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朋友圈看到了黄博士的博士论文《致谢》,也挺感动的。但也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说,都2021年了,还有这么穷的博士。让我更感慨的不是黄博士的致谢,而是朋友的这句话。
但这句话又是个现实的问题,出身这么困难的家庭,还能坚持读到博士,这种事儿以前其实不少见。看看八九十年代毕业的博士的致谢,就会发现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会说自己以前多么多么困难,家里多穷,自己经历多大的困难,才能熬到今天。
所以,在二十年前的博士论文致谢词里写自己经历了多大的困难,以前多么不容易,这种话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套话,没什么好感动的,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而现在黄博士还能感动这么多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这个出身,在今天还能坚持读书到博士毕业,已经很少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2002年毕业的时候,我最着急的就是赶紧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因为家里已经很困难了,必须要我来替家里多分担一些,让家里人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虽然那时候其实我对学术很有兴趣,也想读研,甚至读博,但我知道,我没这个条件,我得赶紧工作,改善家里的生活了。
工作了几年之后,因为也不顺利,对学术的兴趣也没有减少太多,所以也想过要不要回头去再读研、读博,但一想到脱产,没有收入,不仅自己日子难过,家里人又要回到十年前那种困难的生活,就还是忍了,继续在社会上熬着,继续工作,养家糊口吧。谁让咱就出自这么个家庭呢?
所以,那时候村里有个堂弟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不顺利,就想着要不要再继续读个研究生。村里那时候还没有人读过研究生,所以我在村里听到的评价是,这孩子读书读傻了,父母在农村这么辛苦供你读书,就盼着你毕业了能赶紧有所回报,结果你读完大学还要读研究生,想过父母吗?
我们这种状态,其实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状态。不少人不是因为没有读书的天赋,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纯粹因为家庭条件困难,不得不早早的做别的事去了,放弃了继续读书。有的人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有的人是熬到大学毕业,就赶紧出去工作,赚钱养家去了,没有机会继续读研读博了。
简单算一下,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博士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也就是说,读到大学毕业是16年,读到博士毕业,短则22年,长一点的话就要24年。从一个人6岁上学开始算起,到博士毕业的时候,基本上就是28到30岁了。而这个时候,父母基本上都老了。别人的父母已经在含饴弄孙,而你才刚要开始工作,还不一定能有能力反哺家里人。
所以,现在像黄博士这个出身的孩子,大多数人其实要么在中学阶段就被淘汰掉了,只能中学毕业就早早的去长三角、珠三角打工,要么就是大学毕业了在城市里苦苦煎熬,只求能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很少有人能坚持到读完博士了。因为从读研到读博的这段时间,不仅是自己吃苦受累,而且是要全家人都受到影响的。
陈寅恪有个说法,像文史哲这种专业,因为是无用之学,读了不好找工作,也无助于发家致富,所以穷人的孩子最好不好来读,因为你读了也很难有什么成就,还得是像他这样的官宦世家的子弟来学,才能真正做研究。他这个说法,现在其实已经不局限于文史哲专业了,而是做研究的人,可能慢慢都要中产以上家庭才行了。
我以前有个说法,70后、80后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会是非常少有的一个世代,因为这二十年出生的孩子里,不少人能够脱颖而出,进入精英阶层,而对199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来说,这种机会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少。黄国平应该是90年代初出生的,算是非常幸运,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这样的机会还是在变得越来越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