉这次与萨镇冰相见,“谈海军问题和甲午战争甚详,承赠庚辰年间闲吟一册,老人兴趣极佳,曾赠诗一律,诗曰:烈士暮年心未甘,卜居偏爱向湖南。纵谈战史气弥壮,展望棋枰情更酣。头白恰添庭草绿,眼青犹似海波蓝……”诗中还有“泰曾去后幼陵往”一句,泰曾指林泰曾,幼陵指严复,他们也是福建海政学堂的学生,与萨镇冰是同学。1877年(清光绪二年),他们又是奉派一同赴英国学习海军。甲午海战中林泰曾曾经是“镇远号”主力战舰的管带(舰长),曾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后为国牺牲。严复亡故于1921年,而萨镇冰则高寿。历经沧桑,雄心未衰。3月30日,田汉到达南岳衡山,当日去访问陈石经夫人。“辞归,登百步云梯,至络丝潭见五十四军正在建筑的陈石经先生纪念碑下……忆在桂南与石经先生分手时,身体既佳,志略亦壮,朋友们无不望他杀敌致果,有更伟大的成就,岂知竟杀于庸医之手!才隔一年,已践墓草于南岳。我想为他刻一墓碑,并系小诗:“粤北方传智勇名,将军又向越边行。岂因儿女治生产,常为人民作抗争。清血奈何无药石,埋忠犹幸有佳域。络丝日夜惊雷走,绝似翁源杀贼声。”诗写得很是悲壮,充满感情,是对一个抗日战士的讴歌。陈石经,名陈烈,广西柳城人,生于1903年,久历军伍,文武兼备。1937年陈石经任14师少将师长时率部参加淞沪战役,打过硬仗。两年后因战功升任54军军长,1940年率部参加粤北战役,狙击日军,后移驻天保靖西,屏护中越边地。10月3日病故,令故交田汉很悲痛,诗中“岂因儿女治生产”一句,盖因田汉见到石经夫人时,她曾洒泪相告:“石经一生不治生产,儿女抚育非易事”,言下凄凉……笔者并不清楚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南岳络丝潭畔的纪念石碑是否还存在,田野也不知情。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地震。那时田野已病重,再次住进医院治疗,但仍心系灾胞,捐出一千元。几个月后老人就辞世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