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戊戌政变”与大清王朝的存亡
——由“暴力政治”引发的偶感
人说:大清王朝亡于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在笔者看来,其实是始亡于1898年9月的“戊戌政变”。
谁也不能否认:如果没有那拉氏发动的那场流血政变,光绪的戊戌变法就会成功;如果变法成功,那就不会再有那场辛亥革命;没有那场辛亥革命,就不可能会有大清王朝的覆亡。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事物因果关系的演变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戊戌政变”这场“暴力政治”,彻底断送了人们对清政府的幻想,最终连原先极端保守的立宪派也倒向了革命,这才有了辛亥革命。此谓:人心向背决定国运,民心不可违!可是愚蠢的统治者根本就不信,他们只迷信自己手中的“权力”——暴力。
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给大清王朝带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南京条约》的直接恶果是:清政府向百姓转嫁巨额赔款。尽管这无碍上层“高端人口”的穷奢极欲;但却使广大农民——“低端人口”民不聊生。有民谣云:“租种二亩田,要交十道捐。衣衫不蔽体,烟囱不冒烟”。
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死中求生。原先最怕事、最怕死的民众,一个个成了“民不畏死”的“亡命之徒”!结果就是“官逼民反”——全国各地连续不断地发生“群体事件”。不到十年,大清国爆发了百余次的农民抗争。
可叹的是,“肉食者鄙”(短视)。以咸丰帝为首的满洲贵族利益集团,全无远虑,视手中的权力为“天命”;一味迷信暴力,视民众为草芥,只知进行高压统治。面对百姓的不满与抗争,唯派官兵四处镇压。无奈“暴力政治”充其量只是扬汤止沸;不仅不能釜底抽薪,反而在不断地叠积矛盾、激化矛盾。到了1851年1月,终于酿成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形成了反清革命斗争的高潮。要不是洪秀全、杨秀清领导集团的“内讧”与曾国藩、李鸿章辈的“洋枪洋炮”,得以苟延残喘,大清早就完了!
鸦片战争失败后,其实,以林则徐、魏源、龚自珍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已洞悉清王朝这艘航船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列强入侵,看似危局在外;实则症结在内。
睁眼看世界,林、魏之辈感受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意识到自己国家的腐败、落后,必须变革。他们先后写下了《四洲志》和《海国图志》,响亮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龚自珍更是狂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结果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了维持满洲贵族官僚集团的“一己之私”,上层统治者死不改悔,一切照旧不变。林则徐被“充了军”;龚自珍成了落魄文人;魏源的《海国图志》,却激励了日本国的明治维新——从此,这个蕞尔岛国就此成了中华民族的灾星。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先生发动的。孙原本就是大清王朝的“子民”,身后也拖着一条长辫子。他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的一贫困农民家庭,靠着哥哥孙眉(早年外出去夏威夷垦荒创业)的资助,得以有条件接受近代教育。他是怎样成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的呢?有两件事情影响极大,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了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第一件,是中法战争的失败。据孙自述:
“余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1885年),始决倾覆清廷。”(孙中山:《革命原起》,见神州国光社出版《辛亥革命》第一卷)
为什么呀?因为年轻的孙中山(时年19岁、正在香港中央书院读高中),通过这一历史事件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本质。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法国侵略者一手挑起的对华侵略战争,分海战、陆战两个战场。1883年战争从越南(原为大清“藩属”,时已遭法国侵略)北部打响;1884年海战,福建海军覆没,中国败绩;1885年陆战,中国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这仗陆战,在整个中法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作用,导致法国内阁倒台。可是清政府在“乘胜即收”失败主义逻辑主导下,却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中法战争成了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
作为一名爱国者,孙中山正是痛恨清政府这种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才萌生了“倾覆清廷”之志。不过这时的“倾覆”,还只是他想“改变”的代名词。对要通过什么样手段、具体怎样“改变”?还没有明确主张。
第二件,“上书李鸿章”失败。
孙中山虽然在1885年就有了“倾覆清廷”的思想,但毕竟还是个中学生。1866年从中央书院毕业后,先后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华南医学堂与香港西医书院学医,直至1892年毕业执业从医。这段时间,尽管孙中山具有强烈的反满民族主义思想,主张改变满洲贵族统治;但行动上还是一个改良主义者。这集中表现在他“上书李鸿章”一事,说明他对上层统治者仍存有幻想。
早在1890年,孙就给同乡前辈洋务派官僚郑藻如(李鸿章幕僚)上过书,表达他对现实的变革主张,力图影响上层统治者的政策走向。然而,毫无效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国家形势不断恶化,孙中山忧愤于心。这年1月,他回香山老家“闭关”月余,写了一封《上李鸿章书》,“陈兴国救民大计”,以展其“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整体变革主张。
同年6月,孙中山与挚友陆皓东一起,费时数月、几经周折(先到上海找了香山籍的一位老乡郑观应;再结识郑的挚友王韬;最后经王韬介绍去天津,再通过李鸿章的一名手下),好不容易完成向李鸿章投书。没想到满腔热忱却遭当头一盆冷水,上书遭拒,连“李中堂”的面也没见到。此一事件给孙以极大刺激,让他感受到万般无奈与沮丧;但却使他打破了幻想,坚定了反清革命意志,促使他抛弃改良,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正是在这年秋天,他只身从上海去了檀香山,在那里筹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同年底,孙中山返回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并发动了第一次反清武装斗争——1895年的广州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纵观孙中山的革命经历,自1895年10月发动广州起义(又称“乙未广州之役”),到组织1911年4月的广州起义(又称“辛亥广州之役”、“黄花冈起义”),前后历时16年,他与战友们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可是都失败了!唯独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虽不是孙中山他们所发动,却偏又成功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也简单,就是一个“人心向背”问题。因为多数国人的觉醒,需要有一个过程。十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地促进人们的觉醒。
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时,当时多数国人尚处于不觉悟状态。孙在回忆当年被通缉时的遭遇:“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咀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革命原起》)这充分说明,民心在“变”。
由于满洲贵族利益集团的顽固立场,清政府始终执行“宁赠友邦,勿亡家奴”的卖国政策。到武昌起义前夕,民心早已大变。先是1910年山东莱阳人民发生抗捐税暴动;再就是长沙民众的抢米风潮;1911年4月,革命党人又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随后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为名,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款,出卖“川汉”、“粤汉”铁路路权,引发了全国规模的“保路运动”。一句话,无论是从普通民众,还是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其时均对清政府极度不满。
面对一派众叛亲离的形势,清政府仍一味迷信暴力政治。为了“维稳”,除了暴力镇压,还是暴力镇压。立宪派发动“保路运动”的和平请愿活动,亦未能使清政府改弦更张;相反,却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这年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悍然下令镇压保路运动,在成都枪杀请愿群众数十人,制造大血案,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直至引发全川的武装暴动(革命党人吴玉章等在荣县发动武装起义)。
为了进一步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决定调动武昌的新军入川。而这又引发湖广总督在新军中搜捕革命党人,并于1911年10月10日,最终导致武昌新军革命党人起义。武昌起义举旗,各省纷纷响应。就这样短短几个月,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顷刻土崩瓦解。
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被压迫人们的反抗斗争。翻开古今中外历史,几乎没有一次被压迫阶级的反抗,不是由统治阶级挑起的。这也就是说,“反动阶级总是自己首先使用暴力,发动内战,‘把刺刀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全集》第31卷第310页)。
历史已经一再显示:“民心丧失”,加上暴力政治,是一切反动统治覆亡的必然规律。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大清王朝的覆亡,实始于1898年的“戊戌政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