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叫做《啥是佩奇》的短片被网友刷爆。对于此片,坊间大都进行了“亲情”方面以及“代沟”方面的解读,这些解读都不错,但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今天我们想说的是:该片正如很多网友指出的那样,还可以进行城乡差距方面的解读。在大城市,小朋友们都知道的动画形象佩奇,却弄得身在山区老家的爷爷一头雾水,从而闹出了笑话。
的确如此,假如小朋友也在山区老家长大、或者爷爷同子孙一起都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尽管也有一定的代沟,但爷孙两人之间断然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而本人最想对此片进行解读的角度却是:城市中产阶层的自卑和显摆。这个角度从何谈起?
从片中我们不难发现,爷爷的儿子开着车去山里接老爷子去城市过年,而且随口就说出要给老爷子买一个智能手机,从这两点看,儿子应该属于城市的中产阶层:既不属于身价上亿的大亨,当然也不属于要吃低保的困难户。那么,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这几年下行压力大,因此这段时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税费减免政策。
而对经济状况感觉最敏感的,经济波动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的,个人认为当属中产阶层。也许片中这位中产阶层,在2018年度,股票亏钱,单位发奖金变少。如果是自己创业,搞不好还赔了好多钱……在这一年里,别说赚一个亿,连一个亿的百分之零点零一都够不上。
在这种窘境下,他还有心情回老家过年吗?搞不好是没有心情的,因为过年回老家,免不了和老家的同学、亲友聊天,聊过去一年的工作、生意,可全是令人沮丧的结果,而老家也有做生意的,搞不好人家做得比自己要出色地多,这是非常令人自卑的,所以干脆不回去……
在城市过年,周围的人大都算不上亲朋好友(估计身在城市的您对本单元楼的邻居都叫不全名字,我也一样啊!),自然也不会没事儿串串门儿,也就不会有聊到沮丧话题的尴尬。把老人接到城市里来,逛逛街、去大电影院看场电影,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高大上,从而让自己产生一种优越感,说白了就是显摆一下,以此弥补过去一年事业不顺利而产生的自卑。当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是否会因此喜欢上城市、喜欢上城市的生活方式,对此我是不抱乐观态度的……
但可怜的中产阶层能做的仅有如此:生活精打细算、工作很努力和勤奋,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人脉关系,也很有危机感,时常告诫自己要不断学习,元旦还买票挤破脑袋去听罗胖子的跨年演讲,听完了还是不明所以……因为他们始终搞不明白鸡汤和实务其实是两件事。最终只能利用上述的方式显摆一下,至于明年会怎样?只有天知道……
其实,当我看完了这个短片,不知怎的我想起了上世纪93、94年度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小芳》(李春波创作并演唱),歌词很多朋友应该还记得: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折射了某些知识分子,某种令人生厌的心理:他们来自城市,上山下乡到了农村,他们对农村、对农村的姑娘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但他们返程后又无力对依然生活在农村的姑娘、对农村做些什么,他们能做的只是“谢谢”、“今生今世不忘怀”……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90年代,中国城市经济改革事实上已经开始了伤筋动骨的进程,他们对此显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这样的改革带给他们的只有迷茫和原来优越感的丧失,他们在单位受到的待遇总比没有学历的工人要好吧!但此时他们搞不好和普通工人一样处于被下岗的境地,可他们又无法利用自己知识为自己、为自己的工人兄弟挣一个未来。于是他们只能利用“村里的小芳”来寻找优越感了……这样人,在当今的网络世界里,会不会已经变成“公知”了?
还说今天要聊的短片《小猪佩奇》,儿子这个中产阶层同样无力对山区老家通信状况的改善起到一丝一毫的促进作用,其实片中山区的通讯状况以及很不错了。把山区老家的人接到大城市逛逛街、看看电影,山区老家的面貌就会改善了?这估计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他所做的莫过于一种包裹着亲情和孝道外衣的显摆。
当然,我绝没有指斥儿子还有李春波们的意思,他们所做的是由他们所处阶层的阶级性质决定的,大形势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
另外,现在的小孩子从小所听、所看、所玩儿,还有多少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东西?假如片中小孩想要的是孙悟空、哪吒或者阿凡提,爷爷会听不懂吗?这难道不是当下中国文艺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