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利用科学手段提高新训质效——
数据支撑助力科学组训
■解放军报记者宋子洵特约记者海洋通讯员刘东哲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记者走进北部战区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新兵训练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火热练兵景象。
单杠旁,班长杨瑞宁正在指导新兵赵坤杨进行橡皮带辅助引体向上和卷砖头训练。赵坤杨练得十分专注,脸蛋涨得红扑扑的。杨瑞宁介绍,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新兵更好地体会背部、前臂及手腕的发力感。
“新兵训练展开前,我们对赵坤杨进行运动机能测试时,发现他的背部力量和手部握力不足,便为他制订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他的单杠成绩已达到及格水平。”杨瑞宁告诉记者,随着基地将一系列科技手段引入新兵训练,科学组训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杨瑞宁提及的运动机能测试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记者在测试现场看到,新兵刘克勇正在进行举握杠铃深蹲测试。
现场组织测试的该基地教员陈立龙告诉记者,举握杠铃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动作变形和深蹲距离过大等问题,由此可以测试官兵的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说话间,刘克勇又陆续完成了脊柱受压度、腿部爆发力和身体平衡性测试。
“科学化的关键在于精准化,我们针对每名新兵的身体素质、运动机能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功能性训练方法。”陈立龙介绍,他们与地方科研院所建立协作机制,运用“体能测试分析与康复训练”系统,对新兵的力量、速度、平衡、协调、制动等能力进行大数据分析,筛选找准运动机能短板弱项,有效解决以往新训中普遍存在的新兵体能短板弱项摸排不准、训练计划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训练效果显著提升。
“越是训练任务重,越要讲求科学施训,绝不能操之过急,违背客观规律。”该基地领导介绍,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他们总结出“重难课目靠前展开拉长训、简小课目穿插配档渗透训、体能课目注重科学强化训、队列课目重在日常养成训”等方法,大幅提升了组训质效。
观念一新天地宽。在前不久组织的阶段性考核中,该基地参训新兵整体成绩提升明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