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

特稿:云岭逸风·新四军军部遗迹

字号+作者: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 夏泽如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16-05-23 14:3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云岭逸风·新四军军部遗迹 驻扎 祖国领土遭践踏,破碎沦丧 抗击日寇侵略,挽救民族垂亡 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从内战转为外战,军事'...

    云岭逸风·新四军军部遗迹
    驻扎

    祖国领土遭践踏,破碎沦丧
    抗击日寇侵略,挽救民族垂亡
    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从内战转为外战,军事矫正方向
    山林走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伴万千溪水流淌,让百鸟送行北上
    队伍改建为国民军新编第四军
    迈开雄壮步伐,征途充满信心力量
    新四军成立,军部自武汉移南昌
    辗转进入皖南山区,至两个地方
    先歙县岩寺,后泾县云岭
    坐落群峦间,驻扎于村庄
    军部按照中央指示,制定行动方针
    朝几面运动,形成三角状战场
    “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击敌人凶狂
    敌占区夺回,把黑色染成红色
    块块土地和人民群众如同获得解放
    新四军坚强勇敢,召之即来战之能胜
    跨长江跃淮河,捷报频奏伴浪涛喧响
    同八路军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谱写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壮烈篇章

    司令部
    种墨园,大夫第

    云岭山下叶子河畔罗里村
    有两座地主庄园,相望比邻
    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
    后代继承前辈,建立于晚晴
    (建筑呈典型徽派风格
    又具皖南民居显著特征)
    种墨园宅主是陈冠群
    (园称含文气,祖上秀才书香闻)
    大夫第宅主是陈福骥
    (第称含仕气,祖上买官乃商人)
    两个陈氏地主,思想开明
    将庄园腾出,支援抗日战争
    军部司令部即安置在庄园
    成为指挥中枢,部队大本营
    军部设立各机关依地形条状散开
    分布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十三个村

    军长叶挺居住种墨园
    寓入斯文又英武,岁月中叱咤风云
    北伐战争,叶挺率先锋独立团
    所向披靡,铁军干将威名震
    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接连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枪声
    开创人民军队,旗帜飘扬漫卷
    红星闪烁光芒,照亮穷苦眼睛
    国民革命和第二次国内战争
    都立下卓著而不可磨灭功勋
    统一战线,临危受命,慷慨赴任
    转战征途领导新四军,时世传称
    “北伐时期虎将,抗战时期岳飞”
    精忠报国,义肝赤胆,壮志雄心
    种墨园里运筹帷幄,驱赶日寇
    再立下显著功绩,不朽于光阴

    叶挺在种墨园内和外出
    气派却不符军容也不合艰难时困
    身束戎装又换穿夹克和西装革履
    用餐单开灶,并带来广东厨师烹饪
    项英看不惯,视为旧军队习气
    相处不睦又意见分歧,逐渐产生矛盾
    项英资格更老,强势揽权架空
    叶挺于排挤,困惑难解,抑郁消沉
    广州起义后,叶挺被非议出往欧洲
    脱党没恢复,中央态度以不急且等
    便于和国民党打交道,防止嫌疑
    新四军党委军委会议对叶挺却关门
    叶挺对新四军失去指挥权
    感到不平,几辞军长渲泄气愤

    叶挺云岭挥笔,种墨园也播墨
    写出《云岭抒情》,表达爱国胸襟
    种墨园又洒汗水,释闲种菜
    其中番茄收摘,分给伤员作慰问
    叶挺有三个爱好,种菜是增加
    还有打猎、照相,两个经常性
    园内枪对鸟瞄准,练枪不射子弹
    瓦楞墙头和枝丛,仍在蹦跳欢鸣
    照片近千张,部分堪为珍贵资料
    熏染战火硝烟,洋溢战斗豪情

    副军长政委项英居住大夫第
    寓进官高却出自低微贫寒阶层
    项英参加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
    成为工人领袖,享有很高威信
    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于上海
    苏区中央政府副主席于江西瑞金
    红军长征留守南方坚持斗争
    成立新四军,结集队伍奔赴新征程
    大夫第里保持工人本色
    走过土地革命又像农民
    平头戴军帽,军人又工农形象
    脸黑皮肤粗糙,寛鼻梁厚嘴唇
    室间墙挂陈旧军装、裹腿绑带
    桌摆泥壶茶液粘脑汁,习惯思考于端饮
    项英抓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
    培养干部,提高素质,增长才能
    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布置任务言稿
    成为新四军重要文献,各项工作遵循
    项英又任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书记
    负责政务党务也管军事而权倾
    平生小心,统战中保守,害怕国民党
    皖南事变却失谨慎,不幸葬送生命

    种墨园、大夫第居住机关干部
    有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
    参谋处主任赖传珠、秘书长李一氓
    还有其他居住,或长或短不固定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云岭
    传达中央会议,调解项英与叶挺矛盾
    不居住大夫第而居住种墨园
    安慰受委屈叶挺,抑制过分项英
    找项英语重心长交谈,批评说服
    缓和紧张关系,却未能弥合裂痕
    著名音乐家任光从国统区到云岭
    居住种墨园,乃受叶挺邀请
    加入文艺队伍,积极创作抗战歌曲
    誉为“民族号手”和“新四军中音乐之星”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到云岭
    居住种墨园,叶挺非常欢迎
    深入各地采访,写报道宣传新四军
    医疗缺乏,呼吁国际援助器械药品

    注:种墨园和大夫第,七十一间平房,一座楼房,一个花园,宅主还留一些居住在后面。种墨园主要有军部会议室、作战室、参谋处,叶挺办公室、寝室和餐厅。大夫第主要有军部秘书处、军党委会议室,项英办公室和寝室。

    大会堂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在罗里村西边
    白墙黑瓦,连绿野接青山
    厅堂三进宽阔,当地最大祠堂
    家族颇具气派,盖得宏伟壮观
    祠堂退出家族祭祀和聚会议事
    让给部队使用,进出脚步改换

    军部作大会堂和其它适合场所
    召开大型会议和文艺娱乐表演
    以及举办战斗缴获战利品展览
    逢时人群汇集,一派热闹场面
    第一进前堂木搭台,叫“万年台”
    底下空,周立支柱,上面铺板
    开会为主席台,演出为舞台
    演出开会多少次无完整记录数算
    其中一次开会报告和一次演出节目
    长久难息,总在大会堂反复回旋

    由叶挺、项英、陈毅等陪同
    周恩来走进大会堂,精神饱满
    登上主席台,全场爆发热烈鼓掌
    部队干部听报告,席地坐草垫
    报告为《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
    语言表达和声音洪亮,大家震撼
    指出日寇,1将扫荡抗日根据地
    2对沦陷区武力占领结合政治欺骗
    3不会停止战争,直到分出胜败才结束
    大家心领神会,明白三个特点
    提出新四军部队,朝可趁地方发展
    1空虚地方、2危险地方、3没国民党地方
    既利于抗战又避免磨擦不利于统一战线
    大家找准方向,三个原则记心尖
    三个特点和三个原则是报告精华
    拨形势引任务,报告经过长时间讲完
    随后周恩来通过一起讨论研究
    制定新四军行动方针,正确指南

    由陈毅作词,集体修改
    《新四军军歌》诞生(原名《十年》)
    新四军鲁艺团长何士德作曲
    经过反复排练,在大会堂呈现
    听众观众是新四军干部和士兵
    舞台演唱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员
    旋律以进行曲,内容以历程
    浩荡激越,豪迈奔放,勇往直前
    从北伐到东进,担负民族解放
    铁样新四军高举旗帜,迎接胜利明天
    演唱赢得掌声雷动,反响强烈
    鼓舞士气斗志,昂首奋力抗战
    《新四军军歌》全军上下必须学唱会唱
    队伍集合和告别亡友都唱起,高亢又低婉
    同《八路军军歌》形成南北交响
    成为人民军队文化精神一份宝贵遗产

    政治部

    军部政治部在汤村,一处宅子
    堂屋内屋厢房,用做开会办公就寝等室
    居住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工作生活,充满浓厚政治气息
    政治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
    民运部、敌工部,在另外宅子挨靠紧密
    邓子恢负责民运工作十分活跃
    发动地方建立各种抗日团体
    农抗会、工抗会、商抗会、妇抗会
    以及儿童团、民兵,共六个组织
    民众纷纷参加,齐心救国
    农民工人努力生产,提供军需
    商人捐钱捐物,将日货抵制
    妇女针线给战士做鞋缝补衣服
    担架抬伤员,帮助照顾护理
    儿童操棍棒,喊口号骂鬼子快死
    青年加入民兵队伍,满腔热血
    时刻准备杀敌人,保家乡卫社稷
    敌工工作也活跃,别开一条战线
    削弱敌人,瓦解伪军,不当汉奸可耻
    政治部创办《抗敌报》,按期印发
    注视风云变幻,披国内外形势
    贯彻统战政策,坚持团结抗日
    报道新四军英勇壮烈抗战业绩
    宣传部另外创办《抗敌》杂志
    一报一刊成为新四军锋锐宣传工具
    周恩来给《抗敌报》题写了报头
    增添了光彩又寄予殷切希冀
   
    俱乐部
    “佑启人文”

    云岭山脚下新村,陈氏家族公房
    一座前后几进屋排,屋顶流云飘荡
    门头高悬“佑启人文”石头匾额
    四字醒目,任随风吹雨打岁月沧桑
    做俱乐部,居住新四军战地服务团
    学习生活场所,工作进出来往
    团长是朱云靖,副团长是谢云晖
    团员四五百,基本年轻而充满革命理想
    各地和海外热血青年以及工人职员
    投奔新四军,参加服务团,踊人才聚力量
    北往延安,南往云岭,两条道路
    穿行步伐,闪烁炽烈胸怀报国愿望
    团员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
    学习各种业务,从早到晚繁忙
    服务团设民运、宣传、演出三个队
    相联戏剧、音乐和绘画、摄影艺术行当
    民运队、宣传队与政治部民运部、宣传部
    共同开展工作,轰轰烈烈,掀起救亡
    演出队排练节目,经常战地演出
    对推动抗战,产生积极影响
    歌曲《新四军军歌》、《打大仗》、《反扫荡》
    《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怒吼吧长江》
    话剧《繁昌之站》、《大时代女性》
    小调歌剧《送郎上前线》、《红鼻子》等作品演唱
    揭露社会黑暗,谴斥日寇侵略罪行
    鼓舞士气旺盛,激发斗志昂扬
    绘画作品有中国传统画和油画
    题材紧贴现实,表现斗争感染力强
    摄影作品镜头聚焦部队带群众
    照片中人事物交映烽火,烙下不灭印象
    战地服务团团员担负各样任务
    不怕困难和危险,勇敢上前方
    参与战地勤务,包括战斗动员,疏散群众
    救护照顾伤员,看押敌人俘虏,打扫战场
    战地服务团团员还遍走山川村庄
    同乡亲们交往,帮助解决问题,情深意长
    周恩来云岭行,同战地服务团团员
    “佑启人文”门前合影,一次宝贵难得照相

    修械所
    关圣殿

    罗里村西面关圣殿或关帝庙
    陈氏家族合村民所建,有传说围绕
    每当山发洪水,河就淹没村庄田地
    因魔蛟作怪作恶,将灾害频闹
    故借关圣帝威严而镇住肆虐魔蛟
    但殿庙继续供奉,焚香火祈祷
    保佑风调雨顺又对忠义崇拜敬仰
    挥舞青龙偃月刀,报蜀向汉朝

    新四军用作军部修械所,兵工厂分支
    修理各种损坏残破枪炮和制造弹药
    设备简陋条件差,初无任何机器
    仅凭工具由手工完成,困难拦不倒
    制作零件重装武器,保障部队战斗
    锤敲刀锉等声,交响墙壁标语呼喊口号
    抖擞精神鼓干劲,累弯了腰又挺直腰
    操忙中有一位事迹显著,杰出代表

    修械所带领技工是车间主任吴运铎
    抗战时期兵工开拓者,新四军骄傲
    出身工人阶级,参加革命队伍
    执着追求兵工业,意志百折不挠
    生活简单俭朴,工作吃苦耐劳
    精心钻研技术,善于运用,富于创造
    通过土法上马,自造车床,自造枪支
    枪支为步枪,一批批生产往前线调
    史沫特莱参观颇感兴趣,拿枪射击
    一连三颗子弹洞穿钢板,把拇指翘
    为增火力制出马尾子手榴弹、枪榴弹
    “两弹”诞生,威力大在战场呼叫
    汀潭之战、泾县之战、繁昌之战
    炸死炸伤炸怕鬼子,接连战斗奏效
    一个顺口溜,赞弹“顶呱呱”真顶用
    鬼子遇着就发慌发怵,心惊胆跳
    敌人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特别是军用物资几乎堵死渠道
    火药原料缺乏,取火柴头磷与锅灶烟子
    配成火药,火柴需要量大却达不到
    便购医药雄黄、硝配制,解决了问题
    子弹金属原料也缺乏,又何处去找
    需要铜而没铜,想方设法收集铜元(钞)
    制出子弹筒,子弹头铅作比较好搞
    修理枪炮弹和制造实验爆炸中
    前后数次负伤,伤斑遍体大大小小
    第二次重伤,左眼失明,左手断了四指
    左腿膝盖肉绽见骨,鲜血流淌,疼痛牙咬
    但依然顽强坚持工作,不离开岗位
    只要活着就不瘫下,将一直干到老
    之后随部队到苏北、淮南、淮阴、沂蒙
    解放战争到大连,总系着战火燃烧
    抗战中又制出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
    打工事平射炮,可摧毁敌人成群碉堡
    第三次重伤,检查射出去哑炮弹发生意外
    突然爆炸,左手折腕和残损右腿右脚
    新中国成立后,回忆写出自传体小说
    《把一切献给党》,成长奋斗,不惜生命可交
    影响几代人,尤其以榜样激发青年理想
    与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像兄弟篇拥抱
    被誉为“中国保尔”,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
    当选解放前一百位英雄模范之一而光闪辉耀

    东南局

    中共中央东南局,跟新四军走
    安在丁家山村一片宅子,排屋靠山丘
    距离罗里村八里,二村都非常幸会
    相拥党军两大机关,一份荣光而长留

    书记项英在罗里村大夫第,两处来往
    穿行野径泥路,或骑马蹄踏或徒步足叩
    副书记曾山、饶漱石等居住丁家山村
    也去罗里村和奔赴各地,内外忙迭不休

    东南局领导新四军和东南各省党的工作
    下设组织、宣传、统战、青年、妇女等机构
    其中青年部长是陈丕显,妇女部长是李坚贞
    秘书长是温仰春,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白色恐怖
    多少党组织活动停止,等待转机而翘首
    抗战迅速恢复,并且加以发展和巩固
    各级充满生机活力,带领党员继续理想奋斗

    贯彻执行中央发展华中战略方针
    新四军东进又向北,沉重打击日寇
    建立“江抗”、江北、江南指挥部
    驰骋大江南北,呼应两淮,激荡神州

    努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纯洁队伍,紧密团结,教育党员做分子优秀
    石头尖村举行新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一个党和军队凝聚浓厚,枪杆听从镰刀锤头

    争取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权利
    发动合法政治、经济斗争,提出合理要求
    减轻租息和赋役负担,享有自由、民主
    扩大党在群众中影响,形象亮照广大眼眸

    指导各地新四军办事处,发挥积极作用
    号角吹荡中雷厉风行,面对云涌雨骤
    动员青年参军补充战场兵员,当征兵站
    筹集军用物资供给前线,做后勤助手

    江南新四军奉调备移江北,队伍离开皖南
    根据地将成为国统区,形势变化令担忧
    部署地方活动转向隐蔽,独立自主发展武装
    积蓄力量做好潜伏,伺机跃起而注意时候

    叶挺桥

    罗里村东头,临叶子山濒叶子河
    河汇集溪水,自山间坡崖跌宕谷壑
    流淌河水,随季节和天气变化不稳定
    有时淙淙,有时滔滔,也有时干涸

    河两側由近及远,散布村庄和城镇
    走亲访友,买卖赶集,田地干活
    由木头扎搭简易小桥,连接贯穿道路
    通过行人,但不牢固有隐患伏险恶

    当降大雨发洪水,不禁提心吊胆
    恐木头冲散桥毁,人掉进滚滚漩涡
    桥面狭窄,两边也空无防护栏杆
    若不小心出偏差,就会失足桥外坠落

    新四军进入云岭,人数陡增猛加
    小桥来往熙攘,难以承受,不堪重托
    新四军建立云岭小学,让放牛娃读书
    军部前方医院治疗伤病员,都河水相隔

    叶挺看到人们过桥困难和不安全
    望桥上桥下,水映眼中却心焦似火
    提出改造,研究方案,亲自设计桥样
    军民共同参加工程,交给副官处负责

    从山上取石块,搬运下河砌桥墩
    伐树木锯木板下料,为架桥紧张劳作
    叶挺忙中抽空勤看工地,也参加劳动
    一个星期就竣工,飞虹一道河上卧

    新桥替代旧桥,长约两丈、寛约六尺
    为石木结构平板桥,样式普通又别具风格
    桥两边置扶手栏杆,中间树立木坊匾额
    叶挺题“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字句闪烁

    桥落成取名“军民桥”,既示共同建筑
    又表相互团结和包含鱼水关系不可分割
    新中国成立后,纪念叶挺改称“叶挺桥”
    致敬意并且追怀于铁军新四军生涯波澜壮阔

    抗日殉国烈士墓

    南堡村后面黄龙岗,多少英灵宿睡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一百三十余位
    军部前方医院设在村子徐氏宗祠
    接收战场伤员,包括重伤和生命垂危
    除经治疗出院外,未能救活而死亡者
    便埋葬附近山地,坟茔密麻遍土堆

    处于黄龙岗,岗南北绵长纵亘
    像一条卧龙和宛若驮着躯体让魂飞
    黄龙岗烈士躺黄泉却滴渗鲜血殷红
    等待胜利捷报传来,耳闻瞑目得告慰
    连于半边月山,山形状似轮弯月
    仿佛被抱着而安详,同天空月挂共眠催

    烈士坟茔先后由旧冢添新冢,经年历岁
    皖南事变前,队伍离开,辞别把手挥
    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云岭乡村血腥清洗
    白色恐怖笼罩,群众胆怯又无惧无畏
    烈士祭奠不能公开,南堡村农抗会会员
    成立“孤坟会”,偷着行动把“阴风”吹

    烈士远隔家乡无家人问顾,可怜孤坟
    参加孤坟会有五十一户,暗地悄悄筹备
    合买水田四亩,旱地一块,耕种收获
    稻谷卖钱作费用,秘密挑坟茔把土培
    坟茔前祭奠,奉供酒肉菜肴,焚香烧纸
    每年春秋两次,形成定制,不懈不废

    新中国土地改革,孤坟会采用巧妙办法
    使其水旱田地保持,政府同意赞心善德美
    从“抗日阵亡烈士彪炳史册,永为人民纪念”
    抽字谐音,立个“王彪记”户,分得仍原归
    “王彪记”修一座抗日殉国烈士墓和立碑
    举行公开祭奠,扬眉吐气又沉痛重洒珠泪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泾县城西郊区,濒泾川临水西山
    山川间坐落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各种建筑物错落有致,整体肃穆庄严
    在地势高低和树木参差中呈现
    峦飘烟云,南望茂林,回返事件
    一场残酷惨烈战争,震惊世寰

    统战中蒋介石仍然想消灭共产党
    制造磨擦,挑起事端,兵戈相见
    强行命令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
    一律开到黄河以北,乃无理调遣
    中央给予驳斥,同时作出姿态
    为顾全大局,不影响中华民族抗战
    答应将江南新四军开到江北
    叶挺听从决定,项英犹豫不果断
    迟缓率军部所属部队开拔云岭
    未向北直上而向南绕道,曲折迂转
    途行不远至茂林,遭埋伏陷入包围
    害怕直上,绕道也没能避免凶险
    国民党军队七个师约八万人袭击
    仓促抵抗,激烈交火,连打数天
    新四军将士九千余人奋战七个昼夜
    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几乎被全歼
    大部分壮烈牺牲,仅小部分突围
    鲜血染红土石,尸僵遍野值隆冬风寒
    叶挺出来与国民党谈判被逮捕
    项英和周子昆被叛徒杀害于溃散

    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
    周恩来题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悲感又愤感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揭露卑鄙丑恶,谴斥罪行,表明真相,戳穿欺骗
    新四军军部于云岭,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
    以罗里村为首十三村,闻讯脸齐阴沉潸泪雨般
    随后军部重建于苏北盐城,番号依然相伴山河
    新四军劫难中再生,挫折中前进,征程更宽更远
    叶挺被关禁几年,渣滓洞监狱写著名《囚歌》
    表现人格尊严和坚贞不屈,唤烈火烧毁黑暗
    重庆谈判经中央交涉得释放,乘飞机去延安
    不幸失事坠殒,未能继续奋斗而让祖国遗憾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茂林东北
    距离犹远犹近,牵挽事发地点战斗场面
    园名由叶飞题写,即“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原新四军师长提笔挥墨,沉痛追念
    陵园入口两边立四个七米高方形“石阙”(柱)
    四代表新四军,七象征七天七夜奋战
    表示九千余人小部分突围,大部分牺牲
    纪念廊列九根圆形石柱,两根完整七根断残
    廊里镌刻缅怀题词题诗和相关文献
    包括《新四军军歌》,还高亢唱响回旋
    陵园中心是纪念主碑于纪念广场
    主碑为墙体又略呈弧状,宏伟壮观
    邓小平题词“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于黑色花岗岩壁上,下摆汉白玉花环
    主碑交映山顶纪念碑,塔式高耸云霄
    衬托苍松翠柏,悬挂陡峻石阶登攀
    碑心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碑座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诗篇
    塑像广场树着新四军军部领导者群像
    四人一排挨站,昂首挺胸,奔步向前
    叶挺、项英居中,周子昆、袁国平处側
    都献身革命和民族解放,形象长留世间
    陵园内道路设神道,两边一组浮雕
    六个内容相互联系,前后情景贯穿
    话别北上、血战、慈母情怀、百妇崖
    掩护、突围,讲述故事与事迹动人心坎
    墓地大幅图雕,缩影新四军将士战斗
    眼喷怒火,射枪投弹拼杀,冲锋呐喊
    烈士墓有有名和无名,都一样光荣
    无名烈士墓一座为大型,聚集遗骨百千
    墓室内有墓池,当中放白色大理石石棺
    上设祭坛燃火作祀,让魂魄不灭精神长传

    注:新四军军部重建,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

    补题

    蜜蜂洞——项英之死

    逃出走进蜜蜂洞
    夜宿野巢入沉梦
    枪发闷响犹嗡声
    子弹尖扎成螫凶

    蜜蜂洞在石井坑山间。项英所带黄金、钱款和一些稀罕物品,被副官刘厚总发现,谋财害命,开枪打死项英和周子昆。刘厚总叛变投降国民党,也被处死。袁国平于突围中牺牲。

    茅山——东进苏南

    落草茅山别打劫
    反将横行强盗灭
    站稳脚跟再出掠
    定叫日寇四处绝

    茅山在江苏句容与金坛交界处。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陈毅、张鼎丞率第一支队、第二支队东进,打击日寇侵略,在苏南茅山开辟第一块抗日根据地,然后向苏南东路和苏北发展。

    汤池——指点江北

    硝烟弥漫汤池迈
    风鼓松园挂军牌
    不浴温泉浴血火
    誓把东洋赶回海

    汤池在安徽庐江县,温泉有名。新四军于汤池严家松园建立江北指挥部,军部参谋长张云逸任指挥。新四军第四支队从皖西东进皖中和江北游击纵队,与日寇侵犯展开斗争。第四支队分出第五支队,再东进皖东开辟抗日根据地,江北指挥部移至定远。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皖南。

    丁儿——曾山之子

    烽火伉俪征途跨
    丁家山村诞丁儿
    松手送小老家养
    怀抱民族情为大

    曾山和邓六金于西安结婚,至丁家山村,出生曾庆红,小名便叫丁儿。曾山老家在江西吉安,幼子送予爷爷、奶奶抚养。邓六金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二十七个女战士之一。

    王老五——任光邂逅

    作曲被称王老五
    绰号孬好不在乎
    若是笑话也光棍
    却得知音结心路

    任光作有《渔光曲》、《彩云追月》等名曲,作曲《王老五呀王老五》出绰号,王老五是光棍,并且成为世上光棍代称。任光前妻是安娥,离婚后变成单身汉。任光于军部政治部文化组与女大学生徐韧相识相爱,结作伴侣。徐韧也喜爱音乐,任光为歌词作曲经常参与。任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徐韧被俘后遭杀害。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