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4月23日表示,目前,中国粮食进口趋势难以扭转,高进口、高库存问题突出。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消息,“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打这么多粮食,但是还要进口,主要因为大量粮食还在仓库里。”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当日在京表示,目前中国粮食高库存、高进口问题突出,“病因”主要出在供给侧方面。他强调,利用科技创新提升育种、农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水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4月23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举办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话题展开。包括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在内的数百位政、商、学届人士出席。
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分管农业等)的陈章良在会上演讲时表示,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亿吨,但是粮食进口了1.2亿吨,粮食高库存、高进口现象并存的问题突出,且这个局面今年还将继续下去。
“打这么多粮食,但是还要进口,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粮食还在仓库里。”陈章良以玉米为例分析说,虽然政府花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但是进口玉米的价格仍明显低于国产玉米,导致国产玉米大量积压在仓库,使得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侧一方,出在结构上——我们所有主要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贵。”
陈章良说,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供给侧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金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5个方面。而目前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资本金融成本提高,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与进口粮食相比失去竞争力。
“未来五年,这种趋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陈章良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创新对破解问题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能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什么作用?未来五年又要做些什么?陈章良认为,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努力:
一是优化育种。据他介绍,目前很多蔬菜种子由外国掌握,有些优质的农作物种子售价堪比黄金,所以,未来如何运用科技力量解决育种问题,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育种是关键。
二是加强农机普及,形成专业的农机队伍。目前,中国的农机整体普及率较低,这就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以甘蔗产业为例,由于国内收割过程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成本过高,白糖的价格飙升,丧失了竞争力,令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陈章良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让企业组建专业的农机队伍进行农作物收割,提高农作物种植、收割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是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在陈章良看来,中国整体的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相比国际水平仍较低。例如,近期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就与加工和冷链系统没有跟上有关,如果每个省份都能有10万或20万吨冷库储藏猪肉,就能避免类似状况出现。
四是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库、云计算的运用。目前,美国已经有大量科学家开始致力于农业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通过大数据了解不同地区的气象、病虫害等条件,对农民种植作物给予指导,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是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检测科技手段,防止瘦肉精、抗生素等滥用。
“目前,中国的粮食进口趋势难以扭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农作物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陈章良强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