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多月,一直在农场进行我的实验,在田间进行调查取样。闲暇之余,会翻开导师的导师所著的《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因为此书已绝版(1984年发行),现在阅读的是我专门从导师办公室带来的复印装订册,这样我就可以“任性”地在书上圈圈画画。掩卷反思,有很多心得体会愿与同学们分享。
在田间待久了,会和农民唠唠嗑,拉拉家常,对我们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脑海中会不自觉的联想到《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中一些观点,反复阅读领会,竞有些激动,我惊叹于侯先生就像一个预言家。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农业境遇和生态环境危机,当年侯先生已经以他超前的思维给出了可行的路子。遗憾的是,现在的人们知道他的人已经很少了,很多人已经很快遗忘了侯先生。
《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是已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教授、著名植物生态学家侯学煜先生(1912-1991)从1978-1983年在全国考察的论文集,主要从生态学角度为我国大农业发展建言献策。此书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为3篇,第一篇为总论,系统阐述运用生态学发展大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并指出我国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提出“大粮食”、“大农业”观点,并提出如何扬长避短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第二、三篇分别论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生态学与大农业的发展。
侯先生提出要打破粮食只限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以淀粉为主的禾本科粮食的狭隘看法,花生、豆类、水果、蔬菜以及产生热量较高的肉、蛋、奶、鱼、虾,都应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粮食”即食物的意思。“大农业”即农业不能局限于种植业,应该包括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大农业的本质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通过食物链或生物与非生物关系来表现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合理关系,维持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平衡,生物生产力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可更好发挥。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的“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的中国食物安全和营养新理念和“森林生态农业”等,其实这些观点早在与侯先生的“大农业”、“大粮食”思想里就所有体现了。
“大农业”其实是一个“大健康”产业。既要保证食物生产端的健康发展,又能满足人类健康。当前农业生产中过度地追求单一作物规模化,而忽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比如各地愈演愈烈的蔬菜滞销问题,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已经严重违背生态规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不仅市民吃不到健康的食物,农民辛苦大半年却也不挣钱。市民抱怨,农民懒种,如此恶性循环进入典型的“互害”模式。侯先生的思想让我更加理解导师蒋高明研究员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进行的“高效生态农业”试验,我们“弘毅六不用”模式的其中一位生产者,利用6.5亩地一年能够为市民提供20多种食物,水果、蔬菜、肉禽蛋类等,实现立体种养,生态循环,单这一项农民的年收入就达到12.5万。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Biodiversity Management of Organic Farming,BMOF)已经初见成效。
侯先生如此前瞻性的战略,令我联想到著名的“胡焕庸线”( Hu Line)。中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黑河—腾冲线)。 胡先生将中国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之间,画一条直线连起来,线以东地区以43.7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39%的人口;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56.29%,而人口仅占5.61。线以西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情;以东则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惬意风光。此线的提出在国内当时反响一般,但被美国军方加以重视,成为了解中国、制衡中国甚至对中国发动战争的重要参考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人口普查等多种手段和信息整合,愈加证明这条线的准确,充分显示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政治以及历史变迁,被定为“中国百年地理大发现”之一。在当年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时年34岁胡先生凭借着自己的顽强意志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积累总结,手工画出2万多个点,用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描出了这样一条黄金线,令人钦佩不已。
“胡线”在2014年引发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怎么破?”再次将其放在聚光灯下。因为这条线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相扣,关乎着中国未来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并和“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关联。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信息时代,若利用全国的大数据将我国的食物生产能力和老百姓一日三餐所消耗的食物进行分析,统筹协调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实现信息共享,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浪费,达到供需平衡,相信是可行的。当前我们弘毅生态农场已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130种食物,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利用我们弘毅生态农场已有的3400多会员进行分析,会员分布也大致和胡焕庸线相吻合,间接反映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等信息。如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于统筹协调农场的农事安排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优质的生态环境在“胡线”的西部,那里适合有机食物的生产,经济的重心在东部,那里的消费力量很强。如果西部发展六不用的真正有机农业,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消费,那些通过商业模式,或许能够突破“胡线”。也就是说,通过市民的主动消费,倒逼工业化农业转型,发展以优质安全食物为主题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将劣势化解为优势,加上国家政策扶持,在保护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实现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与政治冲突。
老一辈科学家给我们树立了标杆,他们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是能够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无论现代科研手段和技术有多先进,发表的文章如何高大上,制作的图表有多精美,但是归根结底要回归生产一线。科研成果要接地气,这样科学才有用武之地,真正发扬光大;这样的科学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才能被后世接纳传承,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国计民生之中。
(谷仙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杂草生态防控研究)
(除图1和图6外,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图1 侯先生的著作
图2 侯学煜先生生前考察路线图
图3 胡焕庸人口线
图4 胡焕庸地势线
图5 胡焕庸经济线:亮灯指数
图6 弘毅会员全国分布与胡焕庸线,可见东部是优质食品的主要消费力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高明科学网博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