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是个什么鬼东西?
改革开放几十年,新名词是玩了一个又一个。比如,前几年总听了一个“靶向……”,去年以来,有什么“……赋能”又热之闹之。
“赋能”,究竟是个什么鬼东西?开始,《赋能》是美国四星上将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写的一本书,外界宣称是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的法宝。国内最初刮起的“赋能”风,起源于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教授。他在为《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这本书的序言里提到:未来组织最主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本来,赋能就是使某主体(某人,或某单位)具有某种力量。那么,要使某主体具有一种力量,无非两个办法:或者外界赋予,或者主体自身发挥能动作用。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所谓赋能,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管理问题。现代社会,企业也是一样的,所谓管理问题,离不开民主管理,不搞民主管理,不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管理。可是,如今不管是企业或是政府部门,不管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人企业,最嫉恨就是民主管理了。就是嘴巴上也不愿意说‘民主’二字,普通群众也普遍消极,不说就不说吧。于是,精英们就应时炮制了“赋能”一词。
那么,赋能和民主管理都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前面讲了,要使某主体具有一种力量,无非两个办法:或者外界赋予,或者主体自身发挥能动作用。我认为,赋能,主要属于前一种,即外界赋予的哪一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由上而下的赋予,即我赋予你,或我希望你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而民主管理则主要属于后一种,即主体自身发挥能动性的那一种,是一种平等式管理,更多地寄希望你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
所以说,所谓赋能,又是对民主管理的一种倒退。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