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大跃进背后真相
如今的中国,在孩子教育方面,表现在诸如经济投入上,分数作业上,学习时间上,学习科目及难度上,都进入了全民的“教育大跃进”。喜乎,忧乎?
不论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地处中西部的农村,不论是官宦富商,还是山村野夫,家长们都竞相为孩子的教育加大关注和投资,课外补习遍地开花,脱产陪读司空见惯,大家都惟恐自己的孩子,落在后面。全民陷入“教育焦虑”。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小学生视力下降,触目惊心。
晚上做作业,要到十一二点。
高中补习到腊月二十八
农村孩子也找老师补习,有些周末送到城里补课。
再看中国教育的高地,北京海淀区:
上篇文章分析过,这是利益格局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内卷加剧在教育领域里的投射。同时,也反映出近些年,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拿得出钱,让孩子去读书了,去尽可能接受高一级的教育。
前几日,跟同事聊天,说到,现在孩子压力大。但其实,升学率(初升高)较15年前的我们,是提高了的。为何,因为,我们县城新办了一所公办高中,整体升学率是显著提高了的。但为何,现在孩子仍然那么大压力呢?
我说,表面看,升学率的确是提高了,但现在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是远远高于我们过去的。比如,过去,很多人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中考考不上也出去打工,家长们也不会想着,无论如何,得读个高中,这么小出去干什么呢。但现在,可不一样,从身边的实际来看,几乎所有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初中读完后,就出去打工,都要想方设法,读个高中,花钱去私立学校,也要读。同时,受社会竞争加大影响,能考上高中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考更好的高中。
总结下来,就是,考不上的,竭力希望孩子考上高中,不能没书读了;考得上的,也期盼孩子考上更好的高中。而高中考大学,也是如此。
十几年来,情况变化这般大,原因便是上面分析的:
一方面,这些年,生活好多了,家长们有经济能力,去供孩子读书,在孩子教育上,有财力投入了。
另一方面,便是社会发展下去,家长们,也看到了,社会竞争加剧,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文凭,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教育大跃进与教育资源的悬殊
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在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上,肯定是悬殊极大的,即“教育大跃进”的程度是不同的。
而教育资源的多寡,必然是影响学生水平素质的,影响升学和命运的。这是无可避免的,这是社会客观现实决定的,这是教育部门下文件发命令,也难以从根本上去解决的。
当然,肯定是有作用的,千万不能泼冷水,在问题面前,所做的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只会牢骚抱怨。
国家一直在持续努力地推进教育均衡化,这是极让人感动的。
比如,今年,上海发布文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同时招生,且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
比如,我的家乡江西,初中考高中,实行均衡生指标的办法,即将当地省重点中学的的一部分指标,直接分配到各个学校。这样,一些乡镇初中,就不会因为条件师资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而导致没人考得上重点高中。
教育大跃进与孩子的身心成长
下面,再说,全民“教育大跃进”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影响,这也是本文要论述的重中之重。
教育学告诉我们,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互补性,不均衡性”。
毋庸置疑,教育大跃进,很多作为,是严重违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太急功近利了,真的对孩子是伤害呀。
而且,一个关键问题是,效果怎样呢?花了那么多的资金时间精力,孩子厌倦了,父母疲惫了,家财散了不少。
比如,《小舍得》里,田雨岚让他孩子,背圆周率后面几百位数字。
比如,强迫孩子学她不喜欢的钢琴,最后,也就是在工作后的公司年会时,露了一手,除此,意义甚少。
比如,幼儿园阶段,就要掌握1000个常用汉字,会100以内的加减法。
比如,双休给孩子排得满满的,他真的消化得了吗?他真的不渴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吗?
比如,考得好就表扬,满足他的愿望,考得不好,就责骂,就不实现他的期盼,他到底是人,还是考试机器呢?
…
教育资源的多寡,归根到底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差异的体现,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的分化悬殊。请看下篇
《小舍得》发散思考:教育资源悬殊与精英治国
村浦笔记,2021年4月28日夜,于学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