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编者按: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改革”一次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对于老百姓而言,恐怕最担心这个词了,因为它意味着下岗、意味着涨价。一家小小的工行支行,为我们打开了工行改革的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到所谓国企竟然是这样对待员工的。
本文原作者鲁滨,曾于1990年3月——1992年11月在江苏省无锡市83428部队服役,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海宁支行工作,下岗后积极组织工人争取下岗工人的权益。新生代收到投稿后,对文章本身做了适当编辑,保留核心内容。本文系第二篇,以一个工行员工的身份,来谈一谈工行内劳务派遣工的生存状况。
改革,不但使老百姓对社会生活和工作失去了信心,也毁掉了一代人。由于各行业为了加强成本控制,几乎扎紧了进人这个口袋,招工也成为了特权。80后的青年,可以说生不逢时,他(她)们除极个别因出类拔萃者或家庭背景因素有幸成为公务员,或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式在册员工,大多数人则学校毕业就遇上企业改制,就不再招正式工,他(她)们起初被招为临时工,后来因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引发《劳动法》的修改。这样,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又变着花样将他(她)们转为劳务派遣工了。
他(她)们虽然也是各行业就业的职工,但由于身份原因,不能停直腰杆做人做事,稍有不慎便成为单位的替罪羊。近几年媒体曝光的一些诸如城管打人、钓鱼执法、非法羁押以及企业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等等,种种不光彩事件,最后责任全都推到了这些所谓的临时工或劳务派遣工身上。事实上,他(她)们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干一样的工作,甚至干最累最脏的活,有的还被当枪使着,拿的却是最少的钱,享受的是最低的福利保障,甚至有些干脆连没有保障(许多单位在缴纳三金是让员工自己交)。即便这样,一年到头兢兢业业地工作,别说连晋升的机会都没有,常常连先进工作者都轮不到自己头上。
年初,工行的一位劳务派遣工与我聊起来,说自己吃苦耐劳,完成的工作量和各项任务指标在市分行都是领先的,本以为今年的先进工作者是自己的,没想到支行领导为平衡关系,给了别人,心里面沮丧极了。许多在生产企业工作的80后女性,她们的境遇更是令人悲哀,缺乏最起码的人性尊严。
我市是一个以皮革经编为主的新兴城市,企业内正式女职工都因为年龄或减员因素回家了,补充进去的都是一些80后女性,常听说一些工段长甚至班长要哪位女性“加班”就得“加班”,如果不听话不服从,小则马上更换到脏苦累的工作岗位上,大则要不了几天就会找借口让你走人。其实这种现象,各行各业普遍存在。近期媒体曝光的政府、事业等单位几起女性陪酒死亡事件,几乎也都是80后。
工商银行虽说是国有大型企业,在世界排名也居前,但在用工方面也和其它企业是一样的。总行出于成本考虑,十多年来所进正式在册员工屈指可数,基层行出于营运的需要,不得不自行从社会上招收一部分人,这些人,大部分为80后。她们虽为独生子女,但大多也还勤奋好学积极肯干进取心强。但她们又由于从小在独生子女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加之当今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追求着享受型的生活。古人云:“无恒产者无恒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她)们别说没有恒产,连最起码的工作保障都没有,除个别靠关系在比较轻松的岗位,大多常年奋斗在一线柜台,干的是最累的活,拿的是最少的钱,三金自己交,福利时有时无。这种境遇,在现今的体制下,在现今的舆论导向下,怎么去知礼节、知荣辱!
试想,如果企业给了那些“民工”一个合理的身份,他们还会像盲流一样到处找工作,企业还需要像流水的营盘一样到处招工找人吗?欧美国家,一件产品,在企业可以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潜心生产,他们的产品能不是精品吗?他们的商品能没贵的理由吗?我们知道,社会的安定源自人们在社会中的被认可,礼义廉耻源自于衣食足,也就是社会保障的完善,我们的政府给了吗?
我常想,那些一个个在电视媒体前表现出爱民怜民的父母官们难道对此一点不知晓?
(未完待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