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

钟建民:也谈农村落败的关键性原因

字号+作者:钟建民 来源:红歌会网 2025-02-13 17:3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目前一方面在媒体上不断进行着单干好还是集体好的问题进行争论,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现状却是一地鸡毛。种田本多利少,农业收益低下;产'...

目前一方面在媒体上不断进行着单干好还是集体好的问题进行争论,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现状却是一地鸡毛。种田本多利少,农业收益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匮乏;教育资源短缺,医疗条件落后,农民医保养老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严重;传统文化流失,文化生活单调;生态破坏严重,居住环境是一言难尽。主体农民成为农民工,“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年迈的60后还能种几年地?93i品论天涯网

在头条上看到《农业从富裕到落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农业从富裕到落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025-01-31 09:16·正能量166)一文。文章中介绍了郎咸平对农村落败的原因分析。他举例说明了为什么农民越来越贫穷的问题。93i品论天涯网

“农业一开始是非常富裕的,在30年前一个农民给剩下100袋米,可当时消费水平就脚踏车的水平,因此一台脚踏车多少钱?10袋米。所以农民生产出100袋米之后,用10袋米换了一部脚踏车之后,不但能够骑上脚踏车到处炫耀,同时还剩下90袋米,所以过得非常富裕就能跟上当时的消费。”“可是过了20年之后就不是了,当时生产脚踏车的工厂现在生产摩托车,同样一个农民这20年来还是生产100袋米,最多加上化肥之后可以生产110袋米。可是工业已经从脚踏车升级到摩托车了,摩托车多少钱?90袋米。”93i品论天涯网

由此,郎咸平认为“一定要靠第二产业才能制造工业,才能够拉抬经济。所以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工业补贴农业,没有必要再大力发展农业,再发展也是20%了不起了吧?工业是几百的增长,拿来补贴都划得来。”93i品论天涯网

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所以落败,事实上是因为农民的劳动生产力没有大幅提高原因。93i品论天涯网

譬如,在30年前平均每人每年种植的田亩数是三亩地;如今依然还是那么多,农民生产力的水平没有提高,那现在仅仅靠几亩责任田的种植,农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温饱没有问题,但要生养孩子、就医养老就没钱了),他就只能外出去打工了,于是,三农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93i品论天涯网

反观那些保持了集体经济的村或大队、公社,在实现了农业的高度机械化之后,同时也办起了乡镇企业,使大部分的农民从种植业就地转向了工副业,使本乡的农、工、副全面发展,从而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集体经济范围内的共同富裕。93i品论天涯网

在这里的逻辑关系是:93i品论天涯网

第一,实现农业的高度机械化,大幅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力,从而使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工副业;93i品论天涯网

第二,农工副的全面发展,必然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同步发展,从而为共同富裕打下基础。93i品论天涯网

第三,农村农业高度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合村并队,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也必然会使农村人口向乡镇集中,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93i品论天涯网

在人民公社解散之前,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实质上是已经展开,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形态及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这一进程随着分户单干的改制和乡镇企业的私有化被打断了。93i品论天涯网

原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本来只是生产队框架内的一种责任制的形式。但是,后来的改制事实上打破了生产队的框架,从而使承包经营的责任制变成了个体生产方式。而这种个体生产模式又是要几十年不变。而单干的农民,局限于家庭人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加上个体生产形成的土地碎片化状态,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要求,更不可能创办集体企业,于是,农民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长期局限于责任田的范围,农民收入上不去,因而出现了农村今天的这种状态。93i品论天涯网

在农村改革和改制的大潮中,周家庄是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集体经济,而且是成功了;之后是南街村、大寨村,先随大流分户单干,但很快又回到了集体经济,他们也都实现了共同富家;而作为改革改制典型的小岗村,在安徽省政府下派的第一书记沈浩的努力下,学习南街村等单位的做法,也重新走上了合作化道路。93i品论天涯网

四十多年的实践,似乎证明了农村只有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才有可能兴旺发展。但是,谁来认识这种实践的检验结果呢?又如何把这种检验了的认识落到实处呢?93i品论天涯网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93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相关文章
28
扫二维码添加收藏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