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的领导们来北京请喝茶了,咱得帮领导们想办法。咱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一批了之,是不厚道的,不负责任的。
今天接着讨论:决定张家界莓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张家界莓茶价格由800元/斤跌到了80元/斤以下,精准扶贫搞起来的农民增收脱贫大产业,一下子变成了无利可图的“鸡肋”产业,“确保不出现大规模返贫”就难了!
这事,谁当领导谁都急!
张家界的领导们想了很多办法,都阻止不了莓茶价格一跌再跌。前几天领导们想了一个新招:办证炒茶。期待通过办证炒茶提高莓茶品质,从而提升莓茶价格,让农民增收,以守住不出现大规模返贫的底线。
办证炒茶,对提升莓茶品质(价值)有一些作用,但对恢复莓茶价格作用不大,副作用要防。
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咱先得搞清楚决定莓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第一,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涨价;供大于求时,跌价。隔壁王奶奶90多岁了,是文盲,这道理她老人家也懂。在莓茶供不应求时,千家万户茶农都生产莓茶,且竞争性追求莓茶数量增长收益,莓茶很快就供大于求了,价格暴跌就不可避免!
第二,决定供求关系的关键是老爷爷老奶奶们。只要每斤莓茶有5元的利润,老爷爷老奶奶都不会停止追求莓茶数量增长收益的步伐,因为老爷爷老奶奶的劳动力几乎没有价格,只要有薄利他们就不会停止增产莓茶。对于劳动力有价格的青壮年人或雇佣工人生产莓茶的茶老板来说,参与莓茶生产的机会成本远远高于老爷爷老奶奶,整个行业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就是老爷爷老奶奶们!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爷爷老奶奶们的人数及勤劳决定了张家界莓茶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所以,农业局不让张家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私自”炒茶,短期内确实是可以提升莓茶价格的。但这对“不出现大规模返贫”不一定是好举措。
第三,任何一种商品,供求双方的组织化水平是供求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价格的关键。莓茶市场,有供方,有需方。莓茶供求基本平衡之后,如果供方(以老爷爷老奶奶为代表的生产者)组织化水平低,需方(以经销商为代表的收购者)组织化水平相对高,定价权在需方;反之,亦然!
第四,谁是莓茶产业的主导者(炒茶者),谁就是莓茶产业的最大受益者。张家界的领导们要想增加茶农收入,防止出现大规模返贫,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千家万户高度分散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搞茶产业一条龙发展,由追求数量增长收益转向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如果反向操作,让销售方或中间商组织起来持证炒茶,禁止千家万户茶农炒茶,最终的结果是茶价提升了,但茶农的收入可能不升反降,会加速茶农大规模返贫步伐。
第五,炒茶是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谁控制了炒茶环节,谁就有能力控制莓茶产业链。炒茶环节,既可对生产鲜叶的茶农定价,又可以对分销商定价,“办证炒茶”是决定供求关系的非市场化的决定性举措。如果一定要办证炒茶,就请把“炒茶权”控制在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上或县市区国企手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